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評美大使遇害是「悲劇性諷刺」
更新時間 2012年9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07
- .
中國官方媒體罕見的對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遭襲遇難一事發表評論,稱之為「悲劇性諷刺」和「美國中東政策之殤」。
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的領事館周二晚間受到示威者攻擊。過程中有武裝分子持火箭筒的武裝分子向領事館內投擲自製炸彈,並且開槍射擊。
相關内容
攻擊導致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芬斯和另外三名美國官員身亡。
中國新華網9曰13日刊登一篇新華國際時評:美國應反思「班加西悲劇」政策根源的評論。
該文說,這是1979年以來第一位美國大使因公務遇害,雖然這一暴力行為遭到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但從根源上說,此事暴露出美國中東政策的巨大缺陷。
美國一年前強行推進利比亞政權更迭,而現在美國大使在當年利比亞反對派的大本營班加西遇害,顯示利比亞的「被解放者」並未對美國抱有感激之情,所以是個「悲劇性諷刺」。
文章說,這種情況不僅在利比亞和埃及,也在整個中東地區普遍存在,說明美國中東政策的偏向性、兩面性和矛盾性,為這次悲劇埋下禍根。
新華網的這篇時評還提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稱這兩場美國主導的戰爭給阿、伊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反映了美國依賴軍事干預手段強推對外政策的做法帶來的巨大負面效應。
時評最後警告說,美國需要反思班加西悲劇的政策根源,包括在敘利亞問題上,應該思考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與此同時,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9月13日也載文,稱班加西事件是「美國中東政策之殤」。
文章說,一國大使在駐在國被殺害是外交意義上的極端事件,它往往標誌著受害國外交政策的重大失敗。
文章還提出美國的三個失敗:過去十年美國中東民主化戰略的失敗;奧巴馬2011年以來對中東北非政策的失敗;美國反恐戰爭獲得勝利論的失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