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05-12-13

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 廉价的“中国制造”


四川省做鞋子的劳工/Getty Images (CHINA OUT)


(北京郊区工业区的污染土地/AFP/Getty Images)


何清涟: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 廉价的"中国制造"

作者:何清涟




【大纪元11月21日讯】中国依据"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构架对外经济关系,目前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软肋。由于"中国制造"依靠两大因素支撑,一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二是巨大的环境生态损耗,所以中国廉价商品在世界市场攻城掠地的成绩虽然颇佳,但却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发生了严重的贸易摩擦,甚至对中国的人权与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了深深的伤害。但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一些中国人未能认识到这些伤害,还认为能够为世界提供廉价商品是中国人的骄傲。
(北京郊区工业区的污染土地/AFP/Getty Images)

廉价商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造成严重伤害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因为中国庞大的出口贸易建立在世界上最大的"血汗工厂"之上。资料显示,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制造产业工人的时薪大约为1美元/小时,而最高时薪为前联邦德国地区的28美元/小时,最低为斯里兰卡的0.5美元/小时。于此可见,中国劳动力成本确实低廉,而如此低廉劳动的代价是不体面的就业机会。所谓"不体面的就业机会"是指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有毒、有害的恶劣生产环境,低廉的小时工资,缺乏社会保障。可以说,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实是以中国劳动者的福利损失补贴出口产品。

对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伤害有两点,其一是对生态环境的伤害,这一点比较明显,只是在人们思维中还未与大量制造廉价商品联系起来。目前,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生态已经面临严重问题:多种矿产资源已经或正在遭受疯狂的掠夺性滥采乱掘,所有自然水系几乎全部已经污染或面临污染,所有城市的大气也都已经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中国环境监管的严重滞后,那些污废排放企业造成的外部成本还远远没有内部化,没有算进企业的生产成本,而是由中国各地的居民分别承担了。分别罗列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数据没有必要,有3个就已足够说明问题:有3.7亿中国人没有干净水饮用,生态难民已经高达1.8亿,沙漠化正以每年两千多公里的速度在向南推进。这种污染的环境使得中国成了SARS与禽流感的发源之地。

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另一个伤害是"中国制造"量大却不赚钱。中国虽然以"世界工厂"自居,但这个"世界工厂"为中国创造的利润却低得惊人。作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中国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软肋",即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的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贴牌"生产,这样一来,每件产品只给生产商创造了1-2%的利润。形象地譬喻,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与"世界工厂"的水准相差甚远。

由于"中国制造"不赚钱,于是就形成"中国制造"遍天下,而中国穷人却越来越多,国内整体消费能力低下,中国产品只能以世界为市场,国内消费市场严重萎缩(2004年消费率只有53.6%)等严重后果。这一点使得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04年高达70%,这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7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GDP总量的比例已达到70%,外贸依存度约为70%,比1978年高出60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大国中名列前茅。

与之相比较,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有一个其他国家没有的特点:产品极度依赖外国市场。

上述所有分析表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完全建立于牺牲资源与劳动力福利损失之上──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掠夺劳工生命,侵害劳工人权。这种策略行之于一时尚可,但现在已经走到尽头。如果再不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人将要为此付出无可估量的代价。(华夏电子报) [EN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