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9月 03日
中国频繁高规格抗战纪念活动的背后
作者 瑞迪
2014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抗日战争纪念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政府总理李克强等作为中国政治权力核心的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在北京卢沟桥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官方仪式。如果说中国隆重纪念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日战争胜利无可厚非的话,近年来持续紧张的中日关系则使得这次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多了几分特殊的现实寓意。
事实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非始于今年。69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投降书。9月3日,全中国放假1天,悬旗3天,鸣放礼炮101响,欢庆胜利。国民政府此后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政务执行机构的政务院重新将这一天确定为抗战纪念日,此后再无改动。但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并举行国家纪念活动。可以说,全国人大的这一举措提升了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规格。与此相伴而行的是纪念活动的隆重。9月3日,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全体出席了这次首次法定国家纪念仪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场直播纪念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也同步直播。纪念仪式鸣响14响礼炮,并现场放飞3500只和平鸽,14响礼炮象征着14年抗战,而3500只鸽子则象征着在战争中的3500万死难者。
不忘战争历史,珍惜今日和平原本无可厚非,但与欧洲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活动不同,中国隆重的纪念活动与当前中日间持续紧张的关系不无关联,凸现出中日两国尚未真正翻过战争这一页历史。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争执不断,日本政要参拜同样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举动更每次都引发中国政府的严词抗议。今年7月1日,安倍政府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8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今年4月为一次追悼原甲级战犯及乙丙级战犯的佛教仪式而写的书面献辞曝光,再次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中国方面则在今年多次举行隆重的抗日纪念活动。7月7日,也就是"七七事变"77周年的日子,中国政府也在卢沟桥抗日纪念馆举行了少有的高规格纪念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了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参加官方纪念活动,更何况今年是"七七事变"69周年,纪念活动之隆重有别于以往逢五逢十的惯例。今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在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之外,中国海军特别在今年8月底举行了高规格的海祭仪式。在这些官方活动的同时,中央档案馆自今年7月起,每日在其网站上公布45名日本战犯的供词,每天公布一人。这些供词集合成一部长11卷共6000余页的《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于8月底公开发行……从官方讲话以及官方媒体的报道来看,无论是9月3日的抗战胜利纪念,还是7月7日的抗战爆发纪念,或者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纪念,贯穿这些活动的主旋律都是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在中日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北京显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警告日本勿忘历史。中国新闻网9月3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迎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铭记历史威慑日本右翼"。在9月3日卢沟桥抗战纪念馆的官方纪念仪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发表讲话。日本媒体NHK就此猜测认为,这可能是习近平有意避免在11月的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前在中日间制造新的不愉快。但事实上,习近平随后在人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特别呼吁日本方面"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慎重态度严肃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不过,这些隆重的官方纪念仪式在何种程度上有助于避免历史的重演呢?首先,面对历史,中日两国显然并没有达成共识,中国指责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军国主义历史,日本则频繁指责中国夸大战争伤亡人数,2006年启动的中日共同研究二战历史的尝试似乎并没能弥合双方在诸多议题上的分歧。其次,中方隆重的纪念活动重提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醒国人勿忘国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活动显然并没有走出民族冲突的范畴,不少观察人士担心官方主导的种种纪念抗战的活动也在助长反日情绪和民族主义,而无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亚洲战场,民族主义都是导致战争最后爆发的土壤。
中国频繁高规格抗战纪念活动的背后
作者 瑞迪
2014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抗日战争纪念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政府总理李克强等作为中国政治权力核心的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在北京卢沟桥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官方仪式。如果说中国隆重纪念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日战争胜利无可厚非的话,近年来持续紧张的中日关系则使得这次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多了几分特殊的现实寓意。
事实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非始于今年。69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投降书。9月3日,全中国放假1天,悬旗3天,鸣放礼炮101响,欢庆胜利。国民政府此后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政务执行机构的政务院重新将这一天确定为抗战纪念日,此后再无改动。但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并举行国家纪念活动。可以说,全国人大的这一举措提升了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规格。与此相伴而行的是纪念活动的隆重。9月3日,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全体出席了这次首次法定国家纪念仪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场直播纪念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也同步直播。纪念仪式鸣响14响礼炮,并现场放飞3500只和平鸽,14响礼炮象征着14年抗战,而3500只鸽子则象征着在战争中的3500万死难者。
不忘战争历史,珍惜今日和平原本无可厚非,但与欧洲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活动不同,中国隆重的纪念活动与当前中日间持续紧张的关系不无关联,凸现出中日两国尚未真正翻过战争这一页历史。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争执不断,日本政要参拜同样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举动更每次都引发中国政府的严词抗议。今年7月1日,安倍政府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8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今年4月为一次追悼原甲级战犯及乙丙级战犯的佛教仪式而写的书面献辞曝光,再次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中国方面则在今年多次举行隆重的抗日纪念活动。7月7日,也就是"七七事变"77周年的日子,中国政府也在卢沟桥抗日纪念馆举行了少有的高规格纪念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了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参加官方纪念活动,更何况今年是"七七事变"69周年,纪念活动之隆重有别于以往逢五逢十的惯例。今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在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之外,中国海军特别在今年8月底举行了高规格的海祭仪式。在这些官方活动的同时,中央档案馆自今年7月起,每日在其网站上公布45名日本战犯的供词,每天公布一人。这些供词集合成一部长11卷共6000余页的《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于8月底公开发行……从官方讲话以及官方媒体的报道来看,无论是9月3日的抗战胜利纪念,还是7月7日的抗战爆发纪念,或者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纪念,贯穿这些活动的主旋律都是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在中日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北京显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警告日本勿忘历史。中国新闻网9月3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迎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铭记历史威慑日本右翼"。在9月3日卢沟桥抗战纪念馆的官方纪念仪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发表讲话。日本媒体NHK就此猜测认为,这可能是习近平有意避免在11月的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前在中日间制造新的不愉快。但事实上,习近平随后在人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特别呼吁日本方面"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慎重态度严肃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不过,这些隆重的官方纪念仪式在何种程度上有助于避免历史的重演呢?首先,面对历史,中日两国显然并没有达成共识,中国指责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军国主义历史,日本则频繁指责中国夸大战争伤亡人数,2006年启动的中日共同研究二战历史的尝试似乎并没能弥合双方在诸多议题上的分歧。其次,中方隆重的纪念活动重提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醒国人勿忘国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活动显然并没有走出民族冲突的范畴,不少观察人士担心官方主导的种种纪念抗战的活动也在助长反日情绪和民族主义,而无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亚洲战场,民族主义都是导致战争最后爆发的土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