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教师看来,做一个优秀教师最为重要。不过,我的看法却是,做一个合格公民远比做一个优秀教师重要。说到底,优秀教师包含了价值判断,比如,我眼中的优 秀教师可能都是官方不喜欢的教师。那么,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到底是谁说了算?这个人代表的又是怎么样的价值尺度?官方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肯定是官方的价值 判断下产生的,那么官方的价值是否是人类普遍的价值?无论怎么样,我认为,公民是现代社会中的成员的基本身份。如果连公民都没成为,怎么能成为优秀教师 呢?打个比喻说,总统有很高的地位,享有很高的荣誉,但总统的基本身份还是一个人。如果连人都不是,怎么能当总统?
在 我看来,中国官方的价值代表的是落后、愚昧,甚至是反人类的价值。本来,政府的出现,只是人性之恶的结果。也就是说,政府本身就是一种恶,诚如潘恩曾说: "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产生的。社会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受欢迎的,可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是一种免不了的祸害;在其 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社会秩序是由人们的欲望产生的,具有自发性。具有自发性的社会秩序都是受欢迎的,因为具有自发性,意味着人们享有 自由。然而,政府却总是代表着一种权力干预。尤其是极权主义政府,对社会的干预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造成社会成员的"原子化",这正是"大政府、小社会" 的恶果。
一 个极权主义政府总是会打压各种自发的社会力量,借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对于任何批评,政府也会将其视为"负能量"。这样的政府大力不仅倡导爱国主义、民族 主义,而且还会通过垄断媒体来压制各种思想。异见者被视为异端,并遭到逮捕,是这类政府的日常所为。这个政府最需要"和谐",批评意见都被视为"负能 量"。因此,自从其诞生起,"正能量"一词便沾上了官方的气息和色彩。然而,一个极权主义政府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真正为了民众的利益,这是极权主义 的本质所决定了的。
在教育界,也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观念——爱心。众所周知,这是李镇西提出来的,出于他那本"成名作"——《爱心与教育》。虽说他没有从官方得到好处,但至少没有受到官方的打压,这足以说明多一些正能量并没有坏处。
关于爱心与教育,我在多年前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年,我到成都某校应聘。据一位本校的朋友说,校长是李镇西的朋友,时常聆听李镇西的教诲,似乎是李的铁杆粉丝。我去办公室见到这位校长时,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
凭着我对教育的认识理解,我坦率地说了我的观点。听完我的话,校长对我进行了全盘否定,并说道:"教育就是爱心。"
爱心,听起来多么美好,多么抒情,多么富有正能量!如果教师有了爱心,是不是就愿意奉献了呢?教师愿意奉献,教育是不是就会好呢?乍一听,这似乎很自然,没有什么不妥啊。
然 而,我们却忘记了,罪恶往往以爱的名义进行的。家长逼迫孩子考第一名,是以爱的名义;教师强迫学生学生,也是以爱的名义;政府对民众专制,同样是以爱的名 义——专制者都会认为,他们代表了民众的利益,因为民众并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必须代表民众,这正是热爱人民的体现。看看贪官污吏,谁不是天天讲 "三个代表",声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总而言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爱心来抒情,而是要懂得爱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也不是以"为 人类铲除垃圾"的名义进行的吗?难道我们能说他对人类没有爱心吗?
对于这位校长的话,我没有立即反驳。一是我是应聘者,他掌握着我的工作机会;二是李镇西好歹是名家,我给校长留点面子的同时,也算给李镇西留了点面子。遗憾的是,最后我没有得到工作机会。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据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互联网文学时,停下来问:"听说今天来了两位网络作家,是哪两位啊?"周小平、花千芳迅速站起来,并向总书记举手示意。
"你们好!"总书记说。
能听见老大对自己说话,两位年轻的网络作家受宠若惊,略显紧张地回答:"您好,总书记!"座谈会结束时,习近平走到他们面前说:"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为什么周小平、花千芳能被邀请到会?这是因为他们鼓吹正能量,正好拍中了政府的马屁。在这个转型时代,民众正在向政府争取权益,社会各阶层也正在博弈,社会 里肯定充满了各种批评和不满。然而,政府是不会甘愿放弃权益的,于是便提倡"正能量",鼓吹"和谐",希望百姓满足于自己的穷日子,少为自己的权益而叫 喊。政府成天鼓吹"和谐",难道中国社会真的"和谐"吗?10月9日,江西十余名城管围殴花店夫妇,对其拳打脚踢;10月13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开 源办事处刁庄村,大量城管进村强拆,与村民持砖石群殴,致使多名村民受伤;10月14日,昆明晋宁发生一起修建方人员与村民因的暴力冲突,共造成8人死 亡,18人受伤严重后果.......这些事肯定不是和谐,也不是正能量。按照官方的思维,这些"负能量"的不和谐新闻应该被封杀。我们知道这些事,我想 不是因为官方的新闻透明,而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达,消息封锁已不容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