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垮台的中国政治人物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和薄家勤务人员张晓军被带入中国东部的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他们被控害死了英国商人海伍德(2012年8月9日)
世界媒体看中国:审判是演戏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故意杀人案的一审8月9日星期四在安徽合肥结束,但没有做出判决。来自中国的报导说,谷开来和她的同案被告、薄家勤务人员张晓军没有对控罪提出异议。
在谷开来和张晓军受审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和司法制度也在受审。谷开来和张晓军的一审判决还没有作出,但世界媒体已经提出了对中国政治和司法制度的判决词。
*用数字说话*
中国司法制度明显的草率、不公平,在中国国内外长期招致千百万人的批评、指责、谴责、抨击、诅咒。这种局面对写中国新闻的记者构成了莫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把一个早已经成了老生常谈、已经很难构成新闻、但依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情写得依然像新闻,依然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从而尽到新闻报导的责任?
面对这样的巨大挑战,路透社记者吴健(John Ruwitch)做出了漂亮的应对,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在谷开来审判结束的当天,他从合肥发出的报导导语可谓优秀新闻写作的典范:
"在星期四的庭审中,处于30年来中国政治爆炸性最强的审判中心的那个女子没有对谋杀指控提出抗辩。庭审只延续了7个小时,但有可能决定中共中央前政治局委员薄熙来的命运。"
吴健报导的英文原文是一气呵成的一句话,言简意赅、提纲携领,紧凑而流畅,将中国的现代史、政治、司法共冶一炉,大有用一块砖头展示出万里长城之宏伟的势头:
The woman at the centre of China's most politically explosive trial in three decades did not contest charges of murder on Thursday in a hearing that lasted just seven hours and could determine the fate of former Politburo member Bo Xilai.
学新闻写作的人都知道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而最重要、最强硬的事实莫过于数字。吴健报导的导语可谓把数字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
"30"和"7"这两个数字在他的笔下居然能承担如此这般总结过去、针砭现在的重任。特别推崇简洁清晰文字的孔夫子要是还活着,大概也要不禁拈须慨叹,"观止矣! 后生可畏!"
*法律的草率匆忙*
对中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刑事审判制度的草率匆忙表示不敢恭维的,不仅仅是路透社或路透社记者吴健。即使是粗略阅读世界媒体的有关报导,也可以看出这种不敢恭维的态度在世界媒体记者及其报导中是一种共识。
例如,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特派记者布里斯•佩德罗莱蒂在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庭审结束的当天从合肥发出报导,题目是"中国快速审判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报导说:
"在阴沉的天空下,合肥中级人民法院在短短的一天里,就完成了对尼尔•海伍德被杀案的审理。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出庭受审,被控在一位家庭勤务人员协助下故意杀人,......"
《世界报》的佩德罗莱蒂的"在短短的一天里"(en une petite journee)这种说法,跟路透社的吴健的"庭审只延续了7个小时"(a hearing that lasted just seven hours)的说法遥相呼应。
对来自法治国家的人来说,如此之大的大案要案的如此神速的审理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除非庭审是事先布置好的走过场,演戏。
*表演性审判*
"走过场审判"、"表演性审判"(show trial)也正是世界媒体在报导这次谷开来/张晓军案审判的时候所频繁使用的关键词。
起源、兴盛于苏联共产党斯大林时代、并在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延续至今的所谓表演性审判,其关键要素是被审判者或是自愿或是被迫跟审判者相互配合,一道表演,以显示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这次中国对谷开来的表演性审判究竟是如何表演的呢?美国《华盛顿邮报》不愧是《华盛顿邮报》。该报记者基斯•里奇伯格工夫老道,新闻采访基本功无懈可击。他赶到合肥进行现场报导,但事先联系好了一个可以进入法庭的观察者。审判一结束,里奇伯格绘声绘色的法庭目击报导就上网发表了:
"这位观察者的叙述,以及正式的法庭声明,描绘了戏剧性的案情,其中包括据称是来自被害人尼尔•海伍德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威胁,以及谷开来如何在海伍德呕吐之后要喝水的时候,把调制好的氰化物灌进他的嘴里。这位法庭内的观察者说,谷来开随后起身,对法庭发言。
"这位跟此案关系密切但要求不透露姓名的法庭内观察者说,谷开来站起来说,'我犯了罪,给党和国家带来不良的后果。'谷来开不仅对她的律师表示了感谢,而且也感谢审判长让她得到了'公审'。她也感谢公诉人,说他们'揭开了内幕,暴露出被隐藏的肮脏秘密。'"
假如有谁还不懂什么叫表演性审判,那么,《华盛顿邮报》记者里奇伯格的这篇报导显然可以用作标准教本。
*如临大敌的审判现场*
司法审判的目的通常是显示、展示或宣示正义的力量。但来自中国的消息则似乎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正义的力量在中国非常虚弱。
在谷开来/张晓军案审判的当日,日本主要经济新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近几个月来一直追踪报导薄熙来/谷开来事件的记者多部田俊辅从合肥发出的报导:
"原重庆市第一把手薄熙来妻子谷开来被控杀人案8月9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薄熙来的支持者涌入合肥,到法院前面叫喊被告谷开来无罪。治安当局封锁法院周边道路,警备人员比往常增加了10倍,布置起戒严的态势。
"在暴风雨中,有300多人在法院周围担当警卫,对过往的车辆行人大声吆喝,'不许入内。'薄熙来因为发动了打击黑帮暴力团伙的运动而获得民心,当局采取紧急行动,阻止他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抗议。一个女子因为在法院前面高喊'要公正'而被抓走。审判在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家乡安徽省进行,目的是控制舆论。"
在谷开来和张晓军受审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和司法制度也在受审。谷开来和张晓军的一审判决还没有作出,但世界媒体已经提出了对中国政治和司法制度的判决词。
*用数字说话*
中国司法制度明显的草率、不公平,在中国国内外长期招致千百万人的批评、指责、谴责、抨击、诅咒。这种局面对写中国新闻的记者构成了莫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把一个早已经成了老生常谈、已经很难构成新闻、但依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情写得依然像新闻,依然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从而尽到新闻报导的责任?
面对这样的巨大挑战,路透社记者吴健(John Ruwitch)做出了漂亮的应对,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在谷开来审判结束的当天,他从合肥发出的报导导语可谓优秀新闻写作的典范:
"在星期四的庭审中,处于30年来中国政治爆炸性最强的审判中心的那个女子没有对谋杀指控提出抗辩。庭审只延续了7个小时,但有可能决定中共中央前政治局委员薄熙来的命运。"
吴健报导的英文原文是一气呵成的一句话,言简意赅、提纲携领,紧凑而流畅,将中国的现代史、政治、司法共冶一炉,大有用一块砖头展示出万里长城之宏伟的势头:
The woman at the centre of China's most politically explosive trial in three decades did not contest charges of murder on Thursday in a hearing that lasted just seven hours and could determine the fate of former Politburo member Bo Xilai.
学新闻写作的人都知道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而最重要、最强硬的事实莫过于数字。吴健报导的导语可谓把数字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
"30"和"7"这两个数字在他的笔下居然能承担如此这般总结过去、针砭现在的重任。特别推崇简洁清晰文字的孔夫子要是还活着,大概也要不禁拈须慨叹,"观止矣! 后生可畏!"
*法律的草率匆忙*
对中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刑事审判制度的草率匆忙表示不敢恭维的,不仅仅是路透社或路透社记者吴健。即使是粗略阅读世界媒体的有关报导,也可以看出这种不敢恭维的态度在世界媒体记者及其报导中是一种共识。
例如,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特派记者布里斯•佩德罗莱蒂在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庭审结束的当天从合肥发出报导,题目是"中国快速审判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报导说:
"在阴沉的天空下,合肥中级人民法院在短短的一天里,就完成了对尼尔•海伍德被杀案的审理。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出庭受审,被控在一位家庭勤务人员协助下故意杀人,......"
《世界报》的佩德罗莱蒂的"在短短的一天里"(en une petite journee)这种说法,跟路透社的吴健的"庭审只延续了7个小时"(a hearing that lasted just seven hours)的说法遥相呼应。
对来自法治国家的人来说,如此之大的大案要案的如此神速的审理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除非庭审是事先布置好的走过场,演戏。
*表演性审判*
"走过场审判"、"表演性审判"(show trial)也正是世界媒体在报导这次谷开来/张晓军案审判的时候所频繁使用的关键词。
起源、兴盛于苏联共产党斯大林时代、并在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延续至今的所谓表演性审判,其关键要素是被审判者或是自愿或是被迫跟审判者相互配合,一道表演,以显示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这次中国对谷开来的表演性审判究竟是如何表演的呢?美国《华盛顿邮报》不愧是《华盛顿邮报》。该报记者基斯•里奇伯格工夫老道,新闻采访基本功无懈可击。他赶到合肥进行现场报导,但事先联系好了一个可以进入法庭的观察者。审判一结束,里奇伯格绘声绘色的法庭目击报导就上网发表了:
"这位观察者的叙述,以及正式的法庭声明,描绘了戏剧性的案情,其中包括据称是来自被害人尼尔•海伍德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威胁,以及谷开来如何在海伍德呕吐之后要喝水的时候,把调制好的氰化物灌进他的嘴里。这位法庭内的观察者说,谷来开随后起身,对法庭发言。
"这位跟此案关系密切但要求不透露姓名的法庭内观察者说,谷开来站起来说,'我犯了罪,给党和国家带来不良的后果。'谷来开不仅对她的律师表示了感谢,而且也感谢审判长让她得到了'公审'。她也感谢公诉人,说他们'揭开了内幕,暴露出被隐藏的肮脏秘密。'"
假如有谁还不懂什么叫表演性审判,那么,《华盛顿邮报》记者里奇伯格的这篇报导显然可以用作标准教本。
*如临大敌的审判现场*
司法审判的目的通常是显示、展示或宣示正义的力量。但来自中国的消息则似乎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正义的力量在中国非常虚弱。
在谷开来/张晓军案审判的当日,日本主要经济新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近几个月来一直追踪报导薄熙来/谷开来事件的记者多部田俊辅从合肥发出的报导:
"原重庆市第一把手薄熙来妻子谷开来被控杀人案8月9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薄熙来的支持者涌入合肥,到法院前面叫喊被告谷开来无罪。治安当局封锁法院周边道路,警备人员比往常增加了10倍,布置起戒严的态势。
"在暴风雨中,有300多人在法院周围担当警卫,对过往的车辆行人大声吆喝,'不许入内。'薄熙来因为发动了打击黑帮暴力团伙的运动而获得民心,当局采取紧急行动,阻止他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抗议。一个女子因为在法院前面高喊'要公正'而被抓走。审判在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家乡安徽省进行,目的是控制舆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