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2-06-08

嚴管網絡 「放寬言論尚待時日」

嚴管網絡 「放寬言論尚待時日」
  

中國政府被認為是全世界控制互聯網最嚴厲的國家之一,最近因為時值「六四事件」23周年紀念,更進一步加強了對網絡資訊的監督與控制。近日 由公共外交專家、學者組成的中國「智囊團」就建言獻策,明確提出,中國政府對媒體的言論管制,阻礙了中國成為超級大國;而中國官方則出台新規,進一步明確 了對網絡言論的管控。

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高英麗,在題為《中國的公共外交可以更開放》的演講中指出,中國政府在公共外交的各個層面上,通常都由外交部 門或政府高層直接控制,這也就直接導致非政府的組織、元素很難參與其中;不過高層開始意識到,外交主題還是該從政府走向普通大眾,而承擔這一趨向轉變重任 的,就是作為「第四權力」的媒體。

在中國的媒體環境中,喉舌論、黨性第一等觀念仍佔據主流,在藏獨、疆獨,以及其他敏感問題上,中國媒體的集體噤聲以及官方對國際媒體的限 制,反而使得西方媒體有了「料」,而且極易形成「一擁而上」的局面。專家及學者們也承認,中國媒體根植於「政治家辦報」,所以要想盡快步入國際化媒體軌道 還尚待時日。似是「尚待時日」的佐證,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7日發布《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對實名制、網站准入條件、公民個人 資訊安全等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

這份意見稿說,目前正在實施的《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是2000年公布的,由於網絡的快速發展,已經出現了許多新情況,為了進一步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規範互聯網資訊服務活動,對現行辦法加以修訂後,提出了這份意見稿。

意見稿中詳細列出了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網上傳播的資訊,其中包括: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的;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煽動民族仇恨、破壞民族團結的;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散布謠言、煽動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內容,等等。

意見稿稱,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國被認為是全世界控制互聯網最嚴歷的國家之一,最近因為時值六四鎮壓23周年 紀念,中國當局進一步加強了對網絡資訊的監督與控制,分析人士認為,這份意見稿中列舉出的禁止傳播的資訊中包括了許多界定範圍不明確的內容,將給當局控制 互聯網資訊傳播更大的理由和權力。

................(《星島日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