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嫖賭公帳報銷 國企全民公敵 by ■中國經濟周刊/李小曉報導 03.10.12 - 06:00 am
國有壟斷企業,不僅獨霸水、電、交通民生,一些國企高級幹部還利用國家資源為己謀利,「請客吃飯國家報銷,買車加油國家報銷,甚至出國嫖賭國家也報銷」,不但老百姓不服,社會不服,甚至連政協委員也大聲說「我不服!」 國企和壟斷性行業改革的議題年年講,但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 今年是全國政協委員王超斌第五次將壟斷企業改革的提案帶上「兩會」,王超斌表示,「我上會已經15年了,協同其他代表提出的九年義務教育和成立證監會的提案都已成實現,但唯獨壟斷企業改革的提案還遲遲不見奏效。」 王 超斌認為,國有壟斷企業的「霸道」已經讓他「實在看不過眼」了。拿自來水公司來說,「從安裝到供水設施,都是他們獨家說了算。設備的價格都是他們單方面定 價,沒有投標招標,沒有競爭。如果一個大樓要通自來水,自來水公司的人來了就做預算,然後告訴你應該交多少錢,沒有任何選擇和畫價的餘地。」 壟斷很不公「怪談」一籮筐 通水要花錢,用水更要花錢。只要是需要二次加壓的維修維護,都要由業主或開發商自掏腰包。自來水公司要求開發商代收水費,如果部分業主不能按時交納,開發商就要墊付,否則全小區都要停水。許多開發商每個月墊付的水費高達10多萬元,這讓開發商叫苦不迭。 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第71位,不及英美等國的1/10。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費用卻是這些國家平均水平的3~4倍。 日前,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在2號線的廣告招標中,選擇了一家出價7億元的企業,而放棄 了另一家出價10億元的高價投標者。如此有悖常理的做法,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利益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質疑。 另外,「鐵路老大」的採購清單更是驚人:1000多元的紙巾盒、1萬多元的感應龍頭、比市場價貴一倍的液晶電視…壟斷企業的行為無形中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成本。 一手花大錢 一手喊缺錢 然而,一邊大筆地撒錢的同時,他們卻紛紛「哭窮」。 鐵 路在虧損。2008~2010年,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6.81%、53.06%、57.44%;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其負債總額達到 22288.5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9.60%。根據興業銀行[13.81 0.51% 股吧 研報]的報告,今年鐵道部的資金缺口將超過8000億元,高鐵線路虧損尤其嚴重。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奢侈採購,另一方面是因為效率低下。如鄭西客運專線,設 計每日發送能力為160對,但目前僅僅發送11對。 機場在虧損。根據民航局的數據,2010年,營運的175個機場中,有130個虧損,共計虧損16.8億元。但眾所周知,在機場,一杯咖啡賣80元,一碗雲吞賣120元,機場建設費從未停止徵收。 中 石油、中石化「自稱」也在虧損,而這筆「糊塗帳」的背後卻備受質疑。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指出,石化雙雄下游銷售的利潤已經完全填補了 其強調的煉化板塊虧損,煉廠壓低價格也是刻意而為。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發改委施壓提高油價,一方面又可以擺出虧損姿態向國家申請補貼。從整體運營情況來 看,石油公司卻賺得盆滿缽滿。 錢揣入私人腰包 「我不服」 「國企的人請客吃飯國家報銷,買車加油國家報銷,甚至出國嫖賭國家也報銷,還拿高額工資。」政協委員王超斌忿忿不平地說,「國家體制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來自西安市工信委的張順表示,像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壟斷國企,賣的是國家的資源,因此他們賺的錢應該讓全國人民受益,而不是揣入自己的腰包。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原副院長韋葦也表示:「他們實際上是在利用國家的資源、利用人民賦予他們的權力給自己謀私利。這於情於理都不能接受,也因此引發了強烈的社會不滿。」 王 超斌對國企人員的圖謀私利的行為最是不滿,他說:「你就在標題上寫『我不服』!」他說,國有企業領導就是負責管理,應該和公務員拿同樣的薪水。企業掙錢多 是因為國家政策好,而不是因為他自己有本事。他們把大筆的錢放入自己的腰包,這不只是一個公平問題,而是一個變相貪污問題。 高薪重賞 業績低落 全國政協委員、保監會前副主席魏迎寧指出,國有企業的高管薪酬明顯高於應有的價格。他建議,應該由市場競爭和人才成本來決定最終的薪酬。「應該形成合理的人才價格機制,至少不能自己給自己定價,決策人不應該是受益人,這樣才能形成市場調控價格的合理機制。」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收入最高和最低行業的差距已擴大到15倍,而這種差距約1/3是壟斷因素造成的。 「去年,就連普通工人都能拿差不多15萬。」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家電網職工說。據透露,國家電網職工享受優惠用電、大節小節都會找理由發「過節費」,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的「過節費」也在2000~20000元。 根 據北京師範大學發布的《2011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數報告》,2007~2010年,中石油對外公布的管理層人均薪酬分別是96.29萬元、 89.23萬元、86.18萬元和110.22萬元。而在這樣的「重賞」下,業績卻並不驕人,企業的實際營業利潤率各年分別為8.90%、7.46%、 -7.38%和2.50%,收入和業績不成正比。 國企改革 路在何方?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提出,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將使國企向兩個方向集中,未來會逐漸形成兩種不同類型國企:公益型國企和競爭型國企。 然而,很多「兩會」代表和專家都認為,公益型國企是唯一的出路,競爭型國企不可行。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指出,如果國有企業進入到競爭性的行業,給它一些優惠,這樣既不能保證國有企業的效益,同時把民營經濟搞死掉,非常不值得。 公益型或競爭型爭論 魏迎寧指出,「競爭本身是好事,只有參與,才有競爭;只有競爭,才有進步。很多國企都可以進行改革並參與競爭。但改革了,它就不是國企,而是民企,這樣才能真正進入市場競爭,並獲得與別的企業一樣的機會,同時,也承擔同樣的風險和挑戰。」 魏 迎寧認為,未來只需要一種國企,就是公益型國企。「國企只需要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需要的領域,而不應該參與太多的行業,破壞應有的公平競爭。既然能競 爭,就不需要國企,因為國企是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政府不應該與民爭利,因為國企本身就占有很多資源、政策、人才方面的優勢,與民企競爭是不公平 的,如果不是國家安全和公共服務的需要,就不需要有國企。」 事實上,公益型國企早已存在於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些企業並不將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唯一目標,更多的是把國有企業作為提供公共服務、彌補市場失靈、干預經濟生活的一種特殊的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對於中國壟斷型國企向公益型國企轉型,代表們心懷期待。(大陸新聞組整理) © worldjournal.com 2012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