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1-11-28

中国富豪因何而逃?

2011年 11月 28日
中国富豪因何而逃?
作者 流芳

在金融危机困扰各发达国家的当口,全世界纷纷将羡慕的目光聚焦在经历了三十年非凡经济崛起的中国之际,中国百万富翁们的做法却不免引发不解:这些新贵们只有一个愿望,即:移民西方。11月19日出版的《世界报》载文报道了这一奇怪现象。

报道说:富豪们希望外迁移民,这至少是中国银行和胡润百富在11月初公布的一项研究内容所透露的迹象。依照惯例,中国银行和胡润百富,每年都要在北京公布一次中国最大富豪名单。根据对980位财富均在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富豪的调查结果,超过半数以上的富豪表示准备移民,其中46%的人表示正在考虑,另有14%的人已经或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与那些为了逃税而移民瑞士、比利时或摩纳哥的法国的富豪们相比,中国富豪选择离开的动机却有所不同。他们之所以打算移民国外,不是为了避税、而是由于生活品质、以及社会环境与他们因财富的增长而产生的期待不相称。


依旧高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带来的成果是不均等的,但是富家子弟却与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他们父母挣得的财富丝毫不能改变这一点。独生子女政策同样适用于富人,尽管他们可以用支付罚款获得超生子女的配额,但这种方式也越来越难。参加调查的富豪们表示,导致他们产生外出移民的其他因素还有:教育制度过于死板、社保系统的欠缺以及司法体制的不完善。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针对这项调查发表看法时,强调的是私有财产的保障问题。他认为,相关问题至今尚未获得法律上的真正保护。例如:强占土地、强行拆迁等。


《世界报》指出,中国不是名副其实的法治社会,面对这一令人忧虑的现实,富豪们选择出走。他们移民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欧洲,他们将钱款存入这些国家的银行、在这些国家购置房产并为子女就读选择学校。但是,他们并不因此而彻底切断与中国的关系,正可谓: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美国最近一再对亚太地区表示出极大兴趣:总统奥巴马对该地区进行了九天的访问,国务卿克林顿则在美国《外交政策》月刊上发表文章,强调美国未来十年的政策重点将转向亚太地区。美国的种种做法并不令人感到奇怪,这是美国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制约中国的一个信号,同时也符合该地区多个国家所愿。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外,也是印度、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越南在内的所有这些国家既热衷于利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优势,又不无担心、不愿屈从于北京或明或暗的地缘战略野心。因此,便寄希望于美国老大哥,要求美国确保地区、尤其是海上安全。


这种明显的对立堪称冷战时期最严峻的日子。然而,有别于冷战时期的是,至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中国阵营,该地区出现的印度、印尼等新面孔似乎并不打算与任何一方结盟。除朝鲜外,还有哪一个国家愿站到中国一边呢?就连一贯低调的缅甸也正在试图摆脱北京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在软实力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却很少赢得朋友?在全球各地开办上百个孔子学院并未改变这种局面:富豪们给出了答案。在大陆投入大量资金的香港富豪、恒隆地产总裁陈启宗(Ronnie Chan )11月15日在《金融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颇引人深思。他认为:如今西方受到毫无约束的自由的威胁。中国虽仍"过于刻板",但却朝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两大巨头而言,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是否需要自由、而是究竟需要多少自由"。


《世界报》最后结论指出:究竟给与多少自由,的确是一个难以掌控的尺度。但在只有一半自由的情况下,中国的富豪们就会继续用脚去投票。而美国也将继续其太平洋强国的美梦幻想。

北京低标准的好天气还要欺世盗名到何时?

2011年 11月 28日
《北京话题》北京低标准的好天气还要欺世盗名到何时
作者 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每当秋冬转換的季节,北京经常有雾霾天气,从高处望去,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片浓重的灰色里,空气污染极其严重,外出就会明显地感觉到不适。有报道说,大雾天气以来,北京市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但每晚的北京地区天气预报,却总是大言不惭地宣称:可吸入颗粒物,100左右,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这与广大市民的切身感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与此同时,美国驻华大使馆据说是为了馆内人员的健康,自设了检测设备,每天都在推特上发布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可吸入颗粒物动辄就是300、500,且预警为危险、极其危险,乃至毒害等级的发布,令北京市民感到震惊。


中选网上作者祝振强的文章说,于是乎,有关部门接受记者采访,并宣称什么北京的"天气预报不能被外国大使馆所左右",我们不能看别人的"脸子",言外之意,美国大使馆此举是别有用心的,是有预谋的,这完全是个阴谋等等。但事实真相终究不能被长久掩盖,很快人们就搞清楚了,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标准:美国使馆的监测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PM2.5;而中国长期以来所执行的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PM10,中间竟然整整相差了五倍之多!


对此,《南方都市报》上专栏作者刘洪波的文章说,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我们一直在享受着一种特色化的"空气标准",不被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的空气质量,在我们这里就是达标。我们国家向来反对"双重标准",但却绝不反对把自己降到低人一等, 就连呼吸的空气都认定不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我们并非不了解PM2.5对空气质量的严重影响,也并非没有测定空气中PM2.5的技术,然而,我们就是不肯把PM2.5列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从前,这一点甚至没有受到过质疑,现在人们极为关注这一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时机不成熟",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时机"呢?


刘洪波的文章感慨说,我们呼吸着坏空气,却像那些呼吸着好空气的人民一样,只因为一直被蒙在鼓里。我们总是事后才知道,我们这里原本只是低标准的合格,如果我们一直不能达到标准,那么,也将一直不知道真正的合格是什么。我们无法知道的是,目前我们还在独自享受着多少低于国际通用指标的鉴定标准,能够把不合格变成合格,把不达标变成达标。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大使馆原本就没有义务为中国纳税人提供空气质量的信息服务,但想不到的是,这些数据却获得了社会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信任与支持,并被公众和媒体用来作为追问北京市相关部门的依据,这就只能从中国方面找原因了。《经济观察报》上作者田鹏的文章说,北京市环保局耗费远高于美国驻华使馆无数倍的人力物力得出的数据,却难以得到信任,这简直有点儿要让人同情了。不过,北京市环保局掌握着相关数据却不公布,并刻意模糊外界的视线,其目的只不过是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专业术语,来掩盖北京空气质量恶化的真实状况而已。


为何北京空气污染的监测标准既低于美国又低于香港呢?这当然不能用一句"中国人命贱"的玩世不恭带过。尽管北京的空气污染早 已是积重难返,但如果在标准上暂时无法达到国际水平,至少也应该让公众知道真实情况,以便及时作出逃离北京或者是移民国外的决定。可实际情况却是,北京的空气质量已经恶劣到在北京工作的那些外国人,需要特别领取空气污染补贴,以补偿其在健康等方面受到的损害;而北京的广大市民,却一直生活在空气污染如此严重的环境中,就连自己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健康风险都一无所知。


综上所述,不少网友纷纷建言,网友@安替说,我觉得中国政府应对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北京空气之举,有两个可行的对策:一,在美国大使馆周围大量植树造林,干净死丫的;二,或者立即宣布美国大使馆监测北京空气质量,严重泄露了中国的国家机密,对此可提出外交抗议,并驱逐大使。南方网上作者狂飞的新闻点评说,不过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丛日云却对此回应说,你这个办法并不高明,我的主意是,在美国大使馆上空安一个巨大的抽油烟机,让他们每天监测到的数据都是"优",然后,《参考消息》每天都同步转发美国大使馆的空气监测结果;《环球时报》也同时发表社论宣称:"北京的空气质量,让美国佬都没话说"!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却提醒上述两位说,"根据国际法,美国大使馆及其上空属于美国的领土和领空,所以,美国大使馆检侧和公布其空气污染指数,并没有干涉中国内政。相反,我们批评美国大使馆的相关监测数据,才是干涉了美国内政"。


此外,也有评论认为,抄袭和造假往往联系在一起,都具有欺骗性,如果空气质量这种纯数字的东西也真假难辨,外媒就要说三道 四、品评一番了。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30日发表的文章说,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让中方数据黯然失色,而这是北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曾经担任中国政府空气质量顾问的大卫•瓦格纳认为,这个问题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技术原因,他说:"从政治角度而言,标准很难更改。10年来,政府一直在说情况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修改标准,可想而知,人们将会十分愤怒。"


网友王冲引述的这篇报道说,瓦格纳认为,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奥运会之后并未变得更糟糕,但也未改善,其实,没改善就没改善,以后慢慢改,但在数据上做文章,还不如那些山寨们。山寨无论如何还给中国人带来了便宜的产品,可数据失真,并不产生任何价值,即便是心理安慰也寥寥无几,因为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曾经担任北京奥运 会空气质量顾问的北京大学教授朱彤表示,环保部需要购买检测仪器以及培训人员,以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可这都是要花钱的。朱教授的这个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如果花钱就能解决数字不准确的问题,这就简单了,但问题不是出在仪器身上,而是管着仪器的那些人。

中国外援校车致骂声一片 媚外贱内外交 民众反弹

中国外援校车致骂声一片 媚外贱内外交   民众反弹

2011-11-28

中国政府上周向欧洲国家马其顿捐赠价值一千多万元的校车,招来网民的齐声讨伐,并发起"一人一信"给马其顿政府,促请还车。有舆论批评此举与清朝慈禧太后主张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异曲同工,并敦促政府反思。


图片:据称乌鲁木齐的学生,至今没有校车。(张先生提供/记者乔龙)

 

正当中国11月频频发生校车事故,造成大批儿童及学生死伤,舆论齐声谴责当局漠视教育及生命,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周五消息称,1125日,中国援助 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中国驻马其顿大使崔志伟正式将援助校车交付马副总理阿里菲。还先后向马方提供了人员培训、学校改建、电脑物资等多 个援助项目,为马其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此次援马校车体现了中方对中马关系的高度重视。据报,这批校车等物资价值一千多万元。
 
 息传出后,引起网民强烈反弹,新浪微博网民"沙净草枯"写道:1116日,甘肃校车事故,19名幼童遇难;11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 伤。1125日,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援助校车。取之于屁民,用之于马其顿人民,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万岁。网民"无锡二泉网"写到,无偿地向马其顿提供 了校车援助,中国有多少危旧学校?有多少山区的孩子连电脑都没碰过?有多少孩子还在挤着不安全的校车?能不能先解救一下咱自己的孩子啊……"
 
 门网民郭宝峰认同网民的观点,他星期一对本台说:"这几年下来,中共政府把老百姓的血汗钱以所谓的援助,就是无偿的给一些国家,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 顾国内的民生和国内的反对。其实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激怒了民众的神经,因为之前在甘肃发生的那件事情的确是非常刺眼,造成了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没掉了"
 
他认为,网民被激怒,凸显对施政当局的失望:"老百姓对校车的质量还有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感到非常失望。马其顿从各项指标来讲,他的平均水平都比中国高了很多,中国政府要面子,根本没有考虑国内的一些学生的生命和民生,全部没有考虑,所以说网上骂声如潮"
 
 有网民认为,位于欧洲东部的马其顿,整体经济指数高于中国,而中国在百姓相对贫困的情况下,却要拿国人的钱讨好外国。网民"覃彪喜"写道,马其顿教育经费GDP5%,中国不到4%2010年马其顿人均收入4540美元,中国3650美元。另一网民写道,你们马其顿的人均GDP比我们高,你们的人均教 育投入让我们望尘莫及;你们既没有臃肿的行政机构,也没有动辄上万亿的三公消费;虽然你们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但你们的孩子无疑比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大国的孩 子幸福多了。有网民嘲讽中国外交部是"援交部",拉关系。郭宝峰说:"外交部已经成了援交部。很多网友在马其顿国政府网站上留言说要把这些车要回来,他们 是说,是被盗窃送给贵国政府的,然后要把它要回来"
 
很多网民用慈禧太后的一句名言讽刺当局的举动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社会评论家李承鹏写道,中国式对外馈赠极可能会导致广大民愤,因为民众并未享受,做法太让人很伤心。
 
 民们星期天发起"一人一信"给马其顿政府网站,要求对方还车,乌鲁木齐网民张先生对记者说:"我昨天也给马其顿政府网站写了信,因为中国和马其顿相比的 话,中国更需要校车。在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乌鲁木齐可能比其他地方更需要校车,因为我们这边冬天室外很冷零下一、二十度,空气污染也非常严重。我们这边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辆校车,那些学生们要在零下一、二十度,在大雾中要跑很远去上学,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参与这个活动"
 
为孩子维权屡遭 打压的"结石宝宝之家"创办人赵连海表示:"校车的问题实际上就已经影射出我们今天这个政府不论各种事情,对待百姓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事情上是多 么的不作为。他们每年的三公开支,包括他们每年的公车开销都达到几百亿、几千亿,而面对孩子的这一块,没有任何的支出,甚至最痛心最痛心的,就是把我们百 姓纳税钱最后送给其他的国家,去买他们的好"
 
赵连海说,最近和很多朋友聊天中,都非常感触:"不仅仅是校车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结石宝宝的问题,还有更严重的像疫苗宝宝、血铅宝宝等等,当然,那些事情目前来讲都是在官方的压制之下"

 
以上是自由 亚洲 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气象专家称灰霾将取代吸烟成肺癌首因


气象专家称灰霾将取代吸烟成肺癌首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6日02:53  扬子晚报 微博

  今年10月以来,南京连续多天出现了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让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PM2.5"进入公众视野。昨天,由环境保护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在南京举行,其中还以"蓝天工程"国际论坛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为PM2.5问诊。

  >>到底什么是PM2.5?

  【很复杂,是尾气泥尘等等的化学物理反应】

  这几年,以PM2.5浓度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已经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粗粒子为代表的一次污染阶段,南京等地早已相继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可空气中这些"超细灰尘",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是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经过研究,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发现,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彼此之间不断进行化学、物理反应,使得污染变得十分复杂。唐孝炎研究发现,PM2.5中有机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属二次气溶胶。"二次气溶胶'贡献'超过50%,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

  >>PM2.5到底有何危害?

  【严重灰霾污染七年后就会现肺癌高峰】

  广州气象专家吴兑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灰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痒",即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空气中的PM2.5吸入人体后,经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最终会进入血液,乃至肺泡。"灰霾将取代吸烟,成为肺癌致病头号杀手",吴兑说,肺癌死亡率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上升了许多,但同时和肺癌密切相关的吸烟率却在下降。问题究竟出在哪?专家们发现,天空的能见度在急剧下降,灰霾天数急剧增加,由此可以推测,是不是肺癌死亡率和灰霾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吴兑所在的科研团队做了一个估算,把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的气溶胶消光曲线图和肺癌死亡率的曲线图同时标出,判断气溶胶浓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会上升。

  现已证实PM2.5不仅对呼吸系统有伤害,而且也会导致心血管病发生和恶化。在美国,健康风险评估与空气质量管理十分受到重视。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岸的空气质量管理局副局长刘中兴博士说,当某种病症如哮喘达到一定比例时,地方政府就要开始追查污染物的来源。"如果发现,这种情况是与空气中某种污染物质息息相关,政府就会要求产生此类污染物质的企业进行处理,直至达标。"

  刘中兴博士说,这就是健康风险分析,大气中的颗粒物尤其是PM2.5与人体健康最密切相关。PM2.5的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到达一定数值,会增加死亡风险。

  >>PM2.5什么时候有国标?

  【预计2016年我国才会有PM2.5标准】

  11月的一次国际气象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承认:按国标,目前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如果增加PM2.5监测指数,则全国70%城市不达标。目前,国家环保部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拟将PM2.5纳入监测中。预计将于2016年首次在我国施行PM2.5国家限值标准。

  "中国推荐采用WHO第一过渡时期目标值,也就是'超细灰尘'的浓度在75微克/立方米"。吴兑说,眼下全球90%的国家没有公布PM2.5浓度限值,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美国、加拿大等近十个国家颁布了PM2.5限值。"中国纳入PM2.5,还不能算迟"。而按世卫组织公布的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阶段,通常每跨越一个阶段,都得付出至少3-5年艰苦治理。

  >>治理灰霾要用多长时间?

  【欧美用了足足50年,我国仍需30年】

  吴兑说,"超细灰尘"的浓度从2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大概会从40公里恶化到10公里。而从4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1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也就恶化到六七公里。"所以,当我们现在反过头来治理,即使在经济上做出很大的牺牲,把140微克/立方米减少到100微克/立方米或8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并没有出现好转。"只有治理到小于40微克/立方米,才能使能见度达到十几二十几公里。这也是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50年那么长时间的原因所在。

  "我国不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当然远远没有当年伦敦这些城市那么严重,但尽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也得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吴兑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治理的艰巨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本报记者 王娟



【气象专家称灰霾将取代吸烟成肺癌首因】"蓝天工程"国际论坛昨日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问诊PM2.5。气象专家吴兑研究发现,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空气中的PM2.5吸入人体后最终会进入血液,乃至肺泡。吴兑称灰霾将取代吸烟,成为肺癌致病头号杀手。

在CBD工作的人,应该每三月洗一次肺

今天的空气极其脏,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尘味! //@何兵:@袁钢说:这些软件的北京空气质量报告的数据来源于Twitter账户@BeijingAir@BeijingAir不是一个人,而是美国环保署赠送美国大使馆内的大气颗粒探测器,每隔一小时发布一次PM2.5指标。

今晚喉咙很不舒服 //@大白兔你等着瞧:已经嗓子疼了! //@天佑中华A:有时候我挺佩服北京人的,在那样的空气里居然能不戴防毒面具地活着,该泡妞泡妞,该约炮约炮,挺坚强啊!

【CBD人人都吸毒你还敢呆吗】从近日北京市权威机构连续11天的监测看,CBD几乎天天处于有毒害的空气中,PM2.5最高299,最低103;平日工作就是在奔命,现在还天天"吸毒",悲催啊!奥林匹克公园附近PM最高43,最低13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水接近、绿树多的区域有毒空气才很难侵入,如颐和园、中南海等。




专家称PM2.5若纳入指标将有7成城市空气不达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12:32  南方都市报
美国大使馆发布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引发PM 2.5争论。美国大使馆发布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引发PM 2.5争论。

2011年10月31日,大雾中的北京CBD区域。这种灰霾天气引发大众对空气污染和PM2.5的持续关注。CFP2011年10月31日,大雾中的北京CBD区域。这种灰霾天气引发大众对空气污染和PM2.5的持续关注。CFP

2010年9月28日消息,NASA的科学家们日前发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分布状况。在这张2001- 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CFP  2010年9月28日消息,NASA的科学家们日前发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分布状况。在这张2001- 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CFP

 北京志愿者在街头实测空气质量。    环保NGO达尔问志愿者供图北京志愿者在街头实测空气质量。 环保NGO达尔问志愿者供图

  相关背景

  今年10月以来,包括京沪在内的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发了网民对空气质量问题给健康带来的担忧,也让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进入公众视野。11月17日,针对"PM2.5",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二次征求意见。国家环保部表示,两次意见稿最大的差异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新标准可能于2016年全面实施,也就是说,起码还要再等4年。

  入秋以来,美国大使馆每天定时播报的空气质量状况,让北京继伦敦之后再获"雾都"之称。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大气悬浮物中的细粒子PM2.5严重超标。

  事实上,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PM2.5,已在中国大城市徘徊了20多年,却一直未能纳入国家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这一次,面对严峻的大气复合污染状况,国标API(我国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将再次调整,臭氧(8小时浓度)和PM 2.5都极可能被纳入新的评价体系———不过,时间表排到了4年之后的2016年。

  早上出门上班前,白领安迪习惯性看了一眼手机,发现美国大使馆早上7点发布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191.下边标注着醒目的红色"不健康"标记。

  尽管这个周一天气不错,阳光很好,然而北四环不足1公里外的盘古大厦,在前方依然沦陷在一片浑浑沌沌、无边无际的灰霾之中。

  "入秋以来,北京几乎就没什么好天气了,除非刮风",安迪称,由于担心空气质量,从10月份起,他下载了美国大使馆的Beijing Air(北京空气质量)软件,并尤其关注其发布的PM 2.5指数高低,"这个(监测指标)是目前国内空气质量指数中不包括的"。

  事实上,近期像安迪一样为空气焦虑的人不在少数,不少北京人由此患上了空气焦虑症。

  数据打架

  PM 2.5纠结北京城

  10月底,安迪从外地出差回京,一出候机楼,发现前方不足500米,即浓"雾"弥漫,大白天居然看不清近处的花草树木,以及稍远处的路桥廊柱等建筑物。

  他将浓雾照片发到微博上,才知道类似灰霾天气已经在京持续了整整三天。其后,北京灰霾天气持续出现,作为大气悬浮物中细粒子总称的PM 2.5,开始频繁进入公众视野。

  10月31日,东三环朝阳区美国大使馆的空气监测仪显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307,其中细颗粒物P M2 .5浓度:257微克/立方米,已达到"有毒害"污染级别。

  "按气象学规定,霾的能见度小于2公里,即已是重度灰霾天气,可10月底那几天,大气能见度根据目测也就100-200米,应该算重重度灰霾了",事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老师,多次对公众提及这次堪称今年最严重的灰霾天气。而大气悬浮物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是造成灰霾天气的最主要元凶。

  北京奥运期间曾让人骄傲的蓝天白云,这个秋冬之季,似乎已在频频出现的P M2 .5数值面前随风而逝。

  童话作家郑渊洁在个人微博上,发起"北京空气质量的调查"。结果,6000多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89%的人认为北京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11月中,北京更多的公众、环保NGO和媒体开始关注PM2.5数值变动。人们反问: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究竟有多难?一些民间环保团体和个人甚至走上街头,主动去监测PM 2.5数据。

  杨长江,北京一家媒体工作人员。11月1日起,一连十天,他和家人携带着一种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站在北四环五道口街头,实地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在我的记录中,最好一天的PM2.5平均浓度值是36微克/立方米,最差甚至记录到581微克/立方米,其平均浓度均值是246微克/立方米",杨的这一实测数据均值,已接近WH O(世界卫生组织)大气质量准则值的近十倍。按2005年W H O公布的PM 2.5准则值规定,大气中细粒子浓度为日均值25微克/立方米,才基本算是一个安全清洁的阈值。

  唐孝炎老师判断杨的实测数据不准。"你们实测的是时均值,而WH O公布的标准只有年均值和日均值,不能同比,不具备同比意义",唐老师称,在她长期采集的北京地区实测数据中,PM 2.5日均值浓度也有高达200微克/立方米的,但一般不会高到500多微克/立方米,"除非沙尘暴"。

  广东省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吴兑,也认为美国大使馆发布的P M2 .5浓度指数,有一定误导性。"因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对P M2 .5作出过时均值规定,因此在没有时均值标准而又需要判断大气污染状况时,世界气象界通常取日均值的3倍,来判断时均值是否超标","这样,即使时均值已达到225微克/立方米,换算成日均值,也仅大致在70-80微克/立方米左右"。

  11月19日,一股强大的冷气流一举击溃了迟迟不肯南撤的暖湿气流,北京出现了一个蓝澄澄的艳阳天。然而仅持续一天,天空又再度出现灰霾,第二天晚上的PM 2.5指数从3微克/立方米,又跳涨到了191微克/立方米。霾天依然风吹不散。

  对北京众多大气科研机构而言,奥运后这几年,北京灰霾天出现反弹增多,已成事实,尤其是秋冬季节。毕竟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P M2 .5浓度所代表的大气细粒子污染,在我国已经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 10粗粒子为代表的一次污染阶段,我国中、东部地区早已相继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

  解剖PM2.5

  细粒子污染,旧客新相识?

  以PM 2.5为代表的细粒子,对公众虽还算陌生,然而对气象科学家而言,却已经打了20多年交道。

  在我国,细粒子污染最早出现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并以灰霾日的天气现象亮相。

  以广州地区记录的灰霾日来看,1954-1960年,一年平均才2天灰霾日;1971-1980年则一年17天;但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灰霾日天数直线上升,1981-1990年期间,年灰霾日一度达到116天。

  2004-2010年期间,吴兑老师对珠三角地区的气溶胶(大气悬浮颗粒物)谱浓度,进行了七年完整监测记录。结果发现,PM 10浓度有一半季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日均值浓度的150微克/立方米,而包括在P M10中的细粒子P M2 .5浓度,季均值则全部超出美国原日均值限值的65微克/立方米。

  "尤其是当年9月至次年2月的旱季,细粒子浓度几乎达到标准限值的2倍,非常惊人",在吴兑老师的监测分析结果里,细粒子PM 2.5占到PM 10的比重高达70-90%。这表明广州地区的气溶胶污染,主要就是细粒子污染。

  吴的研究成果多次被其他科学家所验证。唐孝炎老师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灰霾现象研究,也得出:可吸入颗粒物P M10已成为我国近些年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而PM 10组分中,PM 2.5平均占到PM 10的50%-80%。

  可空气中平均粒径只有1-2微米的细粒子,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是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过长达十多年研究,我国大气科学家已经基本摸清细粒子身世:大气中大量富集的颗粒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自然,如海盐粒子、土壤粉尘等,一是来自人类活动。对空气污染而言,后者是重点。而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颗粒物中,又一类来自于工业、电力、交通等生产活动产生的一次粒子,比如元素碳、PO A(一次有机物)等,以及由气体向颗粒物转化而生成的二次气溶胶,比如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以及氨粒子等。

  2004年10月,唐孝炎老师主持的北大相关课题组对珠三角PM 2.5化学成分进行细分,发现在平均浓度为104微克/立方米的P M2 .5中,有机物PO M占34 .8%,硫酸根粒子和硝酸根粒子一起占31 .3%,其中有机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属二次气溶胶(细粒子)。"可以看出,二次气溶胶在P M2 .5中的贡献超过5 0 %,是PM 2.5的主要组成成分",唐主持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弄清楚了PM 2.5隐秘的内部结构。

  随后,另一份针对深圳市灰霾天气的分析研究,则进一步将二次气溶胶的来历追溯了出来:原来PM 2.5又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

  在国内,与经济先发地区珠三角类似,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城市化加速,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的灰霾天数也日益频繁。

  据国内重点城市的P M2 .5监测显示,以一年为期,1997年,广州灰霾天气创纪录地达到216天;北京在1982年前后达200多天;南京则在2002年前后,连续几年灰霾天气超过250天。而且近几年,长三角空气复合污染趋势,已明显超出国内其它地区。

  在一张由卫星反演的全球PM 2.5分布图上,全球日均浓度值超过8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区,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等中国东部及珠三角地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比如4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后,即着手对大气进行研究治理,而我国的空气污染,是先发展后治理,是到21世纪各地区集中爆发后才入手(研究治理)",北京一大气学者坦言,这正是目前国内灰霾天如此严重或多见的原因所在。

  缺位的指标

  若PM2.5"显形",则七成城市空气不达标

  "PM 2.5是我近期关注空气质量的重点",自北京秋冬频频出现灰霾天气,安迪与身边不少朋友开始积极自学大量的空气质量知识,尤其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细粒子。

  科学家研究证明,由于细粒子绝大部分能通过人体支气管,直达人体肺部,所以当灰霾天气出现时,细粒子所携带的污染物,不仅可能损伤支气管黏膜,引发感染,而且还会加重慢性阻肺、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诱发动脉硬化、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细粒子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这是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2006年前后,吴兑在研究灰霾之余,也着手关注细粒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他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吴认为细粒子污染与肺癌死亡率上升有着直接关系,而且有显著的7年时间滞后相关。

  在广州召开的一次大气环境高端论坛上,广州呼吸病专家钟南山更公开声称:通过对年龄超过50岁的广州病人进行肺部检查,发现无一不是"黑肺"。

  然而,目前国内公众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空气质量指数A PI中,却经常显示为"优良"。

  "这是因为现有A PI指数中,根本没有纳入PM 2.5的监测数据",多位受访的气象学家均承认,在眼下以细粒子为主的复合大气污染时代,缺少PM 2.5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显得不合时宜。

  事实上,我国空气质量的评价对象曾多次发生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颁布施行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主要只涉及三个监测指标,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T SP(颗粒物直径超过100微米的大颗粒);90年代,监测指标调整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PM 10;到1996年重新修订大气质量监测标准时,监测对象再次调整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 10.而将三项主要监测参数的最大值作为首要污染物,并以A PI指数进行公布。

  "眼下京津唐等华北地区仅监测PM10,还存在10%超标,其中北京是20%超标,如果再加上监测PM 2.5,其A PI监测数据,会将当地清洁空气天数平均拉低20%-30%,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也类似,甚至长三角地区可能更严重",吴兑老师举例,比如当前广州全年95%的空气优良率,纳入PM 2.5,就将下降为60%-70%。

  吴认为,正是包括京津唐在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广大地区,P M10的治理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才导致国家迟迟未能将已出现20多年的PM 2 .5问题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11月中,一次国际气象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承认:按A PI国标,目前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如果增加PM 2.5监测指数,则全国70%城市不达标。

  这意味着,如果添加上PM2.5,环保部门近30多年来持续的大气治理,又将必然面对一份满纸黯然的成绩单。

  今年8月底,环保部对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考核标准作出第二次修订。在纳入PM 2.5指数后,结果全国环保模范城的数量从修订前的77个城市,减少至11个。

  但在我国气象行业内,对PM2.5细颗粒物的监测,事实上至少已进行了8年以上。

  相关人员证实,北京市包括各科研机构在内的40多个大气监测站,早就对PM 2.5进行了监测,只是未向公众公开而已。2010年1月,中国气象局甚至正式发布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气象行业标准,其中规定了PM 2.5日均值限值:75微克/立方米。(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去年底,国家环保部曾就是否纳入PM2.5进行公开意见征求,但最终因意见分歧未能通过。

  尝试与等待

  2016年国标API行将变脸

  可究竟是要一个虚假的安慰好,还是少让公民生病住院好?在安迪和北京众多环保N G O看来,A PI监测体系变革是迟早要来的事。

  2003-2005年期间,广州民众和媒体也曾普遍不满现行空气质量标准,要求政府治理灰霾。亲历这一风波的吴兑老师,因此对北京这次的PM 2.5争议比较留意。"稍有不同的是,当时广州是受到毗邻之地香港的压力,这次北京则受到国际友人的压力多些,但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治理契机",吴表示。

  亚运前后,广州市通过腾笼换鸟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点对汽车油品进行治理,多管齐下大力治理灰霾天气。"其中对油品的治理最关键,比如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不达到国Ⅳ、国Ⅴ或者欧Ⅳ、欧Ⅴ,不许上路;同时投入巨资对市区大小储油罐、加油站进行专项治理,其中仅每个加油站的治理费用就高达数百万元",广州一环保人士介绍,目前广州一年的灰霾天数,已由治理前的平均200多天,下降到70-80天。

  "我国大城市的区域空气污染类型,在短短3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从粉尘污染时代,到粉尘污染+硫酸盐污染,再到现在的粉尘污染+硫酸盐+硝酸盐的有光化学烟雾参与的复合污染时代,25年前在粉尘污染时代建立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描述复合污染类型,尤其是细粒子污染状况了",广东气象科研人员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年起,广东开始在国内首次尝试增加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如今,打开广东省环保厅网站,可以看到:除每天发布国标A PI指数,该网站还同时公布了粤港珠三角空气污染形势图(R A Q I指数)。"后者比A PI,主要增加了臭氧监测值",吴兑老师分析,比如以11月14日为例,珠三角这一天21个城市A PI全部优良,然而在同天的粤港珠三角空气污染形势图中,广东却有近一半面积呈浅黄色轻度污染。

  11月10日,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海淀区召开。会场外,环保N G O组织的PM 2.5自测行动仍在进行之中。会场内,环保部张力军透露:我国PM 2.5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而且将采用WH O(世卫组织)规定的第一过渡时期的目标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

  11月11日,国家环保部就PM2.5作出回应:是否纳入PM 2.5监测指数,各地可自己决定。6天后,环保部就是否纳入PM 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两项监测指标,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并透露:预计将于2016年首次在我国施行PM 2.5国家限值标准。

  "纳入PM2.5是个渐进的过程,现在纳入,也不能说明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多么落后,中国推荐采用W H O第一过渡时期目标值是可行的",北京气象研究人员称,美国从90年代开始重视PM 2.5,到真正的实施细则出台,中间经历了上十年。即使目前,美国绝大部分州空气质量,也达不到WH O的基准值(年均值10微克/立方米)。

  从统计数据看,眼下全球90%的国家没有公布P M2 .5浓度限值,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美国、加拿大等近十个国家颁布了P M2 .5限值。"中国纳入PM 2.5,还不能算迟"。而按世卫组织公布的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阶段,通常每跨越一个阶段,都得付出至少3-5年艰苦治理。

  据了解,在即将出台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已将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台湾海峡西岸等三区9大城市群,作为未来国内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

  "未来即将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的,很可能同时包括臭氧和PM 2.5",唐孝炎老师通过对北京奥运(2008)、广州亚运(2010)、上海世博(2010)、深圳大运(2011)期间空气质量治理前后的对比研究,非常有信心地认为:经过切实治理,中国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完全可以做到清洁达标。

  "关键是要将一些短期措施,落实为长期措施,另外还要格外重视PM 2.5细粒子污染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专家语重心长:"尽管目前有关臭氧浓度增高的机理还没有研究透彻,但VOCs能在大气中产生无穷无尽的化学反应,导致细粒子增多、灰霾加重、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已是不争之实"。

  解剖PM2.5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分为大粒径颗粒物(粒径在11~100微米)和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微米,即PM10)。PM10又分粗颗粒物(粒径在2.5~10微米)和细颗粒物(粒径≤2.5微米,即PM2.5),PM 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PM 10已成为我国近些年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而PM 10组分中,PM2.5平均占到PM 10的50%-80%.PM2.5又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

  南都记者杨晓红


PM2.5数据引发公众关于空气质量讨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12:23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本期封面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本期封面

  灰霾、大雾、黑肺、疾病……这一切,都由我们每时每刻离不开的空气引起,我们的空气"病"了,正在夺走我们的健康,而我们却不可能离开它哪怕片刻。这要命的空气。

  在水危机后,我们又遭遇了空气危机。

  谁破坏了空气,怎样的数据才能真实反映它的优劣?空气坏了,我们将会怎样,可以怎样?

  一场由PM2.5引发的关于空气质量的争论正在城市上空飘荡,公众对空气的敏感度从未如此之高。

  相关组稿:

  专家称PM2.5若纳入指标将有7成城市空气不达标

  城市黑肺

  空气罐头

  孩子们的空气

  美国民众清洁空气行动

  空气中的隐形杀手:挥发性有机物

2011-11-22

人民日报:A股已成股东、高管“提款机”

人民日报:A股已成股东、高管"提款机"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22日 转载)
    
    来源:人民日报 
    
    截至11月20日,上市公司大股东今年以来套现资金超过800亿元,相当于6倍中国水电的融资量。
    
    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板、创业板已经成为股东、高管的提款机。创投公司"赚快钱"、缺乏信心以及股价虚高,无疑成为股东减持的三大推手。
    
    A股成股东、高管"提款机"
    
    财汇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合计达到60.6亿股,按减持截止日的股价估算,累计减持资金超过830亿元。
    
    而进入四季度,大股东减持的速度有增无减。统计显示,自11月1日以来,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已经累计减持股票7.5亿股,套现资金66.5亿元。
    
    除了大股东,高管套现数额也不容小觑。财汇统计了交易所披露的高管持股变动情况,年初至今,已经有上市公司高管2096人次,累计减持套现资金接近100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乐普医疗高管蒲忠杰套现3.73亿元,居全年高管套现金额之首。
    
    虽然今年以来,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司股票,但全年大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约为122亿元,相当于减持数量的1/7。
    
    实际上,仔细查看上市公司减持股东的名单,可以发现创投企业的身影比比皆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冯中圣认为,一些创业投资企业热衷"赚快钱",为所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
    
    从2008年以后,随着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推出,持股不足1年的股本退出案例占比持续提高。到2010年,持股不足1年的股本退出金额占比跃居第一位。
    
    大小非疯狂减持力压股价
    
    随着全流通时代的临近,只要没有违规,股权套现是大小非与上市公司高管的权利。然而在A股今年的颓势之下,减持对股价的压力更为明显。
    
    如多伦股份,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优异的表现,但因为涉"矿"传闻,从今年6月23日起,短短34个交易日里,其股价便从5.76元飙升至14.60元。多伦股份大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借势大肆套现,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减持了6885.49万股,持股比降到16.28%。
    
    如青海华鼎,随着大小非疯狂减持序幕的拉开,其股价下跌的大幕也同时开启。其股价从3月15日的14.04元高价跌至11月18日的7.36元,跌幅接近50%,其投资者因此损失严重。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孙翀表示,大盘在今年下跌幅度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不少个股还遭到大规模的减持,说明股价虚高成分较大,归根结底是发行价过高的问题。"而小非本身就是战略投资者,以寻找差额收益为目标,当发行价过高时,其对自己公司的前途都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自然选择退出以求更好的发展。"
    
    中小投资者背负着隐性风险
    
    从结构上来看,中小板、创业板无疑是股东、高管减持的主战场。市场热炒、股票价格虚高无疑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最主要原因。
    
    北京一家科技类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席财务总监今年六七月间连续4次减持公司股票,累计套现超过1000万元。"我在加入公司之前,并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丰厚的回报。公司上市确实也带来个人财富数量级的改变。"这位首席财务总监说。
    
    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小股票股价偏高成为融资者的天堂及投资者的隐性陷阱。"虽然小股票的数量逐渐增加但总量上仍然比大股票来得少,所以市场选择了小股票进行投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建议,在A股IPO网下询价配售环节,应当将现行荷式竞价法改为美式竞价法,并以全体中标人的"加权平均中标价"作为网上申购价格,同时仍维持对询价对象中标人配售股份"三个月锁定期"的要求。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