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裁员寒流袭击香港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1日 转载)
导语:一面是歌舞升平的香港汇丰银行慈善基金30周年庆祝会,香港各界重要人物悉数到场,舞步,欢笑,彰显汇丰百年老行的社会责任;另一面却是喧嚣 的游行与抗议,代表工人利益的团体正在反对汇丰裁员计划,他们把一大块猪肉塞进总部前的狮子雕像嘴中,并用"$"符号的纸蒙上狮子双眼,当众敲碎饭碗,意 在表明汇丰肥上瘦下,打破工人饭碗。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真真
9月8日下午2点半, 香港中环汇丰总部大厦,两面广场,一楼之隔。
一面是歌舞升平的香港汇丰银行慈善基金30周年庆祝会,香港各界重要人物悉数到场,舞步,欢笑,彰显汇丰百年老行的社会责任;另一面却是喧嚣的游 行与抗议,代表工人利益的团体正在反对汇丰裁员计划,他们把一大块猪肉塞进总部前的狮子雕像嘴中,并用"$"符号的纸蒙上狮子双眼,当众敲碎饭碗,意在表 明汇丰肥上瘦下,打破工人饭碗。
当天大批媒体静等王冬胜的出现,但他却失约了,让仅有几十步之隔的汇丰两端,无半分交会。
这是一个具有145年历史的老牌企业,香港人对它的期望远不止是一只稳赚不赔的好股票,更多的还是某种感情的维系。在很多香港人看来,汇丰是香港养大的孩子,再苦再难,又怎会有弃娘亲于不顾的道理?
其实,裁员的并非只有汇丰。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美银、野村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都在纷纷宣布裁员。戏剧性的是这一幕发生在雷曼兄弟破产三年祭。
"矛盾"裁员?
汇丰裁员并非新事,今年5月份欧智华就明确表示撤减机构层次,但这次在香港引发"地震",原因只有一个——"何必拿香港开刀?"
很多香港人认为,汇丰中期业绩并不差,而且贡献最多的地区是香港,裁员不是问题,但裁到香港这里就是问题了。汇丰的中期业绩显示,截至6月30 日,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89亿美元,同比上升35%。每股盈利0.51美元,同比上升34%。汇丰表示2011年派发每股普通股股息共0.18美元, 升12.5%。各个指标都显示汇丰稳赚不赔。
按地区划分,汇丰的盈利主要来源于香港和亚太。数据显示,以除税前利润来看,香港地区录得30.81亿美元,占比26.9%;亚太其他地区录得 37.42亿美元,占比32.6%。相较之下,欧美等地大为失色。其中,欧洲、中东及北非、北美洲、拉丁美洲则分别录得21.47亿美元、7.47亿美 元、6.06亿美元、11.51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8.7%、6.5%、5.3%、10.0%。
汇控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给员工解释裁员的信件中称"汇丰进行全球性的架构优化计划,香港是首批五个进行此计划地区之一,其他则为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及美国。
目前全球的成本效益率(CER)57.5%,与目标范围48%~52%仍有距离。"不过,汇丰香港的CER为43.2%,而欧洲则为70.7%,拉丁美洲也高达65.3%,王冬胜认为香港CER仍有待改善,不过,这一理由被反对人士指为牵强。
对这一事件推波助澜的还有汇丰管理层讲话的前后不一。王冬胜解释称管理层并非出尔反尔,之前的表示也是"配合集团发展,香港业务会进行资源调 配"。灵狮控股董事总经理蔺常念认为汇丰刚开始的表态并没有说真话,全球性裁员肯定会波及香港。凯基证券亚洲营运总裁邝民彬表示:"大家看到未来经济有可 能会放缓,他们也要做出一些准备,全球性裁员香港也要承担一部分。"
工联会香港银行业雇员协会主席李丽贞表示,汇丰应该从其他方面比如高层拿到的红利等方面减少成本开支,而不是拿基层开刀。
据了解,此次裁员重点在后勤,如信息科技、人事及行政等部门。王冬胜称,初步难以确定有多少职位会被削减,裁减3000不等于净额减少3000名 员工,香港是汇丰的重要市场,仍会续聘。据统计,汇丰香港约有30214人,后勤人员约8000,裁3000意味着每三个人中有一个被淘汰。
金管局向本报表示,银行组织架构及员工数目本是银行的商业决定,但此次汇丰计划裁减的员工数目为数不少,审慎起见,现已要求该行提供更多资料,以了解有关计划对其内部管控措施、合规情况、风险管理及相关职能的影响。
战略调整
其实,裁员是汇丰全球既定战略布局上的一个棋子。
在5月份公布的策略中,汇丰的目标非常明确,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银行"。当时汇丰表示会选择回报较高的市场和业务做出投资,同时会在其他方面 收缩规模,并推出计划未来三年节省25亿~30亿美元成本,例如要重整各项环球职能和撤减总部机构层次,重整业务流程以及精简资讯科技系统。
8月1日,汇丰管理层又进一步将战略明确。汇丰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表示汇丰要更有效地调配资本,提高成本效益,并专注在指定市场谋求增长等计划。 他指出自2011年初起,已经开始在拉丁美洲、美国、英国、法国和中东进行营运架构重组,将员工数目减少5000人,并推出计划降低总部和全球后勤部门的 支出。
对于汇丰在香港的裁员计划,有市场观点怀疑汇丰此举其实是看淡中国地区业务,并不看好未来经济增长。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表示公司裁员是 属于提高效率的正常调整,并不意味着看淡市场业务。宝华世纪资本市场证券及管理部经理何仲贤指出亚太区依然是汇控的重点业务,汇控在香港也会继续进行招 聘,并非看淡亚太地区业务。"因为早前汇控一直有表示会将业务逐步转移到亚洲,焦点是内地,如果从未来战略考虑,总部迁到香港也是有很大机会。"叶尚志 说。
"其实英国所要求的流动比率及资本比率一直都很严格。有券商估计,汇控或因此而每年额外承担41亿美元的成本。"何仲贤指出,一旦ICB的改革措拖出台,英国银行的商业模式有可能因此改变,其中汇控选择迁都至香港会是其中一个选择。
海啸重现?
事实上,裁员的并非只有汇丰。
早在今年第一季,摩根士丹利就已经裁员300名金融顾问。7月28日,瑞士信贷集团表示将裁员4%以削减开支,涉及2000多个工作岗位。随后巴 莱克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也陆续透露将可能裁员3000人。9月12日,美国银行CEO莫尼汉在纽约透露裁员计划,预计未来会减少约3万个工作岗位,成为 了6月底以来欧美银行裁员规模最大的一家。9月13日外媒消息称,野村控股正准备裁减约5%的欧洲职位以削减成本。野村认为近日美银、汇控等都先后宣布裁 员计划,经济增长放慢和欧洲债务危机,威胁到大型银行的交易和投资银行收益。据彭博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公司已裁员将近60万人。尽管也有 渣打银行等表示会在年底前增聘1000人,但目前动荡的经济环境却是大家共识。"现在经济环境不好,银行经营风险加大,业务量也在减少。"中信银行国际首 席经济策略师廖群指出。
戏剧性的是,这一刻也正是雷曼兄弟破产三年祭。更为巧合的是,与当年雷曼申请破产时相似,目前港股市场也是处于略低于20000点水平,9月14 日更是创下两年新低。加上近几个月各大银行纷纷裁员,市场担心危机伏地魔又会几时出现? 廖群指出当时金融海啸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是流动 性问题,但解决金融海啸手段却是增加了流动性,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更加恶化了,所以危机的隐患依然存在。
BMI基金管理总裁沈庆洪表示的确当时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不过不同的是,2008年雷曼倒闭之后,经济是进行了迅速调整,虽然痛苦, 但是比较快,政府也在想办法改善。但现在是在慢慢变差。"其实你看港股现在也跌破20000点,经济是慢慢向下,不像2008年那次股市突然跌得很快,除 非欧洲方面希腊违约,如果欧洲政府能够支撑住,就可以慢慢调整。""各国政府都在防止二次探底出现,比如QE政策,虽然长期来讲会有更大问题,但至少短期 内可以刺激经济。"廖群说,虽然不明朗,相信还是会在各种政策扶植下缓慢复苏。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真真
9月8日下午2点半, 香港中环汇丰总部大厦,两面广场,一楼之隔。
一面是歌舞升平的香港汇丰银行慈善基金30周年庆祝会,香港各界重要人物悉数到场,舞步,欢笑,彰显汇丰百年老行的社会责任;另一面却是喧嚣的游 行与抗议,代表工人利益的团体正在反对汇丰裁员计划,他们把一大块猪肉塞进总部前的狮子雕像嘴中,并用"$"符号的纸蒙上狮子双眼,当众敲碎饭碗,意在表 明汇丰肥上瘦下,打破工人饭碗。
当天大批媒体静等王冬胜的出现,但他却失约了,让仅有几十步之隔的汇丰两端,无半分交会。
这是一个具有145年历史的老牌企业,香港人对它的期望远不止是一只稳赚不赔的好股票,更多的还是某种感情的维系。在很多香港人看来,汇丰是香港养大的孩子,再苦再难,又怎会有弃娘亲于不顾的道理?
其实,裁员的并非只有汇丰。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美银、野村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都在纷纷宣布裁员。戏剧性的是这一幕发生在雷曼兄弟破产三年祭。
"矛盾"裁员?
汇丰裁员并非新事,今年5月份欧智华就明确表示撤减机构层次,但这次在香港引发"地震",原因只有一个——"何必拿香港开刀?"
很多香港人认为,汇丰中期业绩并不差,而且贡献最多的地区是香港,裁员不是问题,但裁到香港这里就是问题了。汇丰的中期业绩显示,截至6月30 日,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89亿美元,同比上升35%。每股盈利0.51美元,同比上升34%。汇丰表示2011年派发每股普通股股息共0.18美元, 升12.5%。各个指标都显示汇丰稳赚不赔。
按地区划分,汇丰的盈利主要来源于香港和亚太。数据显示,以除税前利润来看,香港地区录得30.81亿美元,占比26.9%;亚太其他地区录得 37.42亿美元,占比32.6%。相较之下,欧美等地大为失色。其中,欧洲、中东及北非、北美洲、拉丁美洲则分别录得21.47亿美元、7.47亿美 元、6.06亿美元、11.51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8.7%、6.5%、5.3%、10.0%。
汇控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给员工解释裁员的信件中称"汇丰进行全球性的架构优化计划,香港是首批五个进行此计划地区之一,其他则为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及美国。
目前全球的成本效益率(CER)57.5%,与目标范围48%~52%仍有距离。"不过,汇丰香港的CER为43.2%,而欧洲则为70.7%,拉丁美洲也高达65.3%,王冬胜认为香港CER仍有待改善,不过,这一理由被反对人士指为牵强。
对这一事件推波助澜的还有汇丰管理层讲话的前后不一。王冬胜解释称管理层并非出尔反尔,之前的表示也是"配合集团发展,香港业务会进行资源调 配"。灵狮控股董事总经理蔺常念认为汇丰刚开始的表态并没有说真话,全球性裁员肯定会波及香港。凯基证券亚洲营运总裁邝民彬表示:"大家看到未来经济有可 能会放缓,他们也要做出一些准备,全球性裁员香港也要承担一部分。"
工联会香港银行业雇员协会主席李丽贞表示,汇丰应该从其他方面比如高层拿到的红利等方面减少成本开支,而不是拿基层开刀。
据了解,此次裁员重点在后勤,如信息科技、人事及行政等部门。王冬胜称,初步难以确定有多少职位会被削减,裁减3000不等于净额减少3000名 员工,香港是汇丰的重要市场,仍会续聘。据统计,汇丰香港约有30214人,后勤人员约8000,裁3000意味着每三个人中有一个被淘汰。
金管局向本报表示,银行组织架构及员工数目本是银行的商业决定,但此次汇丰计划裁减的员工数目为数不少,审慎起见,现已要求该行提供更多资料,以了解有关计划对其内部管控措施、合规情况、风险管理及相关职能的影响。
战略调整
其实,裁员是汇丰全球既定战略布局上的一个棋子。
在5月份公布的策略中,汇丰的目标非常明确,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银行"。当时汇丰表示会选择回报较高的市场和业务做出投资,同时会在其他方面 收缩规模,并推出计划未来三年节省25亿~30亿美元成本,例如要重整各项环球职能和撤减总部机构层次,重整业务流程以及精简资讯科技系统。
8月1日,汇丰管理层又进一步将战略明确。汇丰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表示汇丰要更有效地调配资本,提高成本效益,并专注在指定市场谋求增长等计划。 他指出自2011年初起,已经开始在拉丁美洲、美国、英国、法国和中东进行营运架构重组,将员工数目减少5000人,并推出计划降低总部和全球后勤部门的 支出。
对于汇丰在香港的裁员计划,有市场观点怀疑汇丰此举其实是看淡中国地区业务,并不看好未来经济增长。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表示公司裁员是 属于提高效率的正常调整,并不意味着看淡市场业务。宝华世纪资本市场证券及管理部经理何仲贤指出亚太区依然是汇控的重点业务,汇控在香港也会继续进行招 聘,并非看淡亚太地区业务。"因为早前汇控一直有表示会将业务逐步转移到亚洲,焦点是内地,如果从未来战略考虑,总部迁到香港也是有很大机会。"叶尚志 说。
"其实英国所要求的流动比率及资本比率一直都很严格。有券商估计,汇控或因此而每年额外承担41亿美元的成本。"何仲贤指出,一旦ICB的改革措拖出台,英国银行的商业模式有可能因此改变,其中汇控选择迁都至香港会是其中一个选择。
海啸重现?
事实上,裁员的并非只有汇丰。
早在今年第一季,摩根士丹利就已经裁员300名金融顾问。7月28日,瑞士信贷集团表示将裁员4%以削减开支,涉及2000多个工作岗位。随后巴 莱克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也陆续透露将可能裁员3000人。9月12日,美国银行CEO莫尼汉在纽约透露裁员计划,预计未来会减少约3万个工作岗位,成为 了6月底以来欧美银行裁员规模最大的一家。9月13日外媒消息称,野村控股正准备裁减约5%的欧洲职位以削减成本。野村认为近日美银、汇控等都先后宣布裁 员计划,经济增长放慢和欧洲债务危机,威胁到大型银行的交易和投资银行收益。据彭博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公司已裁员将近60万人。尽管也有 渣打银行等表示会在年底前增聘1000人,但目前动荡的经济环境却是大家共识。"现在经济环境不好,银行经营风险加大,业务量也在减少。"中信银行国际首 席经济策略师廖群指出。
戏剧性的是,这一刻也正是雷曼兄弟破产三年祭。更为巧合的是,与当年雷曼申请破产时相似,目前港股市场也是处于略低于20000点水平,9月14 日更是创下两年新低。加上近几个月各大银行纷纷裁员,市场担心危机伏地魔又会几时出现? 廖群指出当时金融海啸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是流动 性问题,但解决金融海啸手段却是增加了流动性,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更加恶化了,所以危机的隐患依然存在。
BMI基金管理总裁沈庆洪表示的确当时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不过不同的是,2008年雷曼倒闭之后,经济是进行了迅速调整,虽然痛苦, 但是比较快,政府也在想办法改善。但现在是在慢慢变差。"其实你看港股现在也跌破20000点,经济是慢慢向下,不像2008年那次股市突然跌得很快,除 非欧洲方面希腊违约,如果欧洲政府能够支撑住,就可以慢慢调整。""各国政府都在防止二次探底出现,比如QE政策,虽然长期来讲会有更大问题,但至少短期 内可以刺激经济。"廖群说,虽然不明朗,相信还是会在各种政策扶植下缓慢复苏。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