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望中国奇迹"
任职北大的美国经济学教授迈克尔·佩提斯(Michael Pettis)在《新苏黎世报》5月24日发表的专访中表示, "中国奉行的增长模式已经在以往多次出现过,可以在德国的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50和60年代、巴西的60和70年代、日本的80年代以及其它国家看到,基本是以投资驱动的'增长奇迹',甚至大都是由可以类比的政治战略引导的。
"历史的难题在于,在所有被列举的例子中最终都发生债务危机。我担心中国也不会有太大差别。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这种形式是前所未有的。与世界经济产出相比,直到不久前中国的经常帐盈余比例之大是以往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家庭消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中国如此至少,也是任何地方都不曾有过的。投资支出(而不是家庭消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处于最极端水平,并且还在继续增加。"
他认为,"不良投资导致损失,总得有人承受损失。在中国是将损失强加给私人家庭,通过为其积蓄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低息。同时,家庭开支占整个经济收入的比例实际上一直在下降,债务急剧上升。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必须脱离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向由消费支撑的经济。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今后还会看到增长率的下降。"
在他看来,平均5.8或7%的增长率预测"过于乐观",3%的增长率更现实些。"这种转变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是不可能发生的,得等到新领导人站稳之后。眼下我们看到朝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开端,但是诱惑依然很大,间或一再采用'贷款这个加速器',以避免增长率的急剧下降。"
"不良投资的后果几乎处处可见"
佩提斯指出:资本的分配不当"无处不在",在房地产领域"显而易见",生产部门也有很大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领域,对中国这样一个财富水平的国家,基础设施过于膨胀,并且还在继续扩建。空空的机场,空空的高速公路,还有高速铁路网,其意义何在值得探究。总体而言,不良投资的后果几乎随处可见。
针对某些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关于中国经济会在近期崩溃的悲观看法,他表示"绝对不可能这么快"。他对原材料开采和加工者中依然盛行的"中国乐观主义"也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没有认真分析来自中国的数据"。
他说:"但我不能断定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还会再次人为加速,中国领导人明白改变经济结构是必要的。然而,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却涉及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很难说这个过程何时开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