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5-12-30

Education and class : America’s new aristocracy


Education and class

America's new aristocracy

As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grows, privile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heritable

Jan 24th 2015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WHEN the candidates for the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nomination line up on stage for their first debate in August, there may be three contenders whose fathers also ran for president. Whoever wins may face the wife of a former president next year. It is odd that a country founded on the principle of hostility to inherited status should be so tolerant of dynasties. Because America never had kings or lords, it sometimes seems less inclined to worry about signs that its elite is calcifying.

    Thomas Jefferson drew a distinction between a natural aristocracy of the virtuous and talented, which was a blessing to a nation, and an artificial aristocracy founded on wealth and birth, which would slowly strangle it. Jefferson himself was a hybrid of these two types—a brilliant lawyer who inherited 11,000 acres and 135 slaves from his father-in-law—but the distinction proved durable. When the robber barons accumulated fortunes that made European princes envious,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own philanthropy, their children's extravagance and federal trust-busting meant that Americans never discover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the elite could reliably reproduce themselves.

    Now they are beginning to find out, (see article), because today's rich increasingly pass on to their children an asset that cannot be frittered away in a few nights at a casino. It is far more useful than wealth, and invulnerable to inheritance tax. It is brains.

    Matches made in New Haven

    Intellectual capital drives the knowledge economy, so those who have lots of it get a fat slice of the pie. And it is increasingly heritable. Far more than in previous generations, clever, successful men marry clever, successful women. Such "assortative mating" increases inequality by 25%, by one estimate, since two-degree households typically enjoy two large incomes. Power couples conceive bright children and bring them up in stable homes—only 9% of college-educated mothers who give birth each year are unmarried, compared with 61% of high-school dropouts. They stimulate them relentlessly: children of professionals hear 32m more words by the age of four than those of parents on welfare. They move to pricey neighbourhoods with good schools, spend a packet on flute lessons and pull strings to get junior into a top-notch college.

    The universities that mould the American elite seek out talented recruits from all backgrounds, and clever poor children who make it to the Ivy League may have their fees waived entirely. But middle-class students have to rack up huge debts to attend college, especially if they want a post-graduate degree, which many desirable jobs now require. The link between parental income and a child's academic success has grown stronger, as clever people become richer and splash out on their daughter's Mandarin tutor, and education matters more than it used to, because the demand for brainpower has soared. A young college graduate earns 63% more than a high-school graduate if both work full-time—and the high-school graduate is much less likely to work at all. For those at the top of the pile, moving straight from the best universities into the best jobs, the potential rewards are greater than they have ever been.

    None of this is peculiar to America, but the trend is most visible there. This is partly because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bigger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rich world—a problem Barack Obama alluded to repeatedly in his state-of-the-union address on January 20th (seearticle). It is also because its education system favours the well-off more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rich world. Thanks to hyperlocal funding, America is one of only three advanced countries where the government spends more on schools in rich areas than in poor ones. Its university fees have risen 17 times as fast as median incomes since 1980, partly to pay for pointless bureaucracy and flashy buildings. And many universities offer "legacy" preferences, favouring the children of alumni in admissions.

    Nurseries, not tumbrils

    The solution is not to discourage rich people from investing in their children, but to do a lot more to help clever kids who failed to pick posh parents. The moment to start is in early childhood, when the brain is most malleable and the right kind of stimulation has the largest effect.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parents who talk and read to their babies, but good nurseries can help, especially for the most struggling families; and America scores poorly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ee article). Improving early child care in the poorest American neighbourhoods yields returns of ten to one or more; few other government investments pay off so handsomely.

    Many schools are in the grip of one of the most anti-meritocratic forces in America: the teachers' unions, which resist any hint that good teaching should be rewarded or bad teachers fired. To fix this, and the scandal of inequitable funding, the system should become both more and less local. Per-pupil funding should be set at the state level and tilted to favour the poor. Dollars should follow pupils, through a big expansion of voucher schemes or charter schools. In this way, good schools that attract more pupils will grow; bad ones will close or be taken over. Unions and their Democratic Party allies will howl, but experiments in cities such as battered New Orleans have shown that school choice works.

    Finally, America's universities need an injection of meritocracy. Only a handful, such as Caltech, admit applicants solely on academic merit. All should. And colleges should make more effort to offer value for money. With cheaper online courses gaining momentum,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must cut costs or perish. The state can help by demanding more transparency from universities about the return that graduates earn on their degrees.

    Loosening the link between birth and success would make America richer—far too much talent is currently wasted. It might also make the nation more cohesive. If Americans suspect that the game is rigged, they may be tempted to vote for demagogues of the right or left—especially if the grown-up alternative is another Clinton or yet another Bush.

    From the print edition: Leaders



    流浪汉拆毁麻将机 却意外成为亿万富商

    流浪汉拆毁麻将机 却意外成为亿万富商

    2015-12-30 15:29:00 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

    法 晚深度即时(记者 林红)他曾经嗜赌成性,之后为了戒赌,将价值数万元的麻将桌拆卸毁坏,立志远离麻将。在拆卸麻将桌、研究巨额资产被"出老千"诈骗的过程中,突发灵感将麻 将桌洗牌的机械认真分析和改进,生产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头变细沙"机器,并且一鼓作气拿下包括台湾和内地在内的5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专利,成为蜚声行 业内的著名企业家和资产过亿的富商。

    据法晚(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江先生出生于台湾,90年代到内地打拼,凭 借诸多两岸交流利好政策,加上个人的不懈努力,很快成为资产过亿的企业家。然而正当事业处于巅峰时,江先生在一次参与朋友牌局时被拉入赌博团伙,从此噩梦 不断:赌博数额越来越大,由于疏于管理,企业很快进入进退维谷,原本处于良性流转的资金链断裂,最终江先生债台高筑,甚至成为四处躲债的流浪汉。痛彻心扉 的江先生此后立志戒赌,并且把花高价买的一台自动洗牌麻将桌拆卸,研究自己为何逢赌必输。在拆卸自动麻将机的过程中,原本就精通机械理论的江先生突发灵感 ——为何不能运用麻将机内部电机运行的轨迹,制成一台可以把石头变成沙子的机器?如果可行的话,就可以缓解建筑行业在河道采沙、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 不但经济环保,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丰硕的经济回报。

    此后江先生结合麻将机内部电机的运转轨迹,经过无数次改进和研究,最终研制成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石头制沙"机,并投入全世界1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行业使用,取得骄人成绩。此后该机械发明在海峡两岸和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申报专利。 2014年年底分别通过内地和台湾地区知识产权局的审核,取得生产专利证书。截止2015年12月底,江先生的机械发明已经在全球5个国家拿到专利证书! 与此同时,江先生也获得了丰硕的经济回报,再次成为身价过亿的富商,成为蜚声混凝土界的著名企业家。

    另据法晚(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今年12月中旬,重庆一家独具眼光的科技公司出巨资和江先生合作,使得这一发明将在全国大规模投入使用。

    2015-12-29

    Fwd: 门当户对的婚姻扩大着美国贫富差距



    门当户对的婚姻扩大着美国贫富差距

    TYLER COWEN2015年12月28日
    Eros Dervishi

    "天作之合"不仅是简·奥斯汀(Jane Austen)和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作品中的常见主题,也在当代的爱情小说中得到了延续。与此同时,收入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我们了解到,这两个主题之间有很深的关联。

    如今,一位投资银行家可能会与另一位投资银行家结婚,而不是和高中时代的恋人;律师会和另一名律师结合,或者一位知名客户,而不是秘书。现在无论是以收入或教育程度衡量,比翼高飞的夫妇都比以往更多。这体现了一种称为"同型婚配"(assortative mating)的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门当户对"。

    如果你有能力组建富裕幸福的家庭,这种婚配模式非常不错,但它也会导致不平等的状况世代延续下去。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原因有很多,从长远看,这种婚配模式可能是最显著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难消除的原因之一。

    例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与25年前相比,穷孩子和富家子之间的成绩差距已经拉大。此外,收入和教育越是不平等,人们就越是希望找到优质的结婚对象,所以这个过程可能会自我强化。

    金钱和才能都聚集在了配偶双方都能力很强、都能赚钱的家庭,这些父母决心尽一切可能来提升子女的利益。长期而言,这种现象会给社会带来一些好处,因为很多创新者和商业开拓者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受到了培养,包括在童年时就得到的一流教育,这些因素可能会提升他们最终的产出。

    但这也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通过"高攀"联姻让自己或孩子获得更多收入变得更加困难,人脉不广的家庭也可能觉得与社会脱节;一些孩子拥有家庭带来的明显优势,而另一些孩子可能连尝试都不会去尝试。

    数据显示,同型婚配确实事关重大。一项研究表明,如果1960年的婚姻模式延续到2005年,美国经济的基尼(Gini)系数——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将从0.43下降到0.34。这个降幅很可观,因为基尼系数的区间在0到1之间。该结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经济学教授杰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与合著者共同得出的。


    古斯塔夫·布鲁泽(Gustaf Bruze)是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员,他对丹麦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上大学带来的预期财务收益中,约有一半来自遇到高收入配偶的机会,而不是更好的就业前景。

    上世纪初之前,美国有关同型婚配的数据很少,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社会学教授罗伯特·D·马雷(Robert D. Mare)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同型婚配在美国的镀金时代(Gilded Age)比较多见,到1950年代时已经大大下降,后来又开始持续上升。

    《退伍军人安置法案》(G.I. Bill)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同型婚配的比例,因为该法案为一些经济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遇,他们之前并不享有这种机会。总体而言,进入中产阶级的男性越多,社会经济阶层混合的情况就越多见。

    在1950年,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当时结婚年龄很小,也就是说人们刚高中毕业就结婚了,对于双方预期收入或教育水平的对比可能也没有太多意识。多数女性赚得高收入的机会较少,所以也没有多少男性,努力要找一个未来的医生或律所合伙人当妻子。

    经济学界本身也体现了同型婚配的模式。《纽约时报》2007年的一篇报道提到了13名崭露头角的经济学家,其中大多数人后来享有了更大的声誉。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有六人是三对夫妇,这并不是写那篇文章的前提。名单上的另一人——贾斯汀·沃尔弗斯(Justin Wolfers)是著名经济学家贝特西·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的伴侣,两人都在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工作。(他们有两个孩子,但没有结婚;沃尔弗斯教授经常为时报撰文。)这种伴侣培养的孩子,作为研究型科学家,或在其他需要大量教育的事业当中,可能会占得先机。

    一些政策创新可能会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的机遇,比如学前教育的普及、特许学校进一步的实验,针对儿童提供更高的补贴或税收优惠。尽管这些都是好主意,但并不清楚能在多大程度追赶上其他孩子的优势,比如在父母受过高等教育、进取心很强,并且有意愿也有钱让孩子上课、郊游、旅行,并为孩子的未来作出其他投资的家庭。

    如今,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优生学这个概念是可憎的,但我们自己却在进行婚配实验,而且没有仔细考虑结果会走向何处。Match.com和Tinder等服务用计算机算法,根据我们最看重的喜好和要求,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伴侣"。真正的问题可能不是我们能否扭转同型婚配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这样的做法能达到什么程度。

    翻译:土土、许欣


    2015-12-23

    商务部研究员炮轰马云:无耻是如何炼成的



    商务部研究员炮轰马云:无耻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央广网 作者:王晓庆
    原标题:商务部研究员炮轰马云:无耻是如何炼成的

    文/马宇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商务部贸易与投资专家组成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风光无限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翘楚的阿里巴巴的领军人物马云,自然是焦点之一。而马云果然也不负期望不辱使命,发表了若干有意思的观点。其中,当属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原因的解读: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叫"无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叫"睿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却非要说"不然",并且还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深思熟虑的利益取向,则只能叫"无耻"!还不是一般的无耻,是极端的无耻。

      马云在中国已几近成神。国内几乎每一个机场,都在播放着他的演讲,频率、时间远超"新闻联播"。身家数百亿、掌控着炙手可热的大企业、与国内外高官会见寒暄、与灵界人士探究人生真谛……人到了这个份上,以我们的国情,众生膜拜很正常。但别人可以崇拜,自己还是应该有点自知之明的吧?何况,马云绝不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浅薄之辈—若是那样,他也成不了如今的马云。

      马云毫无疑问具有企业家素质。现代中国企业家,主要出自广东、浙江,自有历史和人文渊源。马云当年卖"黄页",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他在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时做网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别人跟着他做网商时他做网融、做足球,别人没看到的,他看到了……企业家的敏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稀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此前以及今后发展的基本支撑,马云及阿里巴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你能想象,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看明白了事情,马云会没看明白?马云的智商不比我们低,情商应该还比我们高,他怎么会说出那样前后矛盾、逻辑混乱、罔顾事实的话?那么,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马云的聪明,或许也在这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都知道真相,但我们可不都是那个天真未凿的孩子,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我们充其量安慰自己:我即使不能说真话,起码我没说假话。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你想逃避不说就不说了的;时局使然,即使是假话,也不得不说。我自己做不到不说假话,绝大多数人也做不到;但总不能有意识地说明知是大错特错而且危害性极大的话吧?

      作为互联网中人,又是第一批创业者,马云毫无疑问知道他的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不信,请马云先生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一开始就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全面"管理",还会不会有阿里巴巴?不要说工商审批登记了,如果当初阿里巴巴把自己搞网商的计划清清楚楚报告给了工商局,工商局不说当即毙掉,也会因为兹事体大自己决定不了,要向上级请示,地方政府也无权审批,还得报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银监会……最后轻轻松松耗死马云(参见中国为何出不了苹果、微软之讨论。本人多年前调查义乌小商品城何以发展起来,当地工商部门的根本经验就是:不管!而工商管死的国内市场可是比比皆是。没生下来就掐死、闷死了的企业、创新到底有多少那只能是天知道了--马云却在互联网大会上看到了"管"出来的无数创新,呵呵)。

      直到如今,包括阿里巴巴以及BAT在内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多半还采用规避中国政府监管的VIE模式(所谓的"协议控制"模式。即业务经营在国内的企业在境外融资,外资通过协议控制国内企业经营获取资本收益,但国内企业并不显现为外资企业,因而规避了对于外商投资的行业监管)。虽然中国绝大多数人搞不懂何谓"VIE模式",但马云先生应该很清楚吧?既然你觉得中国的BAT都是"管"出来的,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逃避中国政府监管呢?为此还曲里拐弯搞了那么复杂的股权、管理模式设计,乃至于宁愿把监管权交给外国投资者(股权)和外国政府(辖权)?!我们不能说阿里巴巴们的股东不应该是外国人,我们也不会偏狭地认为外国资本只是通过阿里巴巴们白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但明摆着中国也不缺资本,马云为何不用中国资本而偏用外国资本呢?更加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用了外国资本,却又利用当时外资法的漏洞规避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而不是高尚如现在的马云"主动"向政府申报要求政府监管呢?难道这不是在处心积虑逃避政府监管吗?以至于现在正在修订中的《外国投资法》,都要为此专门考虑如何防止阿里巴巴VIE模式这样的规避政府审批监管问题。

      但现在,马云就敢在国际场合,面对着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专业、非专业人士,说出这样的话:他的企业是政府"管"出来的!呜呼,这是有智商含量、道德含量的话吗?

      第二,如果一开始就对网商进行线下实体店那样的注册登记、经营纳税、市场监管等的管制措施,淘宝天猫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阿里巴巴所以有今日辉煌,支撑它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网商;但,如果把它的网商也以线下那样的工商审批管理方式监管,还会有这数百万网商吗?以我们的普遍经验,名称核准就要打掉约五分之一;银行开户、注册资金又要打掉约四分之一;经营范围审批、注册地址审核等等还要打掉约三分之一;千辛万苦剩下点漏网之鱼再跟实体店一样纳税缴费、三天两头被检查……马云自己说吧,他的平台上还能剩下几家网商?那样的话,马云创造新消费节点的双"11",该就只剩下赤条条的两根棍了吧?哪儿冒出来912亿?

      奇怪的是,国家工商总局曾经想查处-起码是"关注"阿里平台的假货问题—这该是名正言顺、依法依规、利国利民的政府行政行为,属于该管的"管"了吧,却引起了阿里的强烈反弹。马云的意思不外两个:假货泛滥是你政府没管好,渎职,关我平台甚事?消费者知假买假,活该,关我平台甚事?结果是马云与到访阿里的总局长握手言欢、冰释前嫌。

      顺便说一下,国内至今没有电子商务法,有关部门曾经多次试图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办法都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很多人就是怕把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管死了。而马云,一方面鼓吹管制互联网—这有利于目前的互联网巨头维持自己的行业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又呼吁开放市场,拼命争取包括金融在内的行业准入权,利用自己掌握的庞大政商资源开辟新的疆土—里外通吃,这就是马云欢呼管制的内在逻辑?

      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我相信马云心知肚明得比谁都清楚,否则也不会有他的今天。但他在互联网大会上,就是那么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果敢决绝、堂而皇之、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了: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

      当然,他,已经"出来了",现在加强监管,无异于抑制竞争对手,对于巨无霸们无损有益,所以他喜欢而且欢迎更不惮献策建言。即使不考虑竞争问题,还有更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呢—别人的江湖传说云山雾罩,在马云自己可是明镜似的,怎么可能说错话。

      嘿嘿,无耻,就是这么炼成的。

      (2015年12月22日)

      (本文来源于作者博客)

    ******************************************************************************

    商务部研究员炮轰马云:无耻是如何炼成的
    2015-12-23 15:14:00
     

    马云资料图

      (文/马宇 商务部研究员)

      风光无限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翘楚的阿里巴巴的领军人物马云,自然是焦点之一。而马云果然也不负期望不辱使命,发表了若干有意思的观点。其中,当属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原因的解读: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叫"无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叫"睿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却非要说"不然",并且还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深思熟虑的利益取向,则只能叫"无耻"!还不是一般的无耻,是极端的无耻。

      马云在中国已几近成神。国内几乎每一个机场,都在播放着他的演讲,频率、时间远超"新闻联播"。身家数百亿、掌控着炙手可热的大企业、与国内外高官会见寒暄、与灵界人士探究人生真谛……人到了这个份上,以我们的国情,众生膜拜很正常。但别人可以崇拜,自己还是应该有点自知之明的吧?何况,马云绝不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浅薄之辈—若是那样,他也成不了如今的马云。

      马云毫无疑问具有企业家素质。现代中国企业家,主要出自广东、浙江,自有历史和人文渊源。马云当年卖"黄页",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他在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时做网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别人跟着他做网商时他做网融、做足球,别人没看到的,他看到了……企业家的敏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稀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此前以及今后发展的基本支撑,马云及阿里巴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你能想象,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看明白了事情,马云会没看明白?马云的智商不比我们低,情商应该还比我们高,他怎么会说出那样前后矛盾、逻辑混乱、罔顾事实的话?那么,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马云的聪明,或许也在这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都知道真相,但我们可不都是那个天真未凿的孩子,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我们充其量安慰自己:我即使不能说真话,起码我没说假话。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你想逃避不说就不说了的;时局使然,即使是假话,也不得不说。我自己做不到不说假话,绝大多数人也做不到;但总不能有意识地说明知是大错特错而且危害性极大的话吧?

      作为互联网中人,又是第一批创业者,马云毫无疑问知道他的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不信,请马云先生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一开始就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全面"管理",还会不会有阿里巴巴?不要说工商审批登记了,如果当初阿里巴巴把自己搞网商的计划清清楚楚报告给了工商局,工商局不说当即毙掉,也会因为兹事体大自己决定不了,要向上级请示,地方政府也无权审批,还得报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银监会……最后轻轻松松耗死马云(参见中国为何出不了苹果、微软之讨论。本人多年前调查义乌小商品城何以发展起来,当地工商部门的根本经验就是:不管!而工商管死的国内市场可是比比皆是。没生下来就掐死、闷死了的企业、创新到底有多少那只能是天知道了--马云却在互联网大会上看到了"管"出来的无数创新,呵呵)。

      直到如今,包括阿里巴巴以及BAT在内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多半还采用规避中国政府监管的VIE模式(所谓的"协议控制"模式。即业务经营在国内的企业在境外融资,外资通过协议控制国内企业经营获取资本收益,但国内企业并不显现为外资企业,因而规避了对于外商投资的行业监管)。虽然中国绝大多数人搞不懂何谓"VIE模式",但马云先生应该很清楚吧?既然你觉得中国的BAT都是"管"出来的,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逃避中国政府监管呢?为此还曲里拐弯搞了那么复杂的股权、管理模式设计,乃至于宁愿把监管权交给外国投资者(股权)和外国政府(辖权)?!我们不能说阿里巴巴们的股东不应该是外国人,我们也不会偏狭地认为外国资本只是通过阿里巴巴们白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但明摆着中国也不缺资本,马云为何不用中国资本而偏用外国资本呢?更加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用了外国资本,却又利用当时外资法的漏洞规避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而不是高尚如现在的马云"主动"向政府申报要求政府监管呢?难道这不是在处心积虑逃避政府监管吗?以至于现在正在修订中的《外国投资法》,都要为此专门考虑如何防止阿里巴巴VIE模式这样的规避政府审批监管问题。

      但现在,马云就敢在国际场合,面对着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专业、非专业人士,说出这样的话:他的企业是政府"管"出来的!呜呼,这是有智商含量、道德含量的话吗?

      第二,如果一开始就对网商进行线下实体店那样的注册登记、经营纳税、市场监管等的管制措施,淘宝天猫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阿里巴巴所以有今日辉煌,支撑它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网商;但,如果把它的网商也以线下那样的工商审批管理方式监管,还会有这数百万网商吗?以我们的普遍经验,名称核准就要打掉约五分之一;银行开户、注册资金又要打掉约四分之一;经营范围审批、注册地址审核等等还要打掉约三分之一;千辛万苦剩下点漏网之鱼再跟实体店一样纳税缴费、三天两头被检查……马云自己说吧,他的平台上还能剩下几家网商?那样的话,马云创造新消费节点的双"11",该就只剩下赤条条的两根棍了吧?哪儿冒出来912亿?

      奇怪的是,国家工商总局曾经想查处-起码是"关注"阿里平台的假货问题—这该是名正言顺、依法依规、利国利民的政府行政行为,属于该管的"管"了吧,却引起了阿里的强烈反弹。马云的意思不外两个:假货泛滥是你政府没管好,渎职,关我平台甚事?消费者知假买假,活该,关我平台甚事?结果是马云与到访阿里的总局长握手言欢、冰释前嫌。

      顺便说一下,国内至今没有电子商务法,有关部门曾经多次试图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办法都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很多人就是怕把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管死了。而马云,一方面鼓吹管制互联网—这有利于目前的互联网巨头维持自己的行业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又呼吁开放市场,拼命争取包括金融在内的行业准入权,利用自己掌握的庞大政商资源开辟新的疆土—里外通吃,这就是马云欢呼管制的内在逻辑?

      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我相信马云心知肚明得比谁都清楚,否则也不会有他的今天。但他在互联网大会上,就是那么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果敢决绝、堂而皇之、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了: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

      当然,他,已经"出来了",现在加强监管,无异于抑制竞争对手,对于巨无霸们无损有益,所以他喜欢而且欢迎更不惮献策建言。即使不考虑竞争问题,还有更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呢—别人的江湖传说云山雾罩,在马云自己可是明镜似的,怎么可能说错话。

      嘿嘿,无耻,就是这么炼成的。

      (2015年12月22日)

      (本文来源于作者博客)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china/2015-12-23/content_14425644.html

    *****************************************************************************

    商务部研究员炮轰马云:无耻

    2015-12-23 13:22:51 

    商务部研究员炮轰马云:无耻

    文/马宇 商务部研究员

    风光无限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翘楚的阿里巴巴的领军人物马云,自然是焦点之一。而马云果然也不负期望不辱使命,发表了若干有意思的观点。其中,当属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原因的解读: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叫"无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叫"睿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却非要说"不然",并且还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深思熟虑的利益取向,则只能叫"无耻"!还不是一般的无耻,是极端的无耻。

    马云在中国已几近成神。国内几乎每一个机场,都在播放着他的演讲,频率、时间远超"新闻联播"。身家数百亿、掌控着炙手可热的大企业、与国内外高官会见寒暄、与灵界人士探究人生真谛……人到了这个份上,以我们的国情,众生膜拜很正常。但别人可以崇拜,自己还是应该有点自知之明的吧?何况,马云绝不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浅薄之辈—若是那样,他也成不了如今的马云。

    马云毫无疑问具有企业家素质。现代中国企业家,主要出自广东、浙江,自有历史和人文渊源。马云当年卖"黄页",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他在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时做网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别人跟着他做网商时他做网融、做足球,别人没看到的,他看到了……企业家的敏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稀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此前以及今后发展的基本支撑,马云及阿里巴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你能想象,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看明白了事情,马云会没看明白?马云的智商不比我们低,情商应该还比我们高,他怎么会说出那样前后矛盾、逻辑混乱、罔顾事实的话?那么,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马云的聪明,或许也在这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都知道真相,但我们可不都是那个天真未凿的孩子,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我们充其量安慰自己:我即使不能说真话,起码我没说假话。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你想逃避不说就不说了的;时局使然,即使是假话,也不得不说。我自己做不到不说假话,绝大多数人也做不到;但总不能有意识地说明知是大错特错而且危害性极大的话吧?

    作为互联网中人,又是第一批创业者,马云毫无疑问知道他的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不信,请马云先生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一开始就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全面"管理",还会不会有阿里巴巴?不要说工商审批登记了,如果当初阿里巴巴把自己搞网商的计划清清楚楚报告给了工商局,工商局不说当即毙掉,也会因为兹事体大自己决定不了,要向上级请示,地方政府也无权审批,还得报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银监会……最后轻轻松松耗死马云(参见中国为何出不了苹果、微软之讨论。本人多年前调查义乌小商品城何以发展起来,当地工商部门的根本经验就是:不管!而工商管死的国内市场可是比比皆是。没生下来就掐死、闷死了的企业、创新到底有多少那只能是天知道了--马云却在互联网大会上看到了"管"出来的无数创新,呵呵)。

    直到如今,包括阿里巴巴以及BAT在内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多半还采用规避中国政府监管的VIE模式(所谓的"协议控制"模式。即业务经营在国内的企业在境外融资,外资通过协议控制国内企业经营获取资本收益,但国内企业并不显现为外资企业,因而规避了对于外商投资的行业监管)。虽然中国绝大多数人搞不懂何谓"VIE模式",但马云先生应该很清楚吧?既然你觉得中国的BAT都是"管"出来的,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逃避中国政府监管呢?为此还曲里拐弯搞了那么复杂的股权、管理模式设计,乃至于宁愿把监管权交给外国投资者(股权)和外国政府(辖权)?!我们不能说阿里巴巴们的股东不应该是外国人,我们也不会偏狭地认为外国资本只是通过阿里巴巴们白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但明摆着中国也不缺资本,马云为何不用中国资本而偏用外国资本呢?更加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用了外国资本,却又利用当时外资法的漏洞规避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而不是高尚如现在的马云"主动"向政府申报要求政府监管呢?难道这不是在处心积虑逃避政府监管吗?以至于现在正在修订中的《外国投资法》,都要为此专门考虑如何防止阿里巴巴VIE模式这样的规避政府审批监管问题。

    但现在,马云就敢在国际场合,面对着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专业、非专业人士,说出这样的话:他的企业是政府"管"出来的!呜呼,这是有智商含量、道德含量的话吗?

    第二,如果一开始就对网商进行线下实体店那样的注册登记、经营纳税、市场监管等的管制措施,淘宝天猫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阿里巴巴所以有今日辉煌,支撑它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网商;但,如果把它的网商也以线下那样的工商审批管理方式监管,还会有这数百万网商吗?以我们的普遍经验,名称核准就要打掉约五分之一;银行开户、注册资金又要打掉约四分之一;经营范围审批、注册地址审核等等还要打掉约三分之一;千辛万苦剩下点漏网之鱼再跟实体店一样纳税缴费、三天两头被检查……马云自己说吧,他的平台上还能剩下几家网商?那样的话,马云创造新消费节点的双"11",该就只剩下赤条条的两根棍了吧?哪儿冒出来912亿?

    奇怪的是,国家工商总局曾经想查处-起码是"关注"阿里平台的假货问题—这该是名正言顺、依法依规、利国利民的政府行政行为,属于该管的"管"了吧,却引起了阿里的强烈反弹。马云的意思不外两个:假货泛滥是你政府没管好,渎职,关我平台甚事?消费者知假买假,活该,关我平台甚事?结果是马云与到访阿里的总局长握手言欢、冰释前嫌。

    顺便说一下,国内至今没有电子商务法,有关部门曾经多次试图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办法都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很多人就是怕把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管死了。而马云,一方面鼓吹管制互联网—这有利于目前的互联网巨头维持自己的行业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又呼吁开放市场,拼命争取包括金融在内的行业准入权,利用自己掌握的庞大政商资源开辟新的疆土—里外通吃,这就是马云欢呼管制的内在逻辑?

    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我相信马云心知肚明得比谁都清楚,否则也不会有他的今天。但他在互联网大会上,就是那么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果敢决绝、堂而皇之、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了: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

    当然,他,已经"出来了",现在加强监管,无异于抑制竞争对手,对于巨无霸们无损有益,所以他喜欢而且欢迎更不惮献策建言。即使不考虑竞争问题,还有更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呢—别人的江湖传说云山雾罩,在马云自己可是明镜似的,怎么可能说错话。

    嘿嘿,无耻,就是这么炼成的。

    (2015年12月22日)

    (本文来源于作者博客)

    http://help.3g.163.com/15/1223/13/BBH90QK400963VRO.html

    正版圣诞老人来华表演 出场费要价20万; 中国面对包围网四面楚歌?日本该醒醒了

    2015-12-21

    石濤:中共官員互為報應 人人面臨“保證書”


    石濤:中共官員互為報應  人人面臨"保證書"

    有朋友在我的推特上留言,說"市政府办公楼落成,大门口缺副对联联,市委书记挥毫:上联:说实话办实事一身正气;下联:不贪污不受贿两袖清风。市政府领导齐喝彩,书记就让大家出一横批,有人脱口而出:横批:查无此人"。

    說這個什麽意思呢,你要反腐?你就要把官都殺了。在這個背景之下,軍隊反腐中,遇到了很大的問題。蘋果日報的分析文章《習近平的好友紅二代上將劉源將退役》,"劉源表示,他「擁護中央軍委的決定,堅決服從習主席的安排,並預祝軍隊改革成功」。"文章的評論和我上週的分析差不多,認爲劉源此擧是爲了消除習近平軍改的阻力,我在之前的評論中認爲這是64嵗劉源的苦肉計。劉源可以現在退去,消除來自上將,中將的阻力。打完他們劉源可以再回來。

    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的,沒有什麽死規定。人死了才什麽都完了。所以你今天不殺了蛤蟆,不砍了曾慶紅,它們的勢力就不會消除。因爲你給人家留著不滅的希望,這就是你的錯誤。劉源一事體現出軍改遇到了太大的阻力。反腐中,很多人也提到說,爲什麽不打太子黨?爲什麽不打這個,爲什麽不打那個,就像那副對聯中說的,人人都腐,你怎麽反?

    動向雜誌 12月份披露出的軍改的内容,也和我的分析基本上是吻合的。《中共军官网上买官习反腐致"交货期"严重滞后》,文章中說 "許多軍老虎被查處,但軍内從來不敢說拍蒼蠅,团营以下军事单位买官卖官的任职比例不说清一色,也早超过百分之七十。如果军内"拍苍蝇",即便没有哗变发生,日常运行也会停摆。更为要命的是,许多在职军官已经像网购那样"在网银上支付",等待军衔晋级与职务提拔。但由于反腐新政风暴般推开、又以打"军老虎"居多,"交货期限"严重滞后。"

    裏面說的透過網上銀行支付,不知道和淘寶有沒有關係,賣官就像賣土豆一樣。而網購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呢?就是假貨。還是那句話,你不砍了江澤民,你動軍隊,就像屎盆子上拍蒼蠅,端著這盆屎拍蒼蠅能不濺自己一身?但爲什麽非要留著這屎盆子呢?就因爲這是一個金盆?你不砍江澤民,還擁護共產黨制度的時候,從連長、營長、旅長、師長個個反對你軍改。不反對你,他們就死了。這裡應了民間的一句話,"法不責衆",你怎麽辦?開會的時候,誰都表態支持你,但心裏誰都反你。這就是今天軍官的態度。

    當然,遇到反對,共產黨也有自己的辦法,最新的報導《中共軍改爲了消滅雜音師級以上的軍官人人寫服從安排申請書》,現在讓師級以上的官員寫這個,"中共军队改革阻力丛生,尤其中低级将领因涉及个人利益情绪不断。为推行改革,当局除继续舆论施压,又在组织上采取措施。军委最近在全军推行"服从组织安排,做革命螺丝钉"政治教育运动,师级以上军官要写"服从组织安排"申请书,并按指模手印备存,不从者立即安排转业退役,搞得军中无人敢公开非议。 "

    這是共產黨整人非常邪門的做法。共產黨統治滅絕靈魂的體制下,人們都想你逼著寫就寫吧,但誰信誰呀?不寫也得寫。夫妻可以劃清界限,親人都可以舉報。這就是共產黨整人最關鍵的地方。所以,我跟大家說過,你做過什麽,等同的一定會報應到自己頭上。這就是報應。擧個最簡單的例子,前兩天有人說了,要求所有老百姓或黨員,寫保證書,說自己過去,現在和將來絕對不能跟法輪功有關係,也就是不能跟真善忍有關係。這事怎麽說都彆扭,沒有真善忍還稱爲人嗎?我多次說過,共產黨一定死在共產黨的方式和制度之下。這就是人整人。 

    人在利益當中,人陷入人的環境當中,是永無出路的。無神論,人是猴子變的,特殊材料的共產黨專門是來殺人的。消滅人的肉身或靈魂,想活著你就得出買靈魂。所以才出現網購軍官,有女人大家共享,女人都往有錢有勢的懷裏鑽,爲了名利很多人寫保證書出賣自己的靈魂。中國社會成爲了巨大的人肉市場。共產黨的官都是屬驢的,驢的最大特點就是騷。但表面上人人都是"霸王",牛氣的不行。

    人們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都會記住程蝶衣這個角色,人們記不住那個"霸王"段小樓,爲什麽?不是因爲程蝶衣情感特殊,而是因爲中國太多那些外表的"霸王"内在"孬种"的男人了。

    這些人内心中嚮往著人的尊嚴,但在現實面前低頭。程蝶衣把自己殺了,因爲他知道有共產黨在,就不會有人性在。共產黨進了城,第一個被殺的是葛優扮演的袁四爺,他死得時候,段小樓在場,他說"這就給斃了?"沒道理,就給殺了。

    文革來了,在群衆斗群衆的浪潮中,"霸王"當著自己老婆的面說"我不愛她,她是妓女,是個婊子。"老婆自殺了,穿著明媒正娶時的那套行頭。影片中那雙紅色繡花鞋有一個特寫。菊仙從妓院走出來的時候,把鞋扔給老鴇,北京人在這裡的潛臺詞是"我不信邪",因爲老鴇說"當了妓女想從良是不可能的"。但菊仙不信邪,她死的時候,那雙紅色繡花鞋在說什麽呢?"這是一個鮮紅、邪門的社會",到處是紅旗,共產黨把血紅色滿世界弄。電影中把共產黨罵到了底。

    文革十年,程蝶衣和段小樓沒見面,改革開放哥倆見面了,鏡頭中戲臺一碼的黑,唯一的光線從外面射了進來,倆人彩排,程蝶衣認爲不會有希望了,就自殺了,死在了"霸王"面前。影片中四個主要角色,日本侵略時期和國民黨時期都沒死,死在了共產黨統治的三個時代。所謂的"解放",文革和文革之後。程蝶衣在面臨著改革開放時死了,因為他懂得共產黨統治就是扼殺人性的。

    一個"霸王"活了下來,因爲他是一個苟且偷生者,他代表著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好死不如賴活著","識時務為俊傑","有便宜不佔王八蛋",失去了人的尊嚴、人性和所有的品質。而他卻是最男人的"霸王",也就是說在中國社會中,陳凱歌的筆下男人死了,響當當的男子漢很少了,被共產黨吃掉了。而程蝶衣,扮演的雖然是女人,但内心中卻有著男人的氣節。
    而中國官員和紅二代中太多"霸王"了,所以反腐不可能帶來變革,不可能恢復人性。

    很多人問我,你縂說共產黨死定了,什麽時候能完?我跟大家講,你要珍惜現在認知中共的時間,共產黨死了,大審判就結束了。很多人失去了重新尊重自己做人的機會,你靈魂的拯救沒有機會了。當共產黨完了的時候,你才說"我早知道共產黨不是東西,是混蛋",那你就是更大的混蛋,你就是苟且偷生的張公公,和所謂的"霸王",兩人是一丘之貉。人們就要在這種真真假假的紛亂當中,在利益與情感的衝撞中,不知未來怎樣的過程中,才能考驗人的本性,人們能夠尊重自己做人的尊嚴,那才叫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