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1-11-08

《京华周刊》被勒令停刊 全体记者下岗

《京华周刊》被勒令停刊 全体记者下岗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08日)

    《京华周刊》被勒令停刊 全体记者下岗
    博|讯消息,创办不足一年的《京华周刊》被停,记者全部下岗。
    
    11月8日,是记者节,就在这一天,京华时报社打造的《京华周刊》全体人员获知:因不可抗力,记者们需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或自谋生路。该刊2011年1月创办,9月京华时报和新京报被收编,之后,京华周刊就一直处于动荡中,记者被禁止出差采访。
    
    《京华周刊》被勒令停刊 全体记者下岗
    《京华周刊》被勒令停刊 全体记者下岗
创刊时的报道:《京华周刊》创刊上市

    2011-01-17 16:51:02 来源: 网易 
    
    一本讲故事、谈看法的杂志《京华周刊》创刊上市
    
    老报人有句经验之谈——(用)新闻招客,(用)副刊留客。一招一留之间,琢磨的全都是读者的心思。服务于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一本新闻杂志而言,承载这两种功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是,中国杂志出版业的格局多久没有变化了?这样的老招式还能照搬吗?一些媒体人的理想和激情还有没有新的出口?
    
    今天,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由 人民日报社主管、京华时报社倾力打造的新闻评论类综合性周刊——《京华周刊》今天创刊上市。按照京华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吴海民制定的"京华时报社的三步走 发展计划",第一是主营(核心)业务,第二是拓展业务,第三是新兴业务。《京华周刊》正是体现了报社的拓展业务,也向外界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京华时报社要 走集团化的道路。
    
    【诞生】 生于"大地"革自"京华"
    
    《京华周刊》是一本有渊 源、有血统的杂志。它的前身是由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办的《大地》杂志。后者于1992年1月10日创刊,由《人民日报》的同名副刊派生而来,主要刊载党和 国家领导人的传记文章,创刊十几年来,曾先后几次获得过江泽民、李鹏及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在那18年间, 《大地》曾几次面向市场,但最终还是走在邮局订阅和自办发行的道路上,"这也是现在我们要改革、要集团化的主要原因,因为一本杂志是否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力,检验的直接标准是零售市场的读者购买力——赢得市场才能赢得人民。"《京华周刊》总编辑杜英姿说。
    
    作为《人民日报》的宣传补充和延伸,《大地》杂志颇得其品风,比如关注大局和国计民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强调理性和高端等,这些优良品质仍将在《京华周刊》身上得到延续。
    
    这又是一本有着崭新面貌的杂志。《京华周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京华时报社主办,京华周刊杂志社编辑出版。根据计划,2011年的前两个月,杂志都将以月刊的形式发行,随后是为期半年的半月刊,9月起成为旬刊,之后适时改为周刊的发行模式。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媒体环境和格局持续震荡变化的2011 年,《京华周刊》自出生起就在寻找紧系生死存亡的钥匙——创新。
    
    "不能满足于技术战术的创新,必须在战略上创新;不能满足于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应该着手结构性创新。特别是传统媒体,需要着手产品结构的创新、媒体结构的创新、投资结构的创新、产业结构的创新。这是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吴海民下过这样的判断。
    
    这也是《京华周刊》杂志人愿意全身心投入耕耘和探索的原因——因为我们不但记录这个时代,还在影响这个时代、创新这个时代。
    
    【内容】讲好故事 发出声音
    
    《京华周刊》定位于一本新闻评论刊物,意在博闻 于事、明辨于理、悦览于趣。很明显,这是一本面向中高端受众群体的综合性新闻杂志。
    
    但 它会很好看,因为"讲故事是这本杂志的基本功能"。《京华周刊》副总编辑金凌云说:"除了讲故事,我们还要谈看法,它还是一个评论周刊。"从风格上来说, 这本杂志结合了两种方式,一是像《看天下》的文摘模式,另一种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新闻模式。从操作上来讲,它一半是原创,一半是文摘。"我们的封面故事 和特别关注都是原创性的。"
    
    与报纸不同,杂志的编辑部大都属于微型,从信息量上说仍然要靠文摘来满足。《京华周刊》是一个结合体——每一篇基本都是综述性的文章,有些是单纯的评论,还有一些是在梳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观点。
    
    在 选题的确定上,《京华周刊》的标准是有意义和有意思,两者缺一不可。首先,选题要有关注度和重要性,这个选题应该具有标本价值,具有成为一个时代注脚的潜 质,比如2010年的宜黄拆迁事件和乐清事件,这些事件都在社会的进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过来媒体报道也影响着事件本身的进程。其次,金凌云很在意的 一点是,杂志应该是好看的,它必须具有可读性,"如果一个人的阅读成本过高,那么即使内容再有意义,也是不够成功的。"
    
    "我们的编辑部里,有60后、70后、80后,还有85后。在提出一个选题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对它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投票,保证这是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兴趣点的人对它做出的选择。如果有大半的人都同意这个选题,那么它一定就有它的生命力。"
    
    金 凌云介绍说,2011年元旦以来,编辑部每天都要提出100个选题,进行一轮一轮的分析,每天保留5个选题。最终从近千个选题中挑选出30个,作为第一期 的内容。"保证每一篇文章要过编辑部内每一个人的眼睛,然后提出意见,再来修改。当然会有很多遗憾、瑕疵,这是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问题,但是起码大家都尽到 心了,努力过了。"
    
    【发行】 打通渠道 冲入前五
    
    京华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吴海民在 2007年就曾表示:"只有在报业大面积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资本的杠杆真正发挥作用,建立起一批以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 石的跨地域、跨媒体的新型产业组织,以此来带动整个报业的转型和发展。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今年,京华时报社已经确立战略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全媒体的京华传媒集团,要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杂志是这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京华周刊》是我们发展杂志的第一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地打造一个京华时报社的杂志基地。"
    
    京 华时报社通过自办发行、邮局发行和全国都市报发行等渠道,覆盖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京华周刊》与扎根北京市场的《京华时报》不同,虽然它们 系出同门,但作为一份全国性的刊物,《京华周刊》的发行涵盖了全国30个省市的机场、高铁、酒店、超市以及各零售渠道。
    
    吴 海民说,《京华周刊》是以充足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很好的机制来做的,同时也在整合报社已有的各种资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迅速占领市场,"开局来看还 是不错的,各个渠道都打开了,各个方面给我们报的发行数已经冲进了杂志的前五名。我希望它能成为中国最好的杂志。"
    
    京华时报社今年的五个关键词是集团化、全媒体、影响力、上市和社庆。《京华周刊》的创办也是在为《京华时报》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进行一个布局。"前一个十年我们是靠一张报纸打天下的,下一个十年我们必须要去适应媒体环境结构发生的变化。"吴海民说。
    
    ■花絮 编辑部的故事
    
    《京 华周刊》编辑部目前共有12个人,年龄从60后横跨到85后,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有学计算机的、法律的、国际政治的,还有学声乐的。"编辑部主任朱玲 谈及自己的"部下",言谈中充满了笑意,"每次开选题会,大家在观点上的碰撞都特别有意思。很难得的一点是大家非常融洽,合作起来很愉快。无论对我们这些 从《大地》过来的人来说,还是从《京华时报》过来的人来说,这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在杂志出刊前的几天里,编辑部的工作状态几乎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有的男同志一周多都没洗澡了。"金凌云索性把行李箱搬到了办公室,十几天的连轴转让他胡子拉碴,"最后大家都无法忍受了,逼着我把胡子刮了。"
    
    
    12日,杂志付印的前一天,金凌云要求整个编辑部对杂志进行仔细校对,最后平均每一页都经过了6个编辑的审读。"偏偏那天编辑部的打印机不'给力',特别慢。"编辑张巍华说。
    
    编辑郭田珍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出刊前的十几天,孩子正要准备期末考试,"但是 我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回家,也觉得挺对不起孩子。"付印后,她连编辑部的聚餐也来不及参加,匆匆赶回家陪伴孩子。
    
    金凌云说,他现在的心情可以用"诚惶诚恐"来形容,"我不怕批评,也欢迎表扬,但是最害怕的就是鸦雀无声,我甚至开了微博,我以前是从来不玩微博的。哪怕批评也是对它关注,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一些注意力。因为我们真的努力过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