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通胀是中国模式的结果 控制不好将导致危机 (北京时间2011年7月02日 转载) 来源:财新网 货币紧缩在短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短缺的感觉,否则就不可能有效。中国再也没有借口声称因为国家金融深度较低而让货币增长过快了 今天所谓的货币短缺反映了过去过度的货币需求,这是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如果迫于压力改变了紧缩政策,货币情况就可能回到过于宽松的状态。因为通胀仍然很不稳定,这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可能一口气上涨20%到30%,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触发恶性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这就需要将紧缩政策从仅仅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转向提高利率。前者只是将利率增加转向灰色市场,这就不成比例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当前的紧缩政策保护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而这两者正是猖獗的货币需求的主要动力。通过利率政策传播调整压力将帮助中国实现软着陆。 货币紧缩在短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短缺的感觉。否则,紧缩就不可能有效。紧缩是通胀造成的。如果没人减少花费,也就是说没人感觉到流动性压力,那紧缩政策如何能实现目标呢? 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长了约16%。这与中国的潜在增长率相比仍然很高。当经济的金融深度较低,也就是金融资产占GDP比重较低,M2的增长就会显著快于GDP的增长。 但是,中国非金融领域对金融机构的负债4月约为72.7万亿元,是2010年GDP的182%。惠誉估计中国银行[3.14 0.00% 股吧]系统的表外资产相当于其总资产的25%。中国灰色金融市场可能占到了另外的25%。可以说中国非金融部门的负债超过了GDP总量的200%。这种负债水平对于一个人均收入5000美元的国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中国再也没有借口声称因为国家金融深度较低而让货币增长过快了。 本文来源:财新网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2011-07-02
谢国忠:通胀是中国模式的结果 控制不好将导致危机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