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07-19

Fw: 黄秋生批大陆过半人不懂繁体字: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黄秋生批大陆过半人不懂繁体字: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2013-07-18 凤凰网文化频道


日前,香港演员黄秋生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国内地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而主持人马东打造的新节目《汉字英雄》也再次让人们关注起了汉字的文化起源与内涵。

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有关恢复繁体字的呼声也是屡见不鲜。黄秋生的话虽然有些偏激,可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汉字的简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汉语的普及和发展,但汉字简化也确实造成了汉字传承上的不连续,汉字的音形义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来的光彩。

这一点从正在电视台播出的《汉字英雄》节目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要追寻汉字的秘密,很显然,繁体字要比简体字更形象直观。但是客观而言,繁体字有繁体字的魅力,简体字同样有简体字的长处。

黄秋生"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的言论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不可否认如今大陆在传统文化、传统礼仪的坚持上,不如港台更有传统味道,也不可否认当前华夏文明的确面临不小的危机。一种危机是来自于华夏文明自身的传承危机。黄秋生所说的文字危机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现在除了读不懂繁体字,抛弃的还有传统礼仪、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秩序。另外一种危机是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虽说"华夏文明已死"太过偏颇,但"华夏文明"面临危机确是不争的事实。

支持方

黄秋生良药苦口  

黄秋生所称的"正体字",即已被好多人束之高阁的繁体字。尽管港台及其他地方的华人,如今仍在把繁体字当作"正体字",而且目前内地确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繁体字已所识不多,但由此而叹"华夏文明大陆已死",显然有些以偏概全,引发热议当属必然。

黄秋生是香港知名演员,也是港台演员里面少有的敢于直言不阿的一位,他敢说话不仅在于批评同行,也敢于自我批评,他曾自嘲"拍过很多烂片"。几个月前,黄秋生在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便毫不隐讳地提出批评,内地有些剧组染上了香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歪风,而好的东西偏不去学。对于这样一位"有话直说"的个性艺人,就算他对"华夏文明"的传承见解或存偏颇,我想也大可不必怒目而视、恶言相向。

莫对黄秋生的炮轰不以为然。应该看到,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之一,对于繁体字的掌握与继承,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如今确实显得有些境况不妙。简化字当然不是扼杀"传统文明"的罪过,因着时代的发展和推进,一些"旧"的东西逐渐成为"历史的见证",要说也是规律使然,无须苛责。但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繁体字所承载的独具魅力的"华夏文明",若被一些人"忘"得太快,倒也真有必要来及时指出,甚至像黄秋生那样地"炮而轰之"。

事实上,对于简化字推广使用之后,繁体字的"文化基因"如何保存,向来就有一种"书简识繁"的说法。换言之,虽然现在我们要求使用简化字,但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遗忘"甚至"废弃"了历史悠久的繁体字。从这个意义上说,黄秋生炮轰有"过半人"看不懂他的繁体字微博,其实还正是对"识繁工作"做得不甚到位的合理批评。

"华夏文明"不会因着文字使用的由繁转简而消亡,正如流行使用"洋滨泾(中英文夹杂)"语言的香港地区以及时下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同样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构不成多大威胁。繁体字和简化字,无疑都属"华夏文明"继往开来的脉络和轨迹。只是,对于使用了数千年之文字瑰宝的"文化记忆",确实不能像字体一样被从脑海中"简化""清空"。否则的话,才是真的"愧对先人"了。

何不妨把黄秋生的炮轰,当作一部"良药苦口"的行为艺术教育片。有了这样的心态,"书简识繁"也许更易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并让年轻一代不致过早地忽略或陌生了咱们的"文明瑰宝"。

反对方

简体字也是华夏文明

黄秋生说,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如果他不是以此炒作的话,那么他就有些没文化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汉字只是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大陆过半人不认识繁体字或正体字,也不表示华夏文明已死亡。正如网友马前卒所言,大陆有接近一半人看得懂繁体字,这就是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因为在旧中国,老百姓文盲居多,汉字几乎是富家人的专利。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简化了汉字,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门槛,广大人民群众才有机会有能力学习汉字。这是功德无量之事,简体字对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对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功不可没。从这种意义上说,简体字也是华夏文明。

我们承认,有些简体字已经失去了繁体字或正体字的一些意义,多数字已经不能"望文生义"。这是不得已的遗憾,要简化就得有牺牲,但并不表示简体字就不文明,繁体字或正体字就文明。繁体字难写难认,阻碍其学习和普及,比如,一个茴香豆的"茴"字要几种写法,有价值吗?其实,港台现行繁体字是被清政府以"笔画最多者留"为原则大删的"钦定正体字",所谓的繁体字被诟病为残体字。"残体字笔画最多者留"的原则本来值得商榷,本来就不符合文字简化的发展方向,文明何在?

有网友说得好,"华夏文明靠的是仁义礼智信",绝不是"笔画最多"的繁体字就文明,更不是看懂甲骨文,才能拯救华夏文明。再说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汉字从金文篆书到现在的繁体字简化字一直处在简化过程中,从难认难写到好认好写,这才是汉字发展的大势所趋,任何人也更改不了。繁体字是华夏文明,简化字也是华夏文明。更重要的是,汉字只是记载或书写华夏文明的工具,特别是在"键盘时代",简化汉字更容易充分发挥书写工具的作用。因为与繁体字相比,简化字的优越性"跃然纸上"。当然,在汉字简化时代,最好也不要忘记汉字之美,同时正确使用文字,不要犯低级错误,有辱汉字,这也很重要。

简体字运动始于民国

中国语言文字其实是不断发展的,早在汉代,就有了简体字,而草书是简体字的重要来源,现行的《简化字总表》中,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

事实上,汉字简体化运动并非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实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教育部就曾经推行过简化字,但因为战乱等原因没有能最终贯彻。1930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就出版了《宋元以来俗字表》,收录了宋元明清所用的6000多个简化字。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委员会认为简体字的推行,将使书写更容易。

1935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主编了《简体字谱》,共收录324个简体字,并被教育部采纳,1936年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共收字达4445个,简体字基本来源于历代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共收字3150个,约一半来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抗战爆发后,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让更多人认字,简体字得以较快推广,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扫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