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七天长假背后的政治秘密
导语:终于熬到了"黄金周混乱工作模式"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网上对于如此放假的吐槽声也持续了近一个月。终于,全国假日办审时度势,在各大网站发布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休假意见。中国民众终于有了一次自主决定如何休假的宝贵机会,似乎休上舒心假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但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因为在中国,如何放假,更多时候是一门政治艺术。
一、 谁在设计中国人的假期?
1、绵延28天的混乱工作制,终于要结束了
有网友总结,根据"2013年中秋和国庆放假安排",从9月16日开始,中国上班族们开始了"上3休3上6休1上2休7上5休1"的混乱工作模式,今天是这个混乱模式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这个"挪"来的长假不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高速拥堵、景区"爆棚"、游客滞留、垃圾满地等各种囧况也引发了无数感慨和议论,而矛头则集中指向长假政策的制定者。
2、这样的假期,由18个部委"组团"研究决定
那么,中国人的假期究竟是谁在设计?每年黄金周放假之前,全国假日办都会草拟一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XX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后报国务院办公厅审批。国务院办公厅审批通过后,向社会发布。全国假日办的全称是"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它是2000年成立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办事机构,负责全国每年的所有公众调休假的设定。
假日办的办公地点在国家旅游局,由国家旅游局局长担任主任,副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协调会议"各单位的联络员组成。有多少个单位呢?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共有交通、公安、工商、民航等18个部委是这个部际协调组织的成员,包括宗教局、文物局这样看似和放假没有太大关系的部门也名列其中。
3、此前制定双休日制度,两个部委花了10年
而在黄金周之前,双休日制度的诞生则经过了漫长的时光。1986年5月,"缩短工时课题组"在国家科委成立,10余人的课题组花了两年多时间,在国内国外进行了广泛调研,拿出了一份《关于在我国逐步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政策建议》的总体报告。此后这项研究成果一直被搁置,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在国家科委报告的基础上,劳动部开始着手重新制定缩短工时方案,几经波折后,终于在1995年3月25日,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了国务院令,宣布自当年5月1日起,全国实行5天工作制。
二、在中国,放假是一门政治艺术
1、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三十不停战, 初一坚持干"
而实际上,新中国的假日制度从诞生之初,便和政治有紧密联系。
新中国成立伊始, 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便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形成中国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 即规定每年有四个节假日: ( 1)元旦(放假1天)、( 2)春节(放假3 天)、( 3)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4)十一国庆节(放假2天) , 共七天规定为全民法定假日。平时每周星期天公休一天。
这一时期中国假日制度的特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突出政治, 除春节外, 整个法定节假日都是政治性的, 民俗的节日都被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国务院在1967年1月30 日发出通知, 说是为了适应革命形势, 根据群众要求, 春节不再放假。第二天, 全国的报纸发出一片响应之声。以后十来年每年此时, 报纸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要求大家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也就是春节不休息, 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甚至在猪圈门上都写着"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的口号。
2、双休日和黄金周:缓解下岗 搞活经济
改革开放以后,春节等节假日又恢复正常。1995年,双休日正式走进国人生活。1999年,"黄金周"又成了中国人热捧的新名词。至此,中国的法定公休日和节假日全年总计为114天,而建国之初,这一数字仅为59天。
这一阶段的假日制度, 明显地反映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点。每周单休日改成双休日, 除了可以减少由于人浮于事造成的额外支出,让居民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去消费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94年,下岗工人人群日益增大,国务院相关领导认为,即如果将每周工时缩短到40小时,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部分工人下岗的问题。
而1999年实行七天长假的主要动因之一,则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 特别是提供促进国内旅游, 拉动国内经济。
3、端午中秋放假:传承文化 助力统一
但是, 黄金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并没想象的那么大,对全年旅游收入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贡献。而它的负效应则越来越明显: 商家短期成本剧增、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遭到破坏……诸多问题促使中国的假日制度进入了改革调整的第三阶段。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并于2008年起施行,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假日,分散安排假期,将春节放假提前至除夕,并调减"五一"假期。这次修订《放假办法》受到普遍欢迎。有评论认为,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并可以通过对相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来推动两岸的统一进程。
三、完善假日制度,网络投票仅是第一步
1、民意:网络征求民意是进步,更要听"沉没之声"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因为"挪假"把固有工作生活节奏打乱,在网上引发各种吐槽。或许是为了回应民意,全国假日办昨天开始征集公众意见,就7天长假是否该保留、有无必要"挪"出3天假等问题展开调查。应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但调查如果只是简单地看网上哪个选项的比例稍高一些、哪种嗓门稍大一些,就作为决策的依据,或许并不科学。现实还有很多人的声音未必能够通过网络等渠道表达出来。所以征集民意当拓展渠道,不能止于网上投票,而是要对各群体当前的休假状况和需求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多倾听"沉没的声音",在合理权衡的基础上,科学决策。
2、决定权:放假决定权可以适当"下放"
由中央政府掌管"放假权",这种"一刀切"的政令忽视了各地气候、经济状况、人文背景等巨大差异,失去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决策的条件和机会,导致一些假期与各地群众的期望脱节。如果各地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个地方版的拼假,地方版的拼假再由国家统一调配和批准,安排在适合出游而又不至于"井喷"的时段,对于景点来说,对于民众来说,对于服务窗口来说,都是有着不少的好处。
3、放假程序:国办发布消息欠妥 应有弹性政策
观我国当前的放假实际,因程序性规定不完善,法律意义上的放假制度亟待建立。
首先,《放假通知》重复发布及其主体适格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务院的内设工作机构,不是行政主体,不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发布放假的机构欠妥。其次,适用范围问题。《放假办法》第一条规定: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统一全国假期,是国务院行政立法和行政管理职权。而军队放假并不完全执行《放假办法》。
此外,放假变通批准程序也有待完善。法定假期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安排,地方政府有遵守的义务。不过,针对某一特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放假办法适当灵活变通也未尝不可,但前提是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目前《放假办法》没有变通放假的规定,也没有设定解释、审查的程序,个别地方政府变通放假于法无据,最后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宣告其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