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讯2019年03月23日发表)
正在欧洲出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令"尽一切努力抢救并做好舆论控制"此举也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在事件初期一份"响水经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疯传,该文章是在2007年响水发生第一次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由中共响水市委宣传部所撰写的文章,介绍了响水如何在重特大安全事故里抵挡官媒记者与民众的舆论措施。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中国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当地宣传部门抵挡最多的外国媒体的采访,而阻止官媒采访也是不止一次发生。在泉州港爆炸事件发生后,当地宣传部门在对中国一家以调查报道出名的南方周末的记者提供"色情服务"以阻止其进行采访,这似乎借鉴了"响水经验"。
中国当局在此前发文称确保重特大事故透明和告知民众。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恰恰,响水在这次的做法也招致当地民众和一些官媒记者的不满。响水的做法体现一直在广为流传的"维稳安全法则"的显现。"不防爆炸,专防记者"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热词。
一直以来中国当局在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上一直采取的封锁舆论和武力镇压的手段,这给当前的同志机器带来了许多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加深了中国社会里官民矛盾。当局并不在乎这些内容相反是将政府治理漏洞怪在一些官员身上,自身的体制之错并不能很好的解决。
响水经验又一次体现了中国国家宣传机器的号召力,也许会成为许多在处理重特大安全事故时的一个样板。做好舆论控制一直是中国当局惯用的手段,以"谣言"未依据来告知民众我们该如何做?这些"谣言"大多数是被当局看作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这些内容多数是公共事件的最真实的声音。
为何响水经验成为一种难以传播的常态?一直以来在一些中国地方政府中"官群问题"、"拉帮结派"现象频繁,而中共当局也曾经下令整治这些问题,似乎在响水事件上又看到了当局长期一贯的作风。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篇文章将响水问题,归咎于当地落后文化和让人瞠目结舌的官场作风,在种种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下积累成今的响水事件。
在互联网社会,当局似乎从响水经验中学到了一些如何控制日后可能要发生的热点安全事件,特别是在今年这个政治敏感的年份,维稳力度空前壮大。
在习近平出访欧洲之际,一些人权团体也给习近平会出访国家的领导人致函要求其余习近平谈及不断恶化中国人权,人权观察敦促马克龙要求习近平回应法国和欧盟的近期呼吁,允许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和其他联合国代表进入新疆进行有意义的访查,立即无条件释放被非法拘留的人权捍卫者及和平的批评人士,包括前铜锣湾书店老板、政治敏感书籍出版商桂民海、四川六四天网创办人黄琦、北京人权律师王全璋、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伊力哈木·土赫提、藏语教育倡导者扎西文色、维族博士留学生古丽给娜•塔什麦麦提和台湾人权活动者李明哲等人。
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共最能够出招的就是用金钱去购买统治安全和政权稳定,这也是北京长期以来一贯的政策。
响水经验,为何不"响"?这给北京也带来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博闻社驻华记者 思泰 报道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此为打印板,原文网址:
http://news.boxun.com/news/gb/china/2019/03/201903232251.shtml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