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14日在頭版長文報導,有關習近平失蹤的傳言滿天飛,中國官方對習近平動向繼續沉默。最近的發展顯示,習近平最近神秘地取消數個公開露面機會,這意味中國的權力轉移可能還沒有最後定案。
中 國領導班子內部沒有共識最明顯的跡象是,18大召開的時間尚未決定。雖然大多數北京的政治專家預期,18大召開的時間將在10月中旬,但在中央遲遲沒有宣 布的情況下,北京許多人認為18大將推遲。一名公安官員表示:「我們聽說,18大將在10月底或11月初召開。目前,我們是這樣準備。」
◆北戴河會議 「氣氛相當壞」
專 家指出,18大延開的原因,可能與8月初北戴河元老會議有關,這次會議開得非常不順。按原來規矩,在北戴河會議上,黨內所有派系山頭的利益都要談好,有來 自軍方的、國營企業的,太子黨的、黨內各機構等等。這原是18大召開前的最後一次會議,然後8月底就宣布18大舉行日期。
但這次情況完全不同。據逐漸流出來的消息指出,北戴河會議及之前在北京開的大會小會,都特別緊張,一名與中央辦有聯繫的政治評論人士說,「氣氛相當壞,鬥爭非常激烈」。在過去執政十年裡,大家批評胡錦濤處事過於謹慎,又缺乏效率,在會上看來心情相當不好,也很提防。
一 名曾多次加過北戴河會議的資深黨內學者表示,領導人最多碰上幾天,就決定2000多參加18大的黨代表,這些人的姓名早已公開為人為知。但新一代領導人的 名單則不會在此公開,北戴河會議上也不會討論重要事件,也不會討論起草18大宣言之類的文件。這名學者說,「大家都以為很多事情在北戴河會上都談好了」, 「但現在看來顯非如此」。
◆習周末演講 沒生病受傷?
從缺少官方公開訊息來看,習近平的神隱根本不是因為生病或受傷,而是另有內情。這名學者在上周稍後曾與一名習家的人吃晚飯,這名習家親戚告訴他說,沒聽說習近平有生病。這名學者堅持,習近平不出面主要原因就是政治情況不穩。他說,「這裡頭還在鬥,還沒結束。」
多數知情人士表示,他們相信,習近平不久後就會現身,還是會照原來的安排接掌大位。兩名提供政府諮詢意見的學者表示,習近平在周末就會發表演講。幾乎多數知道內情的人士都相信,習近平屆時會健康地全程參加18大。
但如果一旦習近平真染患重病,大家就會擔心習近平究竟在未來兩任十年期間能不能吃得了苦,是否足以擔當重任。一名為政府提供意見的學者表示,「這會是最壞的打算」,「各方利益都要重新再平衡」。
目前許多有多年政治經驗的資深中共官員都大致同意,59歲的習近平多半輕微心臟病發,或是中風,迫使他取消會見活動。
一名中國報紙資深編輯說:「我們能找到最可靠的消息是,他的心臟出了問題。」政府主辦刊物的前編輯李衛東也同意這種說法。
習近平神隱多日後,他的名字13日首次出現在中國官媒上,中國領導人列名為老紅軍黃榮過世,表示慰問。習近平的名字也列名其中。但在很多人中看來,這只不過是例行公事。香港「開放」(Open)雜誌編輯金鐘表示:「這並不能證明什麼。他沒有露面,只是表示慰問之意。」
◆權力轉移 去年已安排妥當
18大早在數年前即開始籌畫,其目的是決定新的領導班子,並由習近平從胡錦濤的手中接下最高國家領導人的位置。雖然中國共產黨有許多不同的派系,但權力轉移應該在去年已經安排妥當。
但 目前已進入9月,似乎很多事情都沒有敲定,即使連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都沒有共識。多數認為18大上,政治局常委人數會由現在的九人減為七人,一方面是收緊 政法委的權力,一方面是讓中央決策更有效率,也決解各派系的爭奪。除了一到兩位外,其他黨委人選似乎都已定案。但這名參北戴河會議的學者表示,他沒有看到 任何證據讓他相信,政治局常委的人數已減到七人。
有的人認為目前這種不確定情況,反映出胡錦濤依然戀棧權位不放。例如,胡錦濤究竟會不會像他的前任江澤民一樣,不交出中央軍委主席一職。但有一陣子看來似乎胡錦濤頂不住壓力,準備交出軍委主席一職給接班的習近平。一名黨史學者說,「胡錦濤還想繼續在位,但很多人不答應」。
*************************************************************************************
駱家輝13日在華府「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合辦的演講中,表示習近平臨時取消和喜萊莉國務卿會談的原因,與喜萊莉及美國政府無關。至於習近平到底怎麼了,大家 都在猜。
駱家輝的友人及學者則指出,駱家輝在華府演講的行程早於兩周前排定。而且如果駱是為習臨時突然返國,將會是只有一兩天,而且將較為秘密的進行。評估事情不大,習不久後應會露面。
駱 家輝的友人、華府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指出,駱家輝的華府行程是在習近平「神隱」前即已排定。當然,駱家輝此行應該也會談到習近平。他說,駱家輝的行程還得配合喜萊莉及美國 總統歐巴馬的時間,因此相關因素很多。
史劍道認為,駱家輝主要可能回美討論中共領導人換屆。他說,美國在江澤民及胡錦濤交接時,犯了許多政策上的錯失。說不定駱家輝掌握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訊息,可能討論新常委代表的意義。
至於習近平,史劍道指出,不管習近平是背部受傷還是心臟病,重點是,習近平現在不能在鏡頭前顯出病態。他猜測習近平是背部受傷,應會於數周內復出。
史劍道指出,中共內部現在看不出有什麼不平靜,相信習近平只是暫時不能露面。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院」桑頓中國中心研究部主任李成(Cheng Li)指出,習近平肯定是有事,但是並非重大事故。否則將會有一連串反應,領導人會開緊急會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就不會在海外訪問。其他領導人也不會在各省市訪問了。
李成指出,如果習近平事件真的很嚴重,駱家輝專程返國討論習近平,駱家輝的行程就不會這麼公開了。
他說,沒有跡象顯示習近平出了大問題。
*********************************************************************************************
美媒:習近平將露面 但政局不確定
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周四(13日)發表長篇報道稱,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消失多日,許多知情者和分析人士說,中共十八大臨近,黨內權斗加劇,中國政治這艘船正處於失控狀態。
不少中國資深官員一致認為,59歲的習近平是因患輕度心臟病或中風,被迫取消多項外事會見活動。
一位要求匿名的報紙資深編輯表示,根據他們打聽到的可靠消息,習近平的心臟出了問題。
最近不斷出現狀況,其中包括習近平連續十幾天不露面,這顯示中共十八大的安排並不順利。
中共黨內爭斗加劇的最明顯跡象是,十八大召開日期一直遲遲沒有宣佈。絕大多數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十八大將在10月中旬召開。但是由於當局沒有宣佈日期,一些專家認為會議將會被推遲。
北戴河會議不順
專家們說,十八大推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今年8月初的北戴河會議上,爭論太激烈。
報道引述與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係密切的政治分析家指出,8月的北戴河會議,以及之前在北京召開的其他會議,「氣氛很糟糕,爭斗很兇」。
一名出席北戴河會議的黨內學者表示,會議開了好幾天,只敲定2000多名全國代表名單。對於下一屆領導班子的名單,會議並沒有確定,常委人數是9人還是7人,都沒有結論。他說,會議也沒有討論關鍵議題,其中包括即將在十八大宣佈的政治改革計劃。
報道指出,習近平的「失蹤」也有可能是因為健康以外的因素。這位資深的黨內學者上周和習近平家親戚一起就餐。他表示,這位親戚告訴他,他不知道習近平生病的消息。習近平「消失」是因為政局不穩,中共高層「仍在鬥爭,還沒結束」。
兩名擔任中國政府顧問的學者表示,習近平可能會在這個周末發表講話,也會按照預定計劃接任最高領導人。
幾乎所有的知情者都說,習近平應該能夠恢復健康,並出席十八大會議。
但是如果習近平突然因嚴重疾病而缺席會議,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是否能夠勝任未來兩個五年任期。
一位來自政府研究機構的高級官員說,「這將是出現的最壞的情況,這就需要重新平衡各派爭奪的利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共權力過渡將會停止。大多數研究中共黨內政治的學者預測,政治局常委將從9人減少到7人,以便理順決策過程,避免爭奪常委席位的派系鬥爭,減少政法委的影響。此外,中共高層已經就常委人選達成一致。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這些安排已經是板上釘釘。這位參加北戴河會議的黨內學者說,他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能證明政治局常委人數已經從9人減少到7人。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種不確定的形勢顯示,胡錦濤希望盡可能長期保持其影響力。不過現在仍不清楚,他將 在中央軍委主席的職位上還要堅持多久。他的前任江澤民卸任黨總書記後,仍然保留軍委主席兩年時間。最近一些跡象顯示,胡錦濤受到巨大壓力,讓他把軍委主席 一職移交給習近平,以鞏固習的新領導地位。
一位中共黨史學者說,「胡錦濤希望保留軍委主席,但是許多人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
"距'现代'国家路途尚远"
德语媒体周五(9月14日)继续对习近平"隐身"事件表现出兴趣。《南德意志报》和《新苏黎世报》均指出,这一事件说明,中国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路途尚远。
《南德意志报》以"一个自称现代的国家"为题发表文章指出,有关习近平的传言表明,中国的官僚阶层依然在与老百姓脱钩的情况下治理国家:
"中国的党和政府缄默不语,中国的老百姓和外部世界在黑暗中猜谜。其实,只有两件事情是清楚的:暂时还是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未来数周内应接替上峰,领导13 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男士之一;近两星期来,他未在公开场合露面,取消原定日程,将外国贵宾作出另样安排。这简直就是当年'克里姆林宫占星术' 辉煌时刻的再现。随着前苏联的没落,占星术群体曾一度几乎消亡,如今却在北京安然过冬,只不过,需要用'中南海'一词取代'克里姆林宫',因为,就在作为 老皇宫一部分的那个田园一般的地方,一个官僚团体执掌着大权,它完全同人民大众隔绝,一如旧时皇上的臣僚,其行动之诡秘犹如当年党还不得不在地下状态奋斗 的时代······
"所不同的是,党无需在地下活动已超过60年,而且是在领导一个······自诩为'现代'的国家······中共及其所使用的众多手法在这个世界和在自己的国家里越来越显得与时代反向而行。"
损失难以估量
《南德意志报》的文章指出,如同41年前的"九一三"林彪事件一样,外界或许永远都无法确知习近平这些天的真正动向,而这种"透明"缺失给中国自身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这个不惜一切保密的党在中国人那里也越来越造成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印象。它试图谨守稳定这一幻想,但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这只能适得其反。谁只要注意过发生在审查官员和网民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现象,谁就会看到,根本不存在对党的信任,相反,只有害怕、不安和讥讽"。
《新苏黎世报》记者指出,习近平"隐身"事件给本年度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也多少蒙上一层阴影:
"过去数月被曝光的那些丑闻已表明,党内取得共识的道路如何崎岖。不透明性必然影响对领导人的信任感,而许多观察家曾对之倾注了超乎常人的期待—期待其成 为世界经济的引擎。许多中国谈话伙伴对此也心知肚明。在外国参与者中,华盛顿彼得森研究所的苏布拉马尼安(Arvid Subramanian)尤其强调了这一点。他认为,提供增长不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唯一挑战。许多人认为,可以在不进行政治变革的同时成功地使中国的发展模 式朝向内需发展,对此,苏布拉马尼安提出质疑。"
摘编:凝炼
责编:乐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