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01-02

倫敦將霧都之名讓給北京

倫敦將霧都之名讓給北京

倫敦——在北京的家裡,每天早上都是同樣的一套:醒來、煮咖啡、上網查詢空氣質量指數,然後感到一絲沮喪。 

美國大使館每小時在Twitter上更新空氣質量指數。評判等級從"好"、"危險"到質量超標,它決定了我一天的活動:是騎車還是乘坐公交車上班,是否到室外跑步;夏天,我是在舒適的庭院里吃晚餐,還是窩在室內,緊閉窗戶,打開空氣過濾器。

因此,回到倫敦度假讓我感到大大地鬆了口氣;在倫敦,閑談的話題是下雨,而不是污染。我開玩笑說,在糟糕的天氣里駕車進入北京,就像進入了魔多之門(Gates of Mordor,《魔戒》里進入魔王巢穴的大門——譯註)。與之相比,英國的朝霏夕陰反倒顯得無限美好了。

不過,這也只是除非你忘了,倫敦也曾因它的"黃色迷霧"或"殺人濃霧"而聞名於世。在數十年的工業化進程中,英國的政客以經濟發展為由,漠視民眾對污染的擔憂。最後,一場災難來襲,導致數千人喪命,政府才開始糾正自己的行為。

倫敦的這場災難是發生在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Great Smog)。60年前,也是在12月,一場大霧襲擊了倫敦市。接近零度的氣溫導致居民們在家燒煤過度,煤煙再加上風速低,產生了一股濃重的黃色煙霧。能見度降到了僅僅幾英尺。公共交通、影院、劇院和體育場所都關門停業。估計大約有4000人死亡,他們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老人和呼吸道疾病患者。

據說當時,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息,人人鼻孔里都吸滿了黑色粉塵,聽起來像極了今天的中國。在北京,所謂的藍天天數屈指可數。大多數時候,地平線上空總是雲霧瀰漫。在被定義為危險的日子裡,街對面的樓宇都難以看清,即使在戶外短暫停留一會兒,也會讓我覺得渾身無精打采,頭暈腦脹,眼鼻發癢。

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推進工業化。雖然它已經設下了目標,要在2015年前增加非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但目前,它依然是全球煤炭生產和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僅中國一國的煤炭消耗量,幾乎就佔到了全球總消耗量的一半。

就像《發明污染:1800年以來英國的煤炭、煙霧和文化》(Inventing Pollution: Coal, Smoke, and Culture in Britain since 1800)的作者彼得·托爾謝姆(Peter Thorsheim)說的那樣,為了自己和鄰國,中國最好從英國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托爾謝姆在本周告訴我,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是一場災難,但同時也是"悲劇中的一個機會"。英國政府把反對黨和民眾的批評變為切實的改進措施,包括1956年《清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

中國也到了濃霧危機的時刻了嗎?到20世紀50年代,雖然英國遭受了戰爭破壞,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這點無疑有助於英國做出決定。儘管中國的總體經濟力量龐大,中國在人均收入上還沒到達那個水平,而且經濟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主要關注的問題。

但中國政府也開始作出讓步,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發生社會動蕩。

在北京,有數萬人參考美國大使館提供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他們從中國政府那裡得到的數據卻截然不同:北京官方宣稱在2010年和2011年,在80%的時間裡空氣質量良好,而美國大使館稱在超過80%的時間裡,北京空氣質量等級為不健康或者更糟。鑒於來自公眾的壓力,政府後來設置了覆蓋北京的監測網絡,測量PM2.5,也就是大氣微小顆粒污染指數。

去年,有新聞稱中國領導人使用高級空氣過濾器而民眾卻蒙在鼓裡,對真實風險一無所知,一些博客作者因此感到很憤怒。全國各地爆發了針對污染工廠的抗議活動,迫使一些地方官員在工業項目上作出讓步。在某些實例中,甚至一些國家媒體也指責政府隱瞞污染的確切程度。

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它對中國居民的危害的確沒有被充分認識到。

一個問題是,污染看起來像是一個遙遠的威脅。大多數經歷過煙霧事件的倫敦人本來也以為那幾天不過是霧大了一些,直到後來,殯葬也者把棺材都賣光了,花店葬禮用花也全部售罄。

本月,英國科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稱在2010年,有320萬人因空氣污染過早死亡,其中大部分發生在亞洲。在中國實現多黨制、言論自由及發達的公民社會前,可能會有更多人死亡,並且不會引起關注。

翻譯:許欣、張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