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07-11-27

17大在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失败和反动 ---《动向》11月号编辑手记

17大在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失败和反动 ---《动向》11月号编辑手记 (张伟国)

2007.11.21

(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图片:封面右上:习近平/封二:孙文广参选人大代表 (张伟国提供)

17大结束后,中南海正热火朝天地组织会议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旧的意识形态武器又粉 墨登场;与此同时,中南海政治寡头黑箱运作的诸多细节开始更大程度的被披露出来,为剖析外界深入关注的焦点,本刊专栏作家以独到的视角评析了:胡锦涛为何 没有成为核心?眼下的权争将如何影响明年的两会乃至 18大的格局?对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

曾经影响 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公共知识分子、历史学者包遵信的去世和他的丧事,是海内外知识分子近来关注的焦点。包遵信是一个拥有大胸怀的现代国士,一个挽救失败民 族之失败英雄。他投身1989 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完成了精神涅盘。本期特辟栏目、刊发彩页,纪念以包遵信去世为标志的一个知识分子献身社会政治的时代之结束。

无 独有偶,众多知识分子或者六四事件的当事人被警察软禁在家无法为包遵信送别,北大当局宣布拆除有特殊历史传统的"三角地"民主墙,中国真正的新闻从业者却 成了"失业记者",后集权社会的政治寡头已经加大了封网禁书的力度,……一个反文明反人类的逆流正堂而皇之的席卷中国。

就 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汪兆钧等人以公开信的形式给胡温上书,不管是从内容的敏感程度看,还是从汪兆钧本人的身份和所选择的表达方式看,这无疑是给中国一潭死 水的政治改革投下了一块大石头。与李锐等党内元老不断上书相比,汪兆均代表了体制内新生代企图积极撮合党内开明派与民间力量的联合。梁京称,此举标志着中 国迎来了一个"公开信时代",本期特辟专题,报道了此举在北京政坛的"炸锅效应"和相关背景,也对此事件作了深入的评析。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从公开信引起 的关注及获得的反响看,它已经充分地证明 17大在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失败和反动。

图片:封底:开创未来的包遵信走进了历史 (张伟国提供)

中南海港澳事务主管换人,这也是第五代习近平进入中南海的第一个公开职务。其实,当习 近平入选政治局常委之日起,他就已经贴上了标签,即是中共18 大接替胡锦涛的新王储,在正式接班之前,他将接掌17 大上退位的曾庆红的全部职务,港澳事务是曾主管的工作之一,习近平接替曾担任" 中央港澳协调小组组长"便成了顺利成章的事。问题是他接掌这个职务的时间提前了,说起来还与香港最近的"汉奸"风潮有关,至于港澳事务因此会带来何种变 化,还需要观察,习近平的主要目标是18 大接班,这在客观上也将决定习近平处理港澳事务的态度和立场。当相关事务能为他接班添分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排除施展更大的"灵活性 ",反之则将更趋保守。

本期除了及时报道习进平任职的内幕,并组织了 "汉奸"面面观特辑,选载了海内外各种意见,专栏作家南匈奴指出:香港极左媒体对李柱铭的人身攻击,暴露了香港以极左为特色的资本家政治既粗俗又幼稚,完 全不懂得现代政治伦理,即警惕多数人的暴政、尊重少数人的合法利益。 "汉奸"风潮原本是左派给习进平的"下马威",结果却成了他提前上位的填脚石。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