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2-11-03

觀點:中國比西方更民主嗎?

觀點:中國比西方更民主嗎?

更新時間 2012年11月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45
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中共黨旗

中美兩國即將以非常不同的方式選擇他們新一屆的最高領導人。然而,由數以百萬計選民投票選出的領導人,是否就比由少數代表推舉出來的領導人更合法呢?

本周將是大事連連的一周。星期二,美國將選出新一屆總統。兩天之後,中共十八大將選出中國新一屆國家主席和總理。

不同選舉

這種對比太鮮明瞭。數以百萬計的美國選民將前往投票站投票。但在中國,這個選擇過程是閉門進行,而且僅僅是在少數一批人當中進行。

你可能會想,「啊,在這點上,美國最棒,中國最差,因為中國缺乏民主。中國的致命弱點是其管治問題。這將成為中國倒台的原因。」

英國經濟學者、《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作者馬丁•雅克

英國經濟學者、《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作者馬丁•雅克

但我想說的是,情況正好相反。

你可能以為,一個國家或政府的合法性或權威性幾乎全是由西方式的民主功能所帶來。但是,民主僅僅是其中一個因素。民主本身並不能保證合法性。

想想意大利吧。意大利人總是在投票,但意大利的管治存在一個持久性問題,那就是它缺乏合法性,因為幾乎半數的民眾並非真的相信政府。

合法性

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更令你震驚的情況:中國政府比西方國家政府享有更大的合法性。可原因何在?

就中國的個案來說,其國家政權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西式社會歷史或經驗之外。

在我的首篇稿子裏,我解釋了中國並非主要是一個「民族國家」,而主要是一個「文明國家」。對中國人來說,重要的是文明。對西方人來說,國族更重要。在中國,最重要的政治價值觀是「文明國家」的完整和統一。

但由於國土的龐大和多樣性,這帶來了巨大的問題。1840年至1949年,中國被外國殖民者佔領和分割,變得支離破碎。中國人視之為世紀恥辱。

中國人將國家視為中華文明的實施者和守護者。其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維護國家的統一。政府如果做不到這點就將倒台。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中國政府的合法性在於它與中華文明的關係。

那你可能要問,中國政府在人民的眼中是否真的享有合法性?

中國超市

中國民眾對政府的經濟政策感到滿意。

讓我們來看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托尼·賽奇的研究結論。塞奇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發現,80%或95%的中國人對中央政府比較滿意,或相當滿意。

不滿度

或者,再來看看受到尊敬的美國獨立民意調查機構「皮尤全球態度」在2010年所做的調查結果。該調查說,9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政府對經濟事務的處理不錯(相比之下,英國受訪者的數字卻只有45%)。

中國民眾對政府高水平的滿意度並非意味著中國就沒有衝突。

恰恰相反,中國各地有無數的抗議示威,比如2010年至2011年間廣東工人的罷工浪潮,以及每年發生的150,000起所謂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通常都是各地農民抗議他們所稱的當局和地產商聯手以非法手段徵地的事件。

不過,這些行動並非顯示民眾對中央政府的根本不滿。

如果說中國政府享有民眾的支持,那麼為何又有針對民眾的諸多偏執作法呢?比如控制媒體和網絡,不定期地逮捕異見人士,等等。

說得好。實際上,歷屆中國政府都展現了類似的特徵。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中國太大,管治起來極其困難。他們總是很急,總是擔心會有無法預料之事發生。尋找不穩定局勢因素的來源,向來都被視為善治的基本素質之一。

毫不奇怪,與西方的普世價值觀相比,中國人對善治有著相當不同的看法。

政府角色

確實,我們的態度取決於我們在政治光譜中的立場如何。如果你立場偏右,你可能認為減少政府干預、更多跟隨市場規律,這樣會更好。但如果你偏左,你可能更支持政府的作法。

不過,左翼和右翼在某些基本看法上是一致的。比如,政府的角色應由法律界定,權力應有明確的限制,還有很多領域應是政府無法干預的。我們認為政府是必要的,但這也是從某個程度上來看是如此。

中國人對政府的看法有所不同,但也不會有太大差別。他們並非從政府是否可以履行承諾等狹隘的功利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確切地講,他們把政府視為親切的家庭成員,比如把政府官員視為「父母官」。

中國人將家庭視為政府的藍圖。而且,他們不將政府視為外來者,反而將其視為自身的代表或某種延伸。中國政府在社會上享有的崇高地位使其獲得巨大的權威,無處不在。

讓我們再看看經濟方面。中國在過去30年來經濟騰飛,年增長率高達10%左右,這一切是在中國政府的策劃下取得的。

自英國工業革命在18世紀末開始後,這是世界見證過的最令人驚奇的經濟變革。

中國高速列車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儘管中國仍是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但我認為,中國政府是世界上最稱職的政府。

讓我們來看看基礎設施建設,當西方認識到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性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在這方面,中國已沒有對手可比。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中國的高速鐵路很快將比世界高速鐵路的總和還長。

到目前為止,中國最有競爭力的相當大的一部分企業是國營企業。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仍然獲得人們的支持。

在西方,特別是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人們很重視亦會經常談論政府的執政能力。

執政能力

確實,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有關英國政府執政能力的辯論,就經常涉及那些企業應當私有化,或怎樣才能使其政策緊跟市場發展。

就現在來說,新的遊戲已開始。西方國家經濟一團糟,中國正令人吃驚地崛起,政府執政能力不能再被忽略了。我們的模式已陷入危機。中國模式正帶來佳績。

隨著中國崛起的持續,中國的強國之路必將成為西方有興趣了解之事。我們得知道,西方與中國的關係不再是指點中國,教訓中國如何與我們一樣。這時謙虛點最好。

而最能闡述這一切的便是政府。我們把這視為中國的最大弱點,但我們很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之一。

很難想像一個西方國家政府會像中國政府一樣行事。這是不同的歷史造就的,社會與政府的不同關係造就的。你決不能將中國的模式移植到一個西方國家,反過來也一樣。

上海

再過六年左右,中國經濟規模預計將超越美國。

但這並非意味著西方不能從中國那裏學到些什麼,正如中國向西方學習一樣。

中國的崛起將對西方的辯論產生深刻的影響。再過六年左右,中國經濟規模預計將超越美國。到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更大。

世界正越來越多地被中國所改變。如果說在過去兩個世紀,世界看西方;那麼將來會呈現的是,世界看東方。

歡迎了解新的中國模式——這是個集極強競爭力和洶湧市場於一體,且擁有強大執行力的和無處不在的政府模式。

對西方人來說,這完全是一個新現象。但它會塑造我們的未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