Powered By Blogger

2010-05-28

社会贫富差距也很大 美国人为何不仇富?


社会贫富差距也很大 美国人为何不仇富?
文章来源: 乔磊2010-05-28 09:38:55
社会贫富差距也很大 美国人为何不仇富? 乔磊

在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上,穷人和富人应当说是两极。而在社会关系上,穷人与富人不应当是天敌。联合国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大国中,中国的贫富差距或者说是两极分化名列第一位,美国名列第二位。


  虽然中国和美国都是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国家,但两国的富人心态和民众对于富人的看法却大不相同。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财富的两极分化是社会发展的自然 结果。拥有更多知识和技能的人群将比低知识和技能的人群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主张绝对财富平等的社会,社会发展和实践证明这样的社会缺少发展的动力,一个 锅里喝粥,喝道最后还是粥。而在实施公平式福利的社会,经济可以发展但缺少强进势头,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易于下降。因此一个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本身不是问 题,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能够成为问题的是社会如何形成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是在一个公平竞争基础上产生的自然结果呢?还是由于权力、体系造成的人为 两极分化。

  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有114万个个人和900万个家庭拥有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与此同时,美国有3000万人,占美国人口12%的人年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下,也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穷人的人。

  尽管美国的贫富差距是如此之大,但绝大多数美国人却没有仇富的心态。美国的富人基本上是由两种方式形成,一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勤奋,登上社会阶层的高 梯。第二是靠继承父辈的财产而成为富人。社会所秉持的公平竞争法则使很多出身贫寒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步步积聚财富而成富有之人。美国国家广 播公司曾对美国民众如何看待富人做过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富人的存在很正常,15%的人认为他们羡慕富人,只有3%的人表示他们 憎恶富人。

  在美国通过继承父辈遗产而成为富人的比例一直很低,在福布斯杂志中上榜的美国富人绝大多数都是生长在普通人家,他们主要靠自己智慧和一种奉献精神来获 得财富。美国首富比尔-盖茨的发家史人们耳熟能详,他的财富已到了富可敌国(当然是敌别的国)的程度,但美国人有憎恨比尔盖茨的吗?如果说有,也只能是微 乎其微,相反人们肯定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的发明,这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

  沃尔玛公司的沃尔顿家族拥有世界上最大零售连锁店,家族拥有的财富超过600亿美元。沃尔顿家族在全球的连锁店有8000个,每年的销售额达4000 亿美元,雇用员工2亿人。美国人嫉妒或是仇恨沃尔顿家族吗?没有。相反更多的美国人还是感谢沃尔顿家族在40年前白手起家,为美国人提供了千万计的就业机 会以及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生活用品。

  美国两名学者曾写过一本书《阶级斗争》,该书引用民调数据称,75%的美国人认为,即使他们是一贫如洗、白手起家,他们还是有希望成为富人的。另一份 民调显示,81%的美国人认为他们将会比父辈更加富有,59%的人甚至认为经过努力他们会成为百万富翁。《阶级斗争》一书作者指出,美国的贫富差距是非常 严重的问题,但如何解决,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美国人有自己的思考。作者认为缩小贫富差距不应当是劫富济贫,不是靠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例如 对富人征收超高的所得税,而是要过鼓励个人奋斗、社会体系保障人人有公平竞争机会来实现。

  美国最富有的人当中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是政府的官员,这些最富有的人当中也没有一个人是通过特权来积聚出巨额财富的。在美国,官商勾结成为富人几乎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可以解释成为什么美国人不仇富的一个原因。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也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依赖他人、依赖特权、依 赖关系而致富,这不是美国富人所走过的路。而最关键一点,美国人并不希望通过革命或是阶级斗争的方式来缩小贫富差距,而是更看重社会能够保障人人都有公平 发展的机会。

  那么对于现在财富已经高度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那应当怎么办呢?根据2009年的一项民意调查,68%的美国人认为金钱和财富应当在大多数人中更加公平地分配,46%的人认为政府应当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收,以使财富能够重新分配。

  在美国不同党派的民众中,对财富是否要更加公平分配问题态度有所不同。共和党籍民众有30%的人赞同财富应当更加公平地分配,而民主党籍民众赞同这一观点的人有84%,无党派民众赞同这一观点的人有60%。

  41%的美国民众强烈地主张要重新分配美国的财富,以使得财富分配更加合理、更加平均,而政府应当对富人征收更多的税。32%的美国民众则反对重新分 配美国的财富,他们认为现在美国对金钱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的,他们也反对向富人征收更多的税。15%的民众认为美国的财富应当更加公平地重新分配,但不是 通过由政府对富人多征税来实现。


2010-05-24

蔣中正: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國慶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节选

蔣中正: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國慶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九日於臺北——
节选:
要知道他所謂「人民民主專政」,就是共產匪黨的專政,而其所謂「人民民主國家」,就是共產國際鐵幕之內,實行獨裁,降附俄國的一些國家。我們認清了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共黨匪徒扮演「人民政協」所製造的政體,就是「學習」極權主義的專政,去做俄國的附庸;更可以瞭解他們所謂「工人階級領導」,就是「共產黨領導」,而與真正的勞動民眾,毫無關涉。他們所謂「人民民主專政」,就是共產黨獨裁,而與民主政治背道而馳。

2010-05-11

万延海已偕同妻女逃至美国


万延海已偕同妻女逃至美国

2010-05-10
中国知名的艾滋病维权人士万延海不堪忍受中国政府的骚扰,已经偕同妻女逃往美国。

万延海一家是借到香港出差的机会来到美国的。

万延海是北京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非政府组织爱知行研究所的负责人。他告诉本台记者说,今年三月份以来,爱知行研究所先后受到工商和税务部门的立案调查取证。同时宣传部门下令禁止爱知行和他个人的名字在媒体上曝光、他在广州一所大学的演讲也遭取缔。另外政府最近决定控制海外给中国国内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援助途径,这使得很多民间组织遭遇财政危机。

万延海说,他会和国际组织研究探讨如何合作和提供资金的问题,希望重新打开中国非政府组织生存的空间。


中国NGO生态严峻 万延海出国望突围

2010-05-10
北京民间公益机构爱知行研究所负责人万延海日前离开中国赴美。他本周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机构在国内发展受到当局各路封杀危机四伏,希望通过他的离开突破困局。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致力于卫生维权多年的万延海上月底到香港。在暂留了七天后,上周四携妻女飞往美国。他周一在费城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说:"大家都很震惊,我们自己坦率的讲也是。离开北京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去哪儿,很多出国文件并没有准备好,在香港逗留的最后一天下午,我们要紧急处理往美国的机票问题。心情上来说,跟出逃没有区别,但方式还是不会用逃亡的方式。(本身就有这个打算是么?)对,三月底就有这个想法,但机构内还有一些安排没有处理好。到香港第二天派出所打了五个电话来问我在哪里,还回不回去。我说在香港出差,会回去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清楚最后能不能走得掉。" 
 
万延海表示三月份以来,他担任法人的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由于民间组织登记难的现状,用商业登记为北京爱知行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受到工商和税务部门的立案调查取证,情形与去年北京法律公益团体被取缔前夕类似。而宣传部门通过禁令阻止该机构和他个人的名字在媒体上曝光,他在广州的大学的演讲也遭取缔。与此同时三月外汇局新出台的严控政策令一直靠国际基金运作的这一公益组织面临财政危机。 

作为法人代表的万延海用"突围"形容这次离开中国,他希望此举能为爱知行研究所打开生存的空间。

"因为现在外汇局的政策对外汇有严格管制。如果我们在国内用非正式的途径运行基金的话会有风险。作为法人代表,我离开实际上把风险转移了。而且如果机构不能在境外有个运行空间的话,就等于等死。我这次离开中国与其说是逃亡,不如说突围吧!因为不仅是个人的安全问题,而是整个机构的考虑,包括相关很多民间组织。我觉得应该充分把这些问题讲出来让大家知道,对我们机构以及中国的民间社会发展都会是一个帮助,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分头处理自己的困难,而且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持美国商务旅游签证的万延海一家人的下一步仍未确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二百网友"草泥马"聚会 艾未未遭持枪车检

2010-05-10
知名艺术家艾未未星期六在杭州邀请200位中国网友聚餐,引起当地国保警察的过度紧张。多名当地网友遭到提前骚扰或被阻止参加。而艾未未在星期天赶往上海的途中,在收费关卡遭到大批持枪军警的拦查,对方声称是获得上级命令。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采访报道

星期天,知名艺术家艾未未在前往上海途中,其专车在进入上海的枫泾收费站遭到二十多名持冲锋枪特警的强行拦截。说是接到上级命令对他们进行特检。搜查进行了大约三十分钟。本台记者就此致电艾未未查询,他表示,"我们车被持枪警察拦下,然后问为什么,也不给理由。他们说是上级的命令,对你们的车进行特殊检查。"
 
记者:"你说他们是持枪的,是吧?"

艾未未:"当然,有警察、武警和特警。"

记者:"有其它推友说,不仅是艾老师,还有其它的车也遭到检查,是这样吗?"

艾未未:"其它车遭到检查和我们的性质不太一样。其它车被挑出来到旁边,可能是因为没有在上海的证件。我们是上海调来的,是有进上海证件的唯一被检查的车。同时他检查时说是上级命令对你们进行检查,而不是例行检查,对我们检查的时候一直和上级打电话。"

艾未未及助手等人在到上海前一晚,曾与推友们二百多人在杭州一酒店聚餐。据网友们的描述,大批便衣人员在酒店内外监控,有警车更在门外架设镜头,全程拍下进出人员。二百多位聚餐者大多是推特上的网友,有的是知识分子,也有不少青年学生。参加聚会的浙江维权人士邹巍告诉本台记者,"有好多网友我并不是很熟悉。我们见过面,其中有些网友两年没有见过,这次也看到了。我们谈了一些中国未来的民主走向乐不乐观的话题,现场这么多学生,我说中国未来的民主的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那国保有多少人?"

邹巍:"明确知道的,至少里面一桌是国保。后来零零星星的发觉插入的有一些国保。有一桌的年龄层不像,而且关注的话题也是两样的。最后走的时候,因为艾未未向所有的朋友分发了他的作品,就是光盘,他们把光盘扔了,后来打扫的时候我们发现了。"
 
参加聚会者共同畅谈网络以及推特所带来的新型网络社会生态,而在推特频道上这个活动的内容几乎占据了整个中文推特空间的最主要位置。至少有超过7000条网友的现场消息和全国各地网友的呼应,网友们称之为"草泥马大会"。 由于事先艾未未在网络上已经表示也欢迎国保警察参加,并希望他们也有所交流,所以在场也确实出现国保警察。虽然警方对吃喝聚餐无可奈何,但是隔天对艾未未的车辆进行持枪搜查,不无引人联想当局试图报复和威胁。
 
虽然不少网友出席了聚会交流,但与此同时,至少三十二人被控制或遭电话警告,最终未能出席。遭当局派人限制者之一,独立中文笔会成员温克坚表示,"我没有参加。"
记者:"国保怎么说的?"

温克坚:"很简单,就是不能去。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要去的,有几个人就陪了我一天,有三四个人,浪费了不少精力。艾未未只不过和这些朋友们吃顿饭,就一两个小时聊聊,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关机构反应过度,非常让人遗憾。"
 
网友"乱码"表示:21年前,年轻人"非法"聚众绝食;21年后年轻人"非法"聚众吃喝。当人们的吃喝都成为敏感的时候,可以想见当局是多么的脆弱。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原中宣部长朱厚泽在北京逝世

2010-05-09
原中共中央宣部长朱厚泽,9号凌晨在北京逝世。政治评论界人士表示,朱厚泽是中宣部历史上的一个亮点,是一位受知识分子欢迎的中宣部长。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朱厚泽先生星期天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这位被誉为"中共最开明的中宣部长"、"党内难得的一个好人"的前中共中央委员曾经留下遗言:丧事从简,骨灰送回家乡安葬。

明镜出版社创建人、董事长何频在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回忆说,朱厚泽主持中宣部期间,提出了著名的"宽厚、宽容、宽松"的"三宽"方针;他的政治遗产给中国知识分子留下了良好印象: 

"大家都知道中宣部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机构。中宣部长一般来讲都是被知识分子讽刺、批评不欢迎的。但是朱厚泽先生上任的时候正好是胡耀邦担任中共总书记的时候,是胡耀邦把他从贵州省委书记任上调到北京当中宣部长。那么朱厚泽先生他正好是接一个知识分子非常不喜欢的'左王'叫邓力群担任中宣部长。在他的任上提出了这个"宽厚、宽松、宽容"的所谓"三宽", 所以他一直有'三宽'部长之称。在他的任上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国新闻出版改革开放以来最宽松的时代。"

这位政治评论家说,朱厚泽直到临终前都牵念着人权和国家的命运:

"到了后来退休,他始终都是对这个言论自由的鼓吹都是非常的鲜明。今年年初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实际上不仅是他所提出的问题,现在是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或者知识分子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说虽然中国现在一方面经济有高速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的不公平和这个司法方面的跟整个的经济发展的落后, 甚至可以说是背离朱先生提出的,中国现在叫低人权、低工资、低地价剥削农民和剥削农民工,高污染、高排碳、高能耗的这个中国的经济模式是不是可以持续发展?那么他在这个上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提出中国的道路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除了中国老百姓的勤奋,除了中国官员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发展为中心的这么一个方针; 也是因为中国的人权方面保障很差、工资很低, 对民工对一般的工人。而且采取这种低的地价的(方式)剥削农民,不顾后面的经济环境来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模式,这个经济模式是非常危险的。"

美国约克学院教授、政治评论家周泽浩表示,朱厚泽先生试图从体制内着手改革中宣部,是中宣部历史上的一个亮点: 

"焦国标先生写过一篇雄文叫'炮打中宣部',他把中宣部的罪状罗列得非常清楚,就是说中宣部在整个中共建国以后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继续还在扮演这个角色。那么这个朱厚泽跟邓力群他们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说他持一些比较宽容的态度和方法,是中宣部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也就是说明中宣部并一定要扮演一个宗教法庭这样黑暗的角色。如果这么多中宣部部长都是以朱厚泽先生为榜样的话,看来焦国标这篇雄文也写不出来。只能这么说希望大家能够反省,以朱厚泽先生作为楷模。 大家能够来慢慢地把这个中宣部从一个所谓的阎王殿彻底改变过来。最终的目的还是中宣部这样一个东西还是不需要的,在一个民主社会里面的话呢就是不需要。 但从历史回顾看来,有过这样一个亮点的话呢, 就是说中宣部即使要有一个暂缓改变的过程的话,不是一夜之间就取消掉,但是中宣部的角色可以慢慢改变过来。这一句话就是说体制内也可以改革,改革可以从体制外、体制内都可以做。那么朱先生做的话就是从体制里面慢慢地来改。"

朱厚泽逝世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网上发帖多表悼念之情;官方媒体一则报道,称朱厚泽为"国运民瘼终生相伴"的"良心人士"。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2010-05-06

Fw: 新闻 5月6日


  • 敢言历史老师袁腾飞被官方封杀
  • 中国新锐博客网站可能吧再遭封杀
  • 可能吧封杀升级 1984BBS遭到攻击
  • 世博会游客锐减 官方或采取中国式举措
  • 中国网民网络表达遭当局围剿
  • 当度假成为人权


敢言历史老师袁腾飞被官方封杀

2010-05-06

北京历史教师袁腾飞最近火爆互联网,被中国央视邀请做演讲,形成了"袁腾飞现象",但其大胆评价历史被官方极左派媒体所围攻。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北京教师袁腾飞,因为大胆的言论,本来已经在互联网上小有名气,后来更因为在中国央视参与"百家讲坛"后而被网民热传。 有网民长期更新他的"语录",因为相比太多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他致力于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而他嬉笑怒骂的讲课风格引来争议,但这位从教14年的老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普及历史知识,并且让这种普及变得有趣。

各大网站都转载了袁腾飞的授课内容,如 " 1950年镇压反革命,一年枪毙 71万,逮捕170万,大家一下子服了,不服?下一个就是你!蒋介石(1927年)4.12才杀多少人?有名有姓才几百个。" 他还说:"毛泽东纪念堂你不是不可以去,但你要记住,那个纪念堂是靖国神社,里面供奉是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你可以去,但用什么态度看呢?这是假的,反正天安门广场我从来不去,我开车从那里过都起鸡皮疙瘩。四千多万阴魂,太可怕了,那个地方就应当改成'大屠杀纪念馆',他说,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碑文应铲了,写上'死于 1949到1978年政治恐怖的人们永垂不朽'。"

袁腾飞还说,不但蒋介石是一党独裁,毛泽东其实也一样。三年自然灾害死了三千万,比二战全欧洲死的人还多;以及 "民国建立以来,西藏一直处在半独立状态"等不少所谓"反动"观点。

而星期二在中国左派思想最集中的"乌有之乡"网站,连续出现对袁鹏飞的批评文章。一篇标题为"右翼知识分子为何读不懂毛主席?评袁腾飞及法大反共事件"的文章中说,"从袁鹏飞的历史讲座,可以看到他们眼里永远都不懂毛主席,只有个人功名利禄,没有人民大众。"星期三的另一篇文章说,袁腾飞"信口开河,歪曲中国历史,恶毒诽谤革命先烈,疯狂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猖狂程度,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一定要加强共产党的领导。"

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星期二说,袁腾飞歪曲历史,肆无忌惮地鼓吹藏独,鼓吹国家分裂,攻击伟人言论,引起愤慨。

据报道,北京高层已下令,要封杀袁腾飞的言论。包括豆瓣、土豆、优酷等视频网,原来一些袁腾飞的授课视频亦已被删除。

38岁的袁腾飞是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历史课教学研究,同时兼北京民办京华学校授课讲师。微博客上也出现了袁腾飞的频道推特和网民们进行交流。
 
本台记者于星期二晚上开始,尝试联系袁腾飞,星期三上午致电他任教的学校。
 
记者, "我想找一下袁腾飞老师。"
 
学校工作人员,"他不在,你是哪里?"
 
记者,"我是香港打来,自由亚洲电台记者。"
 
学校工作人员,"我给他办公室电话,您自己联系。"
 
记者再根据对方所提供的电话打去,一位接听人员表示,"他出差了。"
 
记者,"请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接听人员,"下周一。"
 
记者,"他出差到哪里?"
 
接听人员,"不太清楚。"
  
在推特上的 @yuantengfeng 频道则表达了袁腾飞对官方封杀的态度,"当局不已经在批判了嘛,也没要我容不容啊,批判不需要被允许。"同时强调:"教师的责任应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灌输所谓真相。不容批判的真相,比谎言更可怕。"

历史学家程巢父对袁腾飞的言论十分欣赏,他告诉本台记者,"这个是还原历史,首先这一位袁腾飞老师是一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因为大陆的中华民国史全部都是中共篡改抹杀还有遮蔽的民国史。十几年来我持一个观点,就是所有的中国人、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要进行民国史的重新启蒙。所以,这位袁腾飞老师是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真正教师,应该向袁腾飞老师致敬。"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中国新锐博客网站可能吧再遭封杀

2010-05-06
最近刚刚获得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奖的中国新锐博客网站可能吧星期三再次遭到封杀,域名被污染。另一个信息交流平台1984BBS则遭到攻击。

在此之前,可能吧曾经在今年3月23日谷歌搜索引擎退出中国时,因为一篇写谷歌遭遇审查的文章而被关闭。此后可能吧将服务器转移到了海外,又再次遭到长城防火墙的封杀;于是可能吧提供一个特殊的加密通道供访问者订阅。星期三长城防火墙对它的封杀再次升级,将这个秘密通道也完全关闭。

1984BBS是由新闻媒体人组成的网络交流社区。网名叫张书记的发起人告诉本台记者说,现在查到有一个IP不断地对该网站进行攻击,但是他们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说这个IP来自哪里。

可能吧封杀升级 1984BBS遭到攻击 (组图)

2010-05-06
中国新锐博客网站可能吧再次遭到封杀,域名被污染,而另一个信息交流平台1984BBS 则遭到DDOS(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攻击. 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图片:"可能吧"网站封杀升级,域名被污染 (记者心语屏幕截图)

星期三,获得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奖的中国新锐网站"可能吧"发现,再次无法访问,此前"可能吧"曾经在今年3月23日谷歌搜索引擎退出中国时,因为一篇写谷歌遭遇审查的文章而遭到关闭。此后 "可能吧"将服务器转移到了海外,又再次遭到长城防火墙的封杀,"可能吧"提供一个特殊的加密通道供访问者订阅。星期三GFW对它的封杀再次升级,将这个秘密通道也完全关闭。"可能吧"在标题为"可能吧"再次被墙,域名遭DNS(域名系統)污染"的公告中表示,"今天,'可能吧'的新IP再次被墙。同时还发现在某些线路,'可能吧'遭到DNS污染。" 
  
对此,"可能吧"站长阿禅星期四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他以前封锁'可能吧'的时候,我是换了IP,然后加了HTTPS,是要抵抗关键字审查,然后又换了一台服务器,可以访问了。这次封杀,以为只要封锁新IP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换了IP也没有用了,除非我不用'可能吧'这个域名,只用新IP给大家,那么DNS污染不了,不用DNS解析。" 
 
阿禅表示,"有人问'可能吧'以后还会不会更新。'可能吧'有50000多个RSS订阅者,除非他们把Google Reader墙了、把互联网关闭了,否则我找不到不更新的理由。" 
 
除了"可能吧"之外,同一日,由新闻媒体人组成的网络交流社区1984BBS也遭到了大量的DDOS(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一度导致无法访问,在哈佛大学报告全球网络审查状况的网站Herdict 上,也出现多次这个网站无法访问的用户报告。1984BBS的取名来自于英国作家奥维尔所写的共产主义的言论控制的小说《1984》,经常邀请网络上的知名人士,例如冉云飞、莫之许等与网友做交流,并举办多场新闻人的交流活动。

其发起者之一"张书记"告诉本台记者,"现在查到的是一个IP不断地向我们攻击,但是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说这个IP来自哪儿,不能排除可能是国外的一些黑客捣乱,纯粹是娱乐。我想,把这个证据收集到足够多的时候再拿出来。" 
  
DNS 全名是 Domain Name System是负责互联网域名解释的服务器,分布在全球各地,可以告诉网络用户某个网络域名和哪一个服务器相关联,而不会走错门。存在恶意的DNS服务就会把域名和服务器IP地址错误关联,让用户不能达到目标网站。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s) 就是(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则是非常低级的网络攻击手段,主要的原理是用工具向受害网站发出大量的访问单向请求,从而阻塞该网站。
 
星期三到星期四,也是全球互联网13台根域名服务器一次重大的安全升级,这次叫做DNSSEC(Domain Name System Security Extensions,域名系统安全扩展)的升级计划,将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阻止网络中间人的攻击,此前黑客往往可以劫持一些脆弱的网站作为中间人,改变DNS请求,并返回用户一个假地址。这种攻击手段在最近中国的网络审查中被发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转到另一个网址。 
  
针对DNS污染问题,网络技术专家克拉苏斯告诉本台记者,"比如以前我访问RFA的网站,我直接看到连接被重置,或者找不到服务器的提示,现在变了,我看到浏览器一直在载入,但是没有结果,始终是一个白色的页面,这给你一种错觉。网民有一个特点,如果你显示一个错误信息,我知道你网站被封掉了,但是总是显示在读取中,可能认为是网络服务因素或者网络变慢。" 
  
虽然这次全球网络基础服务升级不是针对中国政府,但是对中国网络用户和类似"可能吧"这样的网站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世博会游客锐减 官方或采取中国式举措

2010-05-06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锐减,远未达预期参观人数,官方声称会有更多举措刺激,并取消了即时统计,网民质疑当局可能开始造假。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图片:世博会访问人数锐减 ,官方担忧 (心语屏幕截图/世博会官方网站)

上海世博会进入第六天,参观人数大幅度减少。根据世博官方网站星期四的页面显示,世博开园前5日, 累计人数79.6万人次,而星期三参访世博园的人数为8.56万人次。有网友夏勇正(音)还发现,官方网站的入园统计改人工发布而不是自动呈现,本来每隔半小时的几个即时统计,在星期四全部撤掉,改为傍晚17:30 统一公布,网友认为这显示官方已经对过低的参观人数感到窘迫, 于是不敢将数据即时而直接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本台记者星期四就此致电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查询, 

记者,"这里是新闻办对吧?" 
工作人员,"对,你是哪里?" 

记者,"我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大家现在都很关心入园的人数。" 
工作人员,"你可以看一下我们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 方网站,关于游客的具体情况,上面都有详细的介绍。" 

世博局对本次世博会的预期是7000万人参访,根据目 前的状况,可能会远远低于这个预期目标。世博局局长洪浩星期三表示,入园人数低于预期,184 天的会展期间总接待游客量可能只及原来估计的不足一半。本台曾经报道,世博会开幕第一天,虽然人潮涌动,场面混乱,但是实际上只达到售票数额的60%左右。 

上海当局近日给本地居民家庭发放世博礼包,包括家庭门票和200元面额地铁票,并根据区县进行分片、分时组织前往参观。这样预计可能为世博会带来1000万到2000万的访问增加量,另外各个省市也可能会支援上海,作出相应的团体组织参观行动。但是外界质疑当局如此对应策略,是否会带来预想效果也是一个疑问。 

图片:世博会官方网站取消了即时人数讯息取而代之晚间公布 (心语屏幕截图/世博会官方网站)

香港时事评论员周滨对此表示,"世博会人潮减少,有各种原因,一个原因是大家看到世博会人潮汹涌,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原定在五一长假要去的可能就却步了,另一个,就是它的公共关系工作做得也不好,国外发达国家 的体制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服务,因此服务方面有很多经验,中国体制的特点,什么事情都是管理和控制,这个出发点不一样,做法就不一样,而且想到的那些层面就不一 样,这是一个重大的差别。" 

香港《信报》星期四一篇标题为"世博也是竞技场各国价值观全面较量"的评论表示,"在世博会这样的世界平台上,各参展国的建筑、展品背后,暗藏的都是各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对于人类生活重大问题的思考,五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事实上就是各国的一个竞技场,虽然不如奥运金牌榜那样直观,但一个个安静的场馆、展品,也在展开全面的竞争。"

有网友circusee:表示,"只要统计局出马,7000万不成问题",但是在举世瞩目中,中国官方虽仍然可以做一些掩饰,但是绝对造假已经很难。 

著名博客作者郭卫东向本台表示,世博会打从开幕前就开始造假,"这个世博会像山寨世博会,本身这次像中国馆的设计,还有世博会的主题曲,还有世博会的标志(吉祥物)都是模仿其他国家的造型,这种听起来就是比较耻辱的事情,一个世博会怎么会搞得草木皆兵呢?"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中国网民网络表达遭当局围剿

2010-05-06
中国有媒体把目前中国的网络表达形容为"三明治",大部分重大事件在中央媒体和全国性网络论坛上曝光,而事件发生地的媒体和网络论坛则受到地方政府控制,有关的消息被封锁。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湖南的《长沙晚报》最近在一篇评论文章,引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说,去年中国七十七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有二十三件在网络论坛上率先曝光,而其中没有一件在地方网站论坛曝光。评论文章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待网络舆论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对自己认为不利的信息往往是下达命令一删了之。一些漏网之鱼只好诉诸中央媒体和全国性网站。

评论认为,形成网络表达"三明治"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管理错位,对民情民意视为洪水猛兽,或者视之为可任意呼来呼去的小媳妇,导致网络功能的错位。

旅居美国的资深媒体人张伟国分析说,《长沙晚报》这篇评论文章所说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该文分析的原因却并不正确。

"整个互联网成长的这个短暂的历史都是处在中国维护稳定的政治框架里面。维护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是高于一切的、重中之重。只要是维护稳定,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他就可以使用一切方法的手段。"

张伟国认为,正是因为"维护稳定"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第一位的执政目标,维护稳定的方法也是过去的思维方式,导致目前中国网络发展和民情表达的错位。

"中国的地方势力在过去这些年里面做大,已经使得中南海的政令难以贯彻,有这么一个形容就是政令不出中南海。中央政府原有的这些管道已经没有办法解决堆积如山的矛盾,不得以地采用这个互联网的手段,需要的时候对一些地方,对某一些官吏要约束他的时候,那么他就借用网络上的民意。"

《长沙晚报》的评论认为,"网络曝光-舆论推动-影响扩大-问题解决"是目前中国公共事件发酵的路径,必须经过更高级权力的过问,问题才能获得解决。而政府部门对媒体的轻视,使得民情舆论难以发挥效果。

在美国的评论人士李洪宽表示,互联网络本身的特征,其实并不分什么地方网络和全国网络。在中国之所以可以在外地网络曝光本地事件,是以前中国平面媒体"异地监督"的翻版,但最终也难逃政府的严厉控制。他举最近发生的例子说,媒体要少报道玉树地震、不许报道金正日访华、不许对世博进行负面报道等等,都不是地方政府的命令,删贴和禁令来自共产党的中宣部。

"上边有非常明确的,不断有新的指令要这么删,那些要删,怎么删? 都是中宣部直接下令删的。过去讲传统媒体有异地监督现象,地方的问题全国都关注,最后惊动了中央,中央一干预问题可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或者是压下去了。到了互联网时代,无所谓全国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因为任何一个读者可以点任何一个网站。当然这个删贴呢,各地政府删得可能比较严重。"

张伟国也认为,在中国漠视民意的并不只是地方政府,而是中国的现行制度:

"这种东西实际上都是在推卸责任。它想把这个责任推卸掉,弄到地方身上去。很多根子就是你这个制度来的。它这个一党专制这样一种控制不改变,那这种状况就会应运而生。"

张先生也分析说,目前中国确实存在一个可以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地方势力,各地自行其事,北京的政策难以贯彻,网络表达"三明治",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已。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当度假成为人权 

2010-05-06
各位听众你们好,我是王丹。现在在大陆的网络上成为意见领袖的艺术家艾未未,几年前曾经做过一次有名的行为艺术。他在中国国内几乎是随机地选择了两千人,然后安排他们免费旅行到德国去。艾未未和助手对每一个人出国的过程全程进行录像,将这个庞大的集体迁徙行动,变成了一件艺术作品。

这件事本身我不是很惊奇---艺术家嘛,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情!我最最惊奇的是,这可是一件要花费巨资的事情,两千人的机票,住宿,吃饭本身就是一大笔开支,更不要说还有其他很多办理过程中的费用。艾未未不是穷人,但是也绝对没有富到这种吓人的程度。后来让我打听到了,原来是欧洲一家专门赞助艺术活动的基金会赞助了全部费用。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也就是欧洲人干得出这种事情!美国人有钱,但是他们的赞助是要回报的,日本人有钱,不怎么赞助别人,现在一些中国人也有钱了,但是你要他赞助,他会跟你拼命。像这种大把银子花出去,只是为了一个疯狂的(不好意思啊艾未未同学)的行为艺术计划,是典型的欧洲人的作派。他们科技上输给美国,军事上输给美国,经济上输给美国 ,只有文化,那是美国望尘莫及的,因此轮到文化的事情,一定是往死里撒钱的。 

不过这也反映了欧美两大板块,在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上的不同选择。美国人视经济发展为命脉,华尔街一有风吹草动,全美国就惶惶不可终日,工作比命都重要。在欧洲,生活态度相对从容得多。对欧洲人来说,精神生活的充实,生活节奏的舒缓,往往比物质享受来得更为重要。意大利人三天两头罢工,法国街头大白天的街边坐满喝咖啡的人,瑞士到了下午五点商家就纷纷打烊,英国一年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假期,都是这种生活态度的代表。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最近的一则也是令人惊叹:"只有欧洲人干得出来"的事情。据报道,欧盟正式宣布,度假是人权。未来退休人士,年轻人,还有穷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出去度假,因为可以拿到欧盟的补助,金额高达30%!当13亿中国人连说真话的基本人权都还遥遥无期的时候,欧洲人连度假都成了人权了,这真令我为之气结?平平都是人,咋就差这么多呢!当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是把人权当作一个政治问题来处理的时候,欧洲已经把人权扩展到了生活层次。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人人享有健保,是划时代的人权进步的时候,人家欧洲人,连度假都由国家保障了。 

按理说,无论是世界老大的美国,还是老二自居的中国,国家财力都比欧洲国家来得宽裕,但是我们看到欧洲人不惜影响经济增长,也要千方百计扩充人权的涵义,不能不问一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国家能够给予人民的幸福呢?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为您做的评论。


Fw: 新闻纵览 5月5日


  • 没有一代"盛世",如此恐惧地呈现
  • 国际记联致信中国领导人促新闻自由
  • 中国拟新规要求用户网上发表评论公布真实姓名
  • "翻墙"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生活常态
  • 中宣部限制媒体对学校凶杀案件的报道
  • 纽约时报记者新书揭世博背后的血泪故事
  • 温家宝北大揭穿"假交流" "破禁忌"或"戏中戏"众说纷纭
  • 金正日秘密访华 网民齐喊"滚出中国" 
  • 《纽约时报》记者著书 揭露上海世博阴暗面
  • 中国网民五四发动"言论自由"快闪行动
  • "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胡锦涛榜上有名
  • 林昭张志新雕像揭幕 知识分子聚会纪念
  • 世界新闻自由日促信息自由 中国强调防境外网络渗透 

没有一代"盛世",如此恐惧地呈现(陈破空)

2010-05-04
上海世博会开幕,虚荣心十足的中国政府,照例摆阔耍富,大操大办。据称,当晚所放焰火,比北京奥运会还多了2万多发。而京奥焰火,就比世界历届奥运所放焰火的总数还要多。但上海世博会开幕仪式,却出人意料的简单,演出只一个小时,便匆匆结束。

知情者透露:因抄袭和剽窃屡屡被外国媒体揪住(上海世博会主题曲、吉祥物、"中国馆"造型等,均涉嫌抄袭),世博会内部,自我检查,又发现更多抄袭和剽窃,当局害怕爆出更多丑闻、闹出更多洋相,干脆取消了相当部分已经排练好的节目。

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中南海施出浑身解数,不惜代价,邀请了80国首脑出席,以展现"万邦来仪"的"天朝"气派。上海世博,中南海图谋如法炮制,公开声称,要展开"世博外交"。台前幕后活动多年,砸下无数银子,无奈这份"外交成绩单",却并不理想,到开幕时,才勉强凑齐20个国家和组织的首脑。

展开名单,西方发达国家中,只有法国总统、荷兰首相和欧盟主席;亚洲发达国家中,只有韩国总统;其他国家政要,则来自诸如北朝鲜、柬埔寨、刚果、加蓬、巴勒斯坦等第三世界。

大多数外国首脑婉拒中共邀请,缺席上海世博,部分原因,源自北京奥运时,他们上当受骗的教训。那时,中南海假装摆出一付要"改变"的样子:开放外国媒体和记者到中国采访;也临时开放了互联网;甚至在国际压力下,假意与达赖喇嘛的代表谈判。一些外国政要以为,二十年前"奥运会带给韩国民主化"的好事可能在中国重演;中国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良性解决。

岂料,北京奥运一结束,中共便打翻台子,翻脸不认人。在国内,封锁互联网,日盛一日;践踏人权,变本加厉;干下迫害高智晟、重判刘晓波、主导新疆屠杀等累累重案。在国际上,叫板文明世界,展示强硬嘴脸;甚至悍然中断与达赖喇嘛一方的接触(长达15个月。直到今年初,眼看无法阻挡美国总统会见达赖喇嘛之时,才赶急般地抢先与达赖喇嘛代表"接触"一回)。

多数国家首脑、尤其多数西方国家政要,拒绝出席上海世博会,验证一句西谚:"你可以骗人一时,不可能骗人永久。"死要面子的中共,这一回,并没有捞到多少面子。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这是悬挂在虹桥机场的一幅世博标语,仿佛对每一个到访者提醒:你已经被监视。为了世博会,当局调动的保安人员,多达86万,人群中,便衣与线民,比比皆是。

开幕当晚,当局狂放焰火,但涌到黄浦江边的数十万民众,却大呼失望,因为,除了能看到一些灯光,几乎看不见焰火。原来,当局大范围戒严,措施严厉,民众被遥遥隔绝在世博会现场之外,加上高楼大厦的阻挡,焰火什么的,几乎看不到。世博会开幕之日,平日里热闹非凡的浦东,突然变得一片死寂,除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警察,行人和车辆,一律"被消失"。

纵观历史,没有一代"盛世",是在如此恐惧的气氛中呈现。正如北京奥运会一样,上海世博会,不是人民的盛会,也不是国际的盛会,而仅仅是中共官僚集团的盛会,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但,那个"让"字后面,缺少宾语,究竟让谁的生活更美好?显然不是那些为了世博会而被强拆强迁、补偿不公的胡燕们,也不是那些为了世博会而流尽血汗的外地农民工,更不是流离失所、被打被关的访民们。说穿了,不是让劳苦大众的生活更美好,而是让贪官污吏的生活更美好。好一个反讽的世博主题!

就在上海世博园区,有一个被国际上称作"邪恶角落"的展区,集中了伊朗、苏丹、北朝鲜等国的展览馆,它们的主题命名,同样具有反讽的"笑果":以宗教狂热和信仰歧视著称的伊朗,自命其展馆主题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曾屠杀30万达尔富尔人的苏丹军事当局,自命其展馆主题为"城市与和平";制造当代饥荒之最的北朝鲜金正日政权,自命其展馆主题为"人民的天堂"。

"胡哥好",这是世博开幕当夜,在世博轴上打出的灯光标语。立即让人联想到,1984年,中共庆祝建政35周年,游行队伍中,有人打出"小平您好"的标语。据说,那幅标语,由北京大学的几个学生"自发"打出。而5年后,1989年,正是那个曾被学生们颂称"小平您好"的邓小平,调动数十万军队、坦克,对和平请愿的学生和民众大开杀戒,血洗京城。今日,那些高呼"胡哥好"的人,莫非又在讨一个"杀"字?事实上,胡某主导的屠杀,前后已有三轮:1989年,西藏;2008年,西藏;2009年,新疆。

观今日之势,出现在世博轴上的"胡哥好"标语,绝非普通民众"自发"所为。且不说,奴性到这等程度,毕竟少见;就说,当局严格的保安措施,也不可能给任何民众任何作为的空间。推论是,这条标语,只能来自中共政权内部。要么是上海当地官员所为,表现对胡锦涛的阿谀奉承;要么是胡当局指示,自我宣传。

实际上,高高挂出的这条标语,放射的真正含义,乃是胡江权力斗争、胡胜江败的当前结果。上海,是江泽民的权力基地,但上海世博会开幕,好出风头的江,居然没有露脸,跌破世人眼镜。可怜见,任期将尽,"胡锦涛时代"才终于来临?

联想到不久前,现任总理温家宝公开发文缅怀胡耀邦(改革派代表人物),而几乎同时,前副总理曾培炎则公开发文歌颂江泽民(保守派代表人物)。一出对台戏,一直上演到世博会。江泽民首度缺席重大场合,不是权争失势,就是赌气不出;温家宝再度前往青海地震灾区,与其说是"心系灾民",不如说是赌气不来。愈到任期将尽,温某愈是无所顾忌,似乎公开宣示: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迷恋荣华富贵,我自牵挂民生民艰。

权力较劲,也泄露另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当今中南海,已经四分五裂;各有其主,各有其从;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大戏如何收场?世人还可拭目以待。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国际记联致信中国领导人促新闻自由

为纪念世界新闻自由日25周年,国际记者联合会星期二发表致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公开信,要求北京当局遵守公开承诺,尊重中国新闻记者及媒体从业人员的 独立性及权利。公开信批评中共各级宣传部门从今年起加紧限制新闻记者的报导。公开信说,这些限制与中国领导人有关尊重媒体报导权利的承诺相矛盾。公开信列 举了有关部门对青海玉树地震、山西遭污染疫苗、毒奶粉、四川地震等涉及重大公众利益报导的限制。


中国拟新规要求用户网上发表评论公布真实姓名

据法新社星期三报道,中国正在计划实行一种新规定,要求互联网用户在上网发表评论以前公布自己的真实姓名。报道说,这种做法目的在 于进一步加强对于互联网的控制。法新社说,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居世界首位,超过了4亿人。但法新社指出,目前一些国家的政府正在互联网上对人权活动 人士进行围剿,而互联网已经变成反对压迫和新闻管制的主要战场。

"翻墙"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生活常态

2010-04-30
获"德国之声"年度年度最佳中文博客的"可能吧",星期五在网站发布"中国翻墙网民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翻墙,即通过代理服务器突破官方网络封锁,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一个常态。 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图片:因为"翻墙"的出现,中国网民对墙开始忽略 (可能吧提供/记者心语)

获得"德国之声"年度最佳中文博客的中国网站"可能吧"(kenengba.com )10天前在推特、人人网、网易微博、腾讯网微博等网站发起一个网络调查,希望了解中国网民访问国外网站的情况。调查结果于星期五在"可能吧"网站公布。 这个调查超过5000人参与,结果显示,翻墙(即通过代理服务器,突破官方网络封锁)上网,成为了很多网民的基本需求。 
  
"可能吧"负责人阿禅星期五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每日上网遇到不同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就像在报告中提到的搜索胡萝卜(都会被屏蔽),用户马上会感觉到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用户会自己找到问题怎么解决。就像我的高中同学上网站上不了,他就问我,以前能够访问的网站现在访问不了,就来问我。" 
  
"可能吧"的调查结果显示,2/3的人每天都会翻墙,其中7.5%的人每两天才翻一次,每周翻墙1-3次的占17%左右。人们翻墙一方面是为了访问一些被屏蔽的网站,例如75%的人翻墙会上推特(Twitter)等社交网站,72%的人会看外媒的新闻。60%的人翻墙是为了娱乐,比如看Youtube;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可能只是为了保证访问一些基本的网络服务正常,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官方所侵扰。  
  
因为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越来越严苛,由于包括像"胡萝卜"、"温习"这样的词也会被长城防火墙(GFW)阻隔而无法得到结果。因为中国政府始终没有对外承认长城防火墙GFW的存在,"翻墙"一词在谷歌公司正式撤离中国市场之后,更加被公众所熟知,越来越多外界人士开始了解到中国有一个"审查制度"。 
  
网络技术专家东小兴告诉本台记者,"我看了一下(调查)结果,中国网民至少有七成以上知道中国网络是有封锁的,从某些角度来说封锁加剧了政府和网民的对立关系。中国网络过滤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几乎是人尽皆知。政府应当从自身的形象问题来考虑,我认为它继续加强网络封锁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任何一条消息,只要在互联网上发出去,也许在一分钟后删掉了,但是在一分钟内就可能有数万网民看到这条消息,然后消息就会越传越远。" 
  
在对长城防火墙的态度上,网路用户也有了巨大转变。比较从前大部分人们普遍接受"网络审查"存在,到如今将近50%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审查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而非暗箱操作。38%的人认为,应该完全取消长城防火墙(GFW)。超过85%的受访者开始向朋友讲解翻墙的概念,或者直接介绍翻墙的方法。 
  
"可能吧"的调查结果一公布,就引发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很多网友表示,自己翻墙和政治毫无关系,但是审查制度越来越极端,甚至连一些科研网站都无法访问,所以翻墙也许就是今后普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网络评论员立里表示,网民不应当安于翻墙的现状,应当更积极地要求政府拆墙,"技术上说有漏洞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情况照样可以恶化。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技术的解决方法,必须是政治解决。政治上要所有的人、大量的人都来要求墙不能继续,必须拆掉,才能解决问题。" 
  
发布这个翻墙报告的"可能吧"网站,目前也已经在中国被屏蔽,有翻墙能力的网民可以看到,但是不能翻墙的用户则无法了解到这样的信息。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 


中宣部限制媒体对学校凶杀案件的报道

国际新闻自由组织无国界记者星期二披露,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文件,限制中国媒体对学校凶杀案件、上海世博会、房地产泡沫风险、金正日访 华以及台湾政治形势等问题的报道。无国界记者组织表示得到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其中一份表示,为避免在群众中引起恐慌、也避免极端分子采用同样的犯罪手 段,严格限制对学校凶杀案件的报道和评论。在互联网上已经登出的有关广东雷州第一小学和江苏泰州幼儿园的凶杀案的文章要立即撤下。无国界记者组织表示,这是为什么人们无法看到中国媒体的有关报道。该组织表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被列入"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中宣部副部长王晨日前又表示,中国将完善互联网 有害信息监控工作体系,加强对境外有害信息的封堵,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网上渗透。


纽约时报记者新书揭世博背后的血泪故事

一本反映为建造世博会场馆而强行拆迁导致民众被迫上访的新书《上海骷髅地》上星期在台湾出版。据香港明报星期二报道,书中以多幅照片和文字 讲述自2000年上海承办世博会以来,6名被强迫拆迁的民众的故事,他们在上访的过程中被绑架、关进监狱并遭受酷刑。其中周敏珠2005年被强行拆迁,后 维权上访被捕,去年3月中风后死亡。据报道,《上海骷髅地》的作者杜斌是山东人,今年38岁,现为美国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摄影记者。杜斌在5年前曾经发表 《上访者:中国依法治国下幸存的活化石》一书。杜斌表示,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都是踩在低下阶层民众的头颅之上,充斥着他们的辛酸。上海在建设世博场 馆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掌权者以城市改造为名,官商勾结联手铲除了被拆迁者合法的栖身之地。正是这强行拆迁的过程造就了世博会的辉煌。


温家宝北大揭穿"假交流" "破禁忌"或"戏中戏"众说纷纭

2010-05-05

温家宝"五四"青年节到访北京大学,罕见地当场揭穿与他交流的学生经过挑选。总理出其不意的举措引起议论,有人赞赏"说真话",也有批评是"戏中戏"。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周二是中国的"五四"青年节,国家领导人到"五四"运动发源地北大慰问是多年传统。总理温家宝当天莅临北大,先后视察学生义务工作的情况、到图书馆与学生互动对话,以及在食堂与学生共进午餐。一些学生在网上发贴透露,温家宝在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会上突然说:"我这次来就交代过学校,不要刻意安排,我一来就把学生关在楼里不让出来。"他转向正欲解释的北大校长周其凤说:"不是说你。"温家宝继续说:"以前我经常遇见这种情况,坐在我身边的学生,我一问,不是学生会主席就是其他的学生领导。不用说,肯定是安排的。"
 
这番话博得全场的笑声和鼓掌。也赢得了互联网舆论的关注和议论。有网民赞赏温总理终于讲了人们早就想说的真话,有人说,他此举冒大不讳有叫板之意。却也有不少网民称"影帝又有新表演"。

南开大学副教授、媒体评论员熊培云认为,温总理的这次公开表态有积极的作用,他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说:" 当然有了,首先是温家宝对这种体制的一种反映吧!他认为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能正常交流,他对这个应该是很有意见的。包括以前他在地方巡视时不也有那样的说法么,不要刻意的安排,他会突如其来作访问,更直接获得民意,而不是获得一些二手的民意、实质上是官方的意见。我想他的用意应该是好的,希望官民交流能够更直接、坦诚一些,没有过多的权力之手的干预。" 
 
著名媒体评论员连岳在推特上点评事件说:温家宝不要安排学生会干部坐在身边的表态固然不错,可是,自己走到普通学生中有那么难吗?...知道真实的民意是自己愿不愿意的事情,不能一昧指责下面的隐瞒...
 
北大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认为,温家宝此次在北大出人意料的言论也可能只是再一次没有后果的漂亮话," 我觉得这是公开的秘密、中国高层领导人应该都心里有数的,但过去的潜规则就是大家都在演戏 ,互相都不揭穿真相。那这次温总理揭了这个真相,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因为中国这些制造的假象太多了,他仅仅是就这个有感而发么?还是想从哪个地方寻找个突破口呢?很难判断。我个人不抱期望,因他讲令人振奋的话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上任这么多年来,经常会冒出一些给人带来希望,但是又发现一阵惊喜过后什么都没有。他作为一个总理想要办到一些事情,难道一点都办不了、促动不了么?所以大家越来越质疑,到底这个保守顽固的体制太强大,连总理都动不了?还是他没有真心的想动?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 
 
而批评"假交流"的相关讲话,在北京《新华社》的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内容主要引用他鼓励学生继承"五四"科学民主精神等讲话,而温家宝对话学生时,也再度提到他在今年两会上的名句"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光辉。"
 
与此同时,推特上流传着另一句意有所指的话:"温家宝与北大学生共度'五四',广大学子纷纷表示,欢迎总理下个月再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金正日秘密访华 网民齐喊"滚出中国"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秘密进入中国访问,官方强调致力于同朝鲜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就在金正日的专列还在进入北京的路上,中国网民发出"金正日滚出中国"的口号。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星期一乘坐专列秘密进入中国境内,并在星期二逗留大连,星期三到北京,这是金正日四年来首次访问中国。尽管中国官 方发言人姜瑜星期二并没有承认金正日访华,只是一如既往地表示,"中朝是友 ;好近邻,我们致力于同朝鲜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而包括中国媒体在内已经普遍 报道金正日在中国。《路透社》星期三消息,金正日专列已经抵达天津,并到港口做参访。
 
星期二开始,中国网络上出现了"让金正日滚出中 国"的行动,发起此行动的网友"张书记"星期三向本台表示,"其实就是一种宣泄,我觉得中国网民的宣泄口太少了,宣泄宣泄 ;就被审查,被删贴,在推特上这种 宣泄会好一些。其次我们也想如同自由国家的人们一样,可以去反对,可以去喊口号,去站大街。我们没有哪个权利,只能在网络上发起。"
 
大 批网友陆续开始加入"金正日滚出中国"行动。网友们批评金正日入住的的大连富丽华酒店总统包房,不但每晚价格高到1万6千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朝鲜的人均 年度GDP总额,而且由于是专列和加长车队跟随,耗资巨大。有网友说,这些花费除了是朝鲜人民的民脂民膏,更可能来自于中国的援助。

厦门 网友郭宝峰用中英文在个人推特频道上说,"金正日,滚,滚,滚"。他告诉本台记者,"我自己非常 赞同这种做法,在网络上开展快闪行动,能够表达自己看法的活动,所以我就积极参与了,因为的确我也对金正日非常讨厌。而且这些行动其实可以让人知道,中国 网民其实对金正日非常反感,他们的宣传是非常不要脸,颠倒黑白。"

《纽约时报》记者著书 揭露上海世博阴暗面

2010-05-04

一本名为《上海骷髅地》的新书上周在台湾出版,由《纽约时报》合约摄影师杜斌撰写。该书讲述上海世博繁盛背后的血泪故事,采访了因当局建设场馆强行拆迁、被迫走向上访道路的民众,记录了他们的遭遇。有被访者说,不要只看到上海繁华绚丽的一面,只有接触生活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的民众才能了解到上海最真实的一面。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报道。

香港明报星期二消息,一本名为《上海骷髅地》的新书上周在台湾出版,披露了世博会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是美国《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合约摄影师杜斌。他在接受明报记者采访时说:掌权者以城市改造之名,官商勾结,联手铲除了那些人的合法的栖身之所。正是这强迁过程,造就了世博的"辉煌"。
 
星期一,本台记者电话采访了杜斌,他说,过去十年他一直关注访民的情况。去年九月,他首次接触到十位来自上海的被拆迁户,听他们诉说了各自的遭遇,但是当时他并没有为此出书的念头。之后,再接触到更多来自上海的访民,使他改变初衷,"后来他们又有上海的人来北京跟我见面, 我又听他们讲述了一些故事以后,我觉得不可以装作没有听见,因为我是一个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是两条腿会走路的,只要他会思想的,都不可以忍受这些事情,其实很简单,我写这本书,只是要告诉一下别人,告诉一下读者,作为一个人,活着,他是有尊严的,而且今年的两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他的工作报告里面也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幸福、更有尊严。我说他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么多年了,中国的老百姓就需要尊严,所以我也不会在我的书里攻击中国没有人权,或者没有其他这类的东西,我觉得政府也不爱听,说实话我也已经厌烦了写这些东西,那我们就讨论讨论关于人的尊严的问题,所以这本书就是写的关于人的尊严的事情,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报道称,书中以多幅照片和文字,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自2000年上海承办世博会以来,6名被强行拆迁的民众的故事。据了解,在上海世博场馆建设过程中,共有超过1.8万拆迁户;多数人选择妥协和沉默,但有千百人选择捍卫权利。 书中描写了世博工程强制拆迁如何令53岁的周敏珠,2005年被强行拆迁,后维权上访被捕,2009年3月中风后死亡,以及其它5人被绑架、关进监狱、遭受酷刑的故事。
 
书中记录的其中一位被拆迁户金月花,曾经多次到北京上访被截访,也曾被送进精神病院。星期一,本台记者电话采访了被软禁在家失去自由的金月花,她说从世博会开始以来,就有人24小时看守着她,连出去买菜都不行。金月花说,杜斌书中描述的只是中国千千万万被拆迁户中极少的部分,有比这些更惨的遭遇,"这是反映我们上海动拆迁当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上海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例子,包括我本人,有的比我还要惨,有的是死在劳教所里面,有的是在劳教所里被他们打得还有一口气的时候,被他们推出来。"
 
据金月花透露,至少有10位世博开幕当晚到现场观看烟花的访民,现在被当局刑事拘留。

杜斌是山东人,现年38岁。5年前曾发表《上访者:中国以法治国下幸存的活化石》一书。《上海骷髅地》在今年3月开始动笔,上个月完稿。杜斌认为,类似在上海发生强拆的事件,实际上在全中国都很普遍。该书现在只发行了中文版,杜斌表示,他正在积极考虑出英文的版本,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的另一面,"我有这个打算,有一些工作正在进行中。我觉得这个事情,并不是说我把它写出来了之后,就不会再发生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


中国网民五四发动"言论自由"快闪行动

2010-05-04

中国网民在五四纪念日发起"言论自由"快闪行动,在各个网站上同时出现用户大量的"言论自由"的简短消息和个人签名。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报道。

图片:五月四日在微博客上到处可以见到"言论自由"的字样 (记者心语屏幕截图)

星期二是倡导民主与科学的五四运动九十一周年纪念日,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学生运动为主体,为中国开启了"民主"、"科学"的新时代。而到了1989年,争取民主的学生运动再次遭到镇压。六四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王丹,也在微博客推特频道表示纪念五四,他说,"21年前的今天:高自联发起全市高校学生大游行,超过10万名学生参加"。 
  
星期二一早开始,中国大量的网络用户在各个网站上自发创造了带有"言论自由"字样的信息。很多用户把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个人状态都修改为"言论自由",而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内心对"言论自由"的渴望。这个快闪行动起源于"北京老张"的网友,他在自己的微博客推特频道上向一些知名的推特用户倡议,"5月4日,豆瓣,百度贴吧,WOW(魔兽世界),天涯,网易评论,校内网,人人网,只写四个字:言论自由"。随后引来大量的网友响应。星期二,在谷歌实时搜索中输入有关"言论自由"的查询条件,几乎每隔1秒钟就有一个新的内容产生。 
  
响应此快闪行动的网友"快乐王子"向本台表示,"我觉得是大家内心的一个心声吧,是对长期以来所受压抑的反应" 。
  
在中国最大的QQ即时通信网络上,很多用户也把自己的个人状态修改为"言论自由",但是发现会自动删去"自由"只剩"言论"二字。有的用户在QQ中输入"言论自由",还被自动断线。 
  
网络技术专家曾从杨告诉本台记者,"现在腾讯的过滤方法已经变了,如果说在QQ里面输入签名,如果说是像言论自由等字样,就会直接提交失败。也可能因为今天是五月四日,这是腾讯公司为了遵守像中宣部、政府机构(指令)所作出的过滤,也不完全是腾讯公司本身的问题,因为它也要配合中共当局进行审查,QQ对所有消息都有审核和过滤,甚至是有监控的,这个都是知道的" 。
  
网友"快乐王子"于是将QQ的签名改为"言论不自由",结果获得通过。近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表示,中国已经建立了互联网基础管理制度,并初步形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友诺盈立刻回应道,"别国成天研究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而我国则是研究如何限制互联网" 。
  
胡锦涛今年5月2日到大学参加五四座谈,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仍然强调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知名网络评论员温云超表示,他延续过去几年来的论调,民主与科学渐被边缘化。胡锦涛甚至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功利色彩明显。 
  
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表示,"在他(胡锦涛)的理解里面,中国就等于是国家,国家就等于现政权,现政权就等于党,党可能就等于党的主席。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对青年来讲有多少诉求力,究竟有谁真正响应他,完全是另一回事。中国的话语系统是分裂的,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很多言论是通过互联网的空间表达出来,它和官方媒体的声音及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出现了一个非常分裂的状态" 。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胡锦涛榜上有名

2010-05-03
致力于维护新闻自由的国际人权组织"无国界记者"星期一宣布他们选出来的世界上40个"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以此来纪念"世界新闻自由日"。

这40人中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伊朗总统内贾德,古巴总统劳尔 卡斯特罗,俄罗斯总理普京,塔利班领导人毛拉?奥马尔,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等。

无国界记者说,这些人权力非常大,很危险、暴力,而且目中无法。他们有权力审查新闻,监禁、绑架、虐待甚至谋害新闻记者。

在提到胡锦涛时,无国界记者组织说,胡锦涛以"和谐社会"为名,利用公安、网络警察、中宣部,阻碍新闻自由发声。

无国界记者还在一份新闻稿中说,2010年至今,世界各国已经有9名记者遇难,300多名记者和网络作者被监禁。


林昭张志新雕像揭幕 知识分子聚会纪念 

2010-05-03
数十名北京知识、维权界人士周日齐集京郊一居家后院为林昭、张志新雕像举行揭幕仪式。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报道。

周日四五十名北京各界人士在艺术家严正学、朱春柳夫妇居所只有几平米的后院里聚首一堂,为林昭、张志新雕像举行揭幕仪式。出席者包括林昭往日恋人也是她血书的誊抄者甘粹、张志新的侄子、以及中央党校前教授杜光、教育家钱理群、社科院学者徐友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等知识分子和一些维权人士。
 
其中网络活跃人士老虎庙周一转述当天情况:"本来四月二十九号是林昭遇难日,最后大家选择推迟一下,五月二日。当局没有干涉,只是事先警告。就在严正学的后院里,非常小,临时安置在这儿了,还有张志新一起。有四、五十人,我们默哀,还献了诗,但最重要的还是杜光先生的一篇致辞。" 
 
现场视频记录了揭幕仪式上杜光的致辞:"专制统治者害怕广大民众学习她们的思想和精神,把她们封锁起来,以致现在的青年人连张志新、林昭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她们的事迹和思想了。张志新是人民大学的校友,林昭是北京大学的校友,有这样杰出的校友,母校应该引以为豪。但是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却把她们看做洪水猛兽,竭力回避、排斥。严正学伉俪创作的雕塑,本来应该分别树立在她们的母校——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园里,现在却只能在这里安身。这个事实,一方面说明专制主义统治的严酷,同时,也衬托出这两个雕塑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十分微妙的时刻。三股政治力量——力图强化专制统治的权贵集团、企图复辟毛泽东时代的毛左派、旨在推进自由民主的 改革派,都以空前的力度展开活动,以求扩大自己的影响,拓展自己的阵地。面对权贵集团和毛左派勾结合流的危险局面,1989年遭到残酷镇压的民主力量正悄然复兴。张志新、林昭两座雕塑的完成面世,正是这个复兴大潮的一个小小的标志性事件。" 
 
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不但北大和人大的校门难进,连原定四月初张志新忌日前后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展览,其后永久存放于该区雕塑街的计划都遭警方阻挠。只能暂时存放在严正学家后院,而这里也因两位巾帼雕像改了名字 :"铁玫瑰园",严正学说:" 警方28号就来过,说明天是林昭枪毙的日子,不能招那些人来。昨天倒是挺好的,平平静静的。" 
 
艺术家严正学06年因帮助家乡浙江台州的弱势群体维权而被捕,其后被以数篇文章确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成立,判刑三年剥权一年。去年下半年出狱不久就开始创作林昭和张志新两位自由战士的雕塑。
 
两座雕塑底座呈牢笼形态,雕有手铐脚镣,里面陈列了血衣、毛语录、五分钱子弹等富有强烈时代性以及感情的物品雕塑。
 
严正学说:" 她们确实是有思想的,她们在那个年代都能看到我们现在很多人还在追求的东西,林昭那些文字特别感动人。我在这里创作时公安也来干涉过,他看见我制作的底座,我说这是我在监狱里亲身体会的。"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世界新闻自由日促信息自由 中国强调防境外网络渗透 

2010-05-03
世界新闻自由日,中国主席胡锦涛入选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中国大陆媒体工作者认为执政者操控媒体的指导核心不变,策略更复杂多样,唯互联网资讯发展可喜带来突破。而国务院强调将严打网上违法及境外渗透。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图片:世界新闻自由网(worldpressfreedomday.org)今年的标志。 (记者丁小提供)

五月三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无国界记者组织"当天公布全球40名最恶劣的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指利用权力、暴力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审查、监禁、绑架、虐打及甚至谋杀的政界、宗教和民兵领袖和组织。其中有多项杀害新闻工作者劣迹的伊斯兰激进武装组织被列为首位。而名单上有17名国家领袖,包括中国的胡锦涛,朝鲜的金正日,伊朗的艾哈迈迪内贾德,卢旺达的卡加梅,古巴的劳尔和俄罗斯的普京。而中国是世界上抓捕、囚禁记者最多的国家。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日前公布年度新闻自由报告中在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自由度排名中﹐中国也以第181名列于榜末。 
 
北京的《百姓》杂志前总编,因报道敏感新闻被调往《农产品市场周刊》任总编的黄良天,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在过去的一年,国内新闻自由状况没有改善,而且官方钳制的手段更高明:"我们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一直没有被改善,而且好像在往回走。他们压根没有开放新闻的想法,当局还是把新闻媒体当作他们的宣传工具,一直没有变。只能说他们的宣传手段有点灵活性、更讲究宣传技巧而已。对新闻自由的钳制现在越来越严重。(有什么典型例子可反映这点么?)像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说是第一时间,但他可以报道的部分给你报道,不能报道的照样不给报道;还有限制新闻单位,包括现在世博会,都只是新华社或经过挑选的一些媒体,而且统一口径以后进行报道;而且都是中央常委、宣传部所订的调子来 进行报道;还有比如矿难,能报道和不能报道是很清楚地,有些记者不让你去的。" 
 
前《中国海洋报》记者,杭州自由撰稿人昝爱宗认为,政府对于资讯时代的新闻管制经验越来越丰富,去年国内传统媒体报道的自由度不进反退,唯可喜的是互联网资讯传播的迅速进步:"传统媒体受压制较多,我看各省报纸和《人民日报》基本上差不多少,对本地的监督差不多停止了,异地监督也……除了南方都市报之外,异地监督的媒体也是有限的。特别原因就是官方对新闻控制的经验越来越足,比如发生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他们会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知道哪些披露哪些不能披露,搞得很全面让你无懈可击,认为它是报道了,但对真相如何可能是一种遮掩,导向,舆论导向嘛! "
 
昝爱宗"但是互联网上,虽然官方在控制,但互联网无国界,不是区域性的,所以突破较大,基本重大的新闻在互联网上都能得到快速传播,尤其是推特。互联网在进步,传统媒体在退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主题定为"信息自由",希望借连串宣传活动让公众有机会牢记知情权的重要意义。该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相关致辞中说信息自由的原则是在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各组织和各国政府有责任与所有希望得到相关信息的人分享或提供他们所拥有的信息。知情权对支持其他基本权利,促进透明度、公正和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与表达自由这一相互补充的理念一起,为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世界正在呼吁保障信息自由之际,北京媒体新华社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前夕引述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说,中国将走一条具中国特色的网络管理政策,严打网上有害信息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下一步还将加大力度。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