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9-03-16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再思考

https://mp.weixin.qq.com/s/vBYDSwI3HSGjqN7kF1DPBg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再思考
李飞(沧木生) 沧木生的读与思2016-06-02
为什么重提国民性批判
 
先看以下几句
从前种种事,至一九一六年死;以后种种事,自一九一六年生。吾人首当一新其心血,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以新民族。(陈独秀:《一九一六年》,1916年)
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群聋不能成一师旷,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有不良之国民,斯有不良之政府。(杨昌济:《告学生书》,1919年)
 
这届人民不行。(2016年网络流行语)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若怎样,中国就怎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崔卫平,2010年)
群众要都是省油的灯,干部也不会被拉下水。(冯小刚导演,王朔编剧:《私人订制》,2013年)
上下各三句,分别是二十世初、二十一世初的精英话语它们的相似人吃它们背后的逻辑起点都是一致的:民性批判。一百年民性一直是大思想界、文化界之不去的集体记忆有名人批判民性一番。又因官方推的主流意中包含有的思方式,故此民性批判的拥趸民性批判又有很多变种,如民素,如全民腐败说,如宗国说,如"你怎样便怎样",等等。每年网络民性批判及其衍生思方式的文章流在博客、人人、空、微博等网络媒体。更口无言的是竟然有人把本山的系列傻乐电视剧》上升到民性[1]这么模、长时间民性批判的话语存在,实在有必要认真清理。
鲁迅几乎是二十世纪最有名的作家,其影响力至今不衰。鲁迅(不包括加入左之后的作品)的文艺创作,有着改造民性的求,作品(小文)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迅又几乎是民性批判阵营中最出名的人物。因(1)一九四九年后整陆学界接最多的知分子除了克思一系之外,就是迅;(2)学教中,又有不少迅的文章,到其民性批判,中一般都俯首是。故今天的操持民性批判话语的精英人物,大多受迅影响较大。认为,在迅的影下,"近一的中分子都对国民性问题有一集体情"[2],笔者基本同。因此本文选择鲁迅的作品作切入点,重新思考其国民性批判问题。

 
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
民性(nationalcharacter)在具体境里有不同叫法,其中有"民性格"、"民精神"、"民族性""民族性格",在中国语境中亦可称为"劣根性"。作个问题重重的念,"民性"实际上一直受到疑。然而作为讨论的基,我需要且了解一下民性的定。作,袁洪亮括了国内学对国民性的四 1."多数论认为国民性是指一民族多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心理特征、精神状态";2."沙香等则认为国民性是通过国民行为倾向表的、由一心理特成的普遍人格型。是'一民族的大多人在思想、情操及行上所表的某固定形'"。3."有人认为国民性指的其是文化心理结构","民性改造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反映了文化主体意的崛起和中民族在反思中深沉的";4."也有人根本反对国民性的提法,认为这个概念不科"。作者出的定民性是"指一民族在期的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所普遍具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心理以及相的行方式的特征的"。[3]
然,些定里的"普遍"、"大多"抹体差、社群差、性阶层,把本来"多"的差成"一"的相同。得注意的是,所谓国民性或民族性思想在其生之日起(起源于19世西方),就受到了疑。梁刚发《新民,其中于"新民"的就引起了争议"有一位署名'生'的留年即在《浙江潮》撰文,认为超把新民作首要件,忽了政治改造,是'倒因果'认为论说,有了新民,自然有新政府,事上,必先由新政府,而后才有新民,因政府是民的代表。"[4]然而由于影响较大的一批知分子民性批判,所以这个问题重重的念很快流
迅的文中有一些述到了民性,不过总体而言,迅的文是一文化批,很像在的公共知分子的作。若说鲁迅的文主民性批判,实际上大大弱化了文的力量。正寄托着民性批判思想的文体是小迅在日本(1902年)曾提个问题[5]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的病根何在? 1907年对许寿:"决计了。中的呆子,坏呆子,医学所能治?"[6]这样的疑问从事文,小中自然免不了要理念先。在《<喊>自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俄文<阿Q正>序》也提到过类法。至少迅的民性批判思想以具象的方式呈在了小说当中。事上,对鲁迅小民性角度的解有不少,加之迅小的影,其民性思想自然可以追溯。
迅的小包括《喊》14篇、《彷徨》11篇、《故事新8篇,加上早期的文言小怀旧》,共34[7](限于时间,不再做文本分析)。其大(只算《喊》和《彷徨》),有直接旧时分子的直接刻,如《孔乙己》、《》、《明天》、《波》、《故》、《阿Q》、《祝福》、《肥》、《高老夫子》等,表的无知、麻木、冷漠;也有一新式知分子,多以痛苦、矛盾、醒、勇敢的面貌出这个时候周边会有无知、麻木、冷漠的俗众对新式知分子的迫,如《在酒》、《孤者》、《明灯》等。体而言,迅小所体民性是冷漠、麻木、无知。也有括了迅所批判的十种国民性[8],也有个国民性批判为对奴隶性的批判[9]之,"民性"迅的文学诠释从社会心理或者流行话语;也有着劣兼[10]民性底成劣根性。也就是说,鲁迅的文学创作建构起一个以"奴隶性"为核心,以冷漠、麻木为主要特征,以精神胜利为主要内涵的"国民性实体"。这种"国民性实体"也是今天很多知识分子攻击的对象。
我们看到,国民性这个概念经历了转换。在知界,作心理民性,经过传播,成了一个大众舆论领域的批。作有待继续观察域——"民族心理"(实际这门学问遭到抛弃)的一个带族主的范,在学术领有反思、辩驳理的可能,一旦由公共知分子流入公共域,成一,就有了本[11]向。范移是民性本化的一原因。范畴的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作为国民性载体的表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 "迅凭借其高超的艺术使知阶层和普通民把他批判民性的'大',而'民性'也借由小文的媒介迅速成为当时的'流行'话语。"[12]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正是文化市场中的批评范畴,是一个具有"神话"性质的概念,即脱离了具体语境和逻辑框架,成为一个抽象的、具有普适性的万能钥匙。
 
对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的批判

民性话语如何生,在什背景下生,讨论的比多,也非常周全。大致有:1.危局之下的反思。当时着被蚕食的危,而各改革甚至民的成立都有取得某些知分子的期效果,故此他们认为制度是表层的,应该改造民性。然,若按照通行材的经历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2.西学的影响。这一点无可争论民性批判的生受西响较大。民性的念首先西方入日本,又由日本入中民性批判的底本是一些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如斯密思的《中人的气质》。3.中国传统的影,儒家本就究世道人心,重品格成。
这些传统的分析注重的是当时国内的环境,并不具有更大的历史视野。他们忘记了"国民性"实际上是舶来品,产生于欧洲,借道日本,传入中国。事实上,作为国民性概念来源的民族心理学由于其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和种种谬误(它寻求对不同民族的先进和落后做出解释,在这种前提当然不会出现客观的研究成果)早已被抛弃。传教士斯密思的《中国的气质》,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影响巨大。能从欧洲殖民扩张、种族主义思潮、基督教传播的大历史背景下看待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在后代理尤其是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学野之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整体反思的一支。最先引起讨论的是对鲁迅国民性理认为民性批判具有本义倾向,是西方殖民者建的神话,是欧洲中心主[13]认为
国民性是"现代性"理论中的一个神话。说它是神话,我不过在这里用了一个隐喻,指的是知识和健忘机制。理由是,国民性的话语一方面生产关于自己的知识,一方面又悄悄抹去全部生产过程的历史痕迹,使知识失去了自己的临时性和目的性,变成了某种具有稳固性、超然性或真理性的东西。[14]
只是抽取"五四"个时间分析。厦的周宁分析了13到20世形象在西方话语中的表述。把时间之后才会发现,"中形象是西方代文化的'他者'像。可以是理想化的,表欲望向往、表在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冲;也可能是丑化的,表和排斥、表自我确认与自我固的需求。"[15]实际上,次提及的很多知分子巨大的《人的气质》,是西方人写给西方人看到,是西方于中的"他者"像。也就是,引起中公共知分子趣的民性话语,只不是西了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甚至奇好怪而行的言。他也更未意到,"中形象的功能不只是在知识与想象面上作'他者'助西方代文化完成自我西方中心的地文明秩序,在价值与权面上配合、协调、支持西方代殖民主义与扩张夺与征服提供意性的'理由'"[16]
在《"被人表述":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中,周宁授极其详细孟德斯、休、赫尔德到黑格尔到19纪种族主、民族主义这些交文本中立了了西方话语谱系,认为"西方有国国民性的看法,流行于19,但基本点在18末就已形成了。西方不仅开始描价中民性,而且试图对确定的有民性表述,提供自然坏境、社制度、遗传等方面成因素的解们观念中杂乱的印象一到一确定的念上,并为这种概念找到典型形象或象征。""在西方文化中,黑格尔的理论标志着中国国民性话语精英面的完成,明恩溥的《人的性格则标志着大众舆论层面的完成。[17]实际上,迅的学创作恰恰提供了民性念的典型形象。
西认为,优势集不必通过显性的暴力行动获领导权,而是可以通的文化霸,即优势在文化、道德、思想、意态领域的领导权来获得利益优势而福柯说得更明白:"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18]民性批判背后的系就是:的物文明发达一些,力解"步"。就如同"落后就要挨打"一不是逻辑,而是现实逻辑"人类并没有如同今有人信的那于一向着更好、更强或者更高的展中。'',不是一个现代的念,就是是一个错误念。"[19]显然当时的西方更有权力解释"进步"这个神话,他们寻求的是种族主义的根据。把差异解释成差距,并贴上了本质主义的标签。把解"",是一种对隐力的服从当时的知分子正是无意现实逻辑,他愿意聆听西方解们为何更步,何更落后。甚至,不用西方解,他自己在西方的各著作中找原因。当时们选择现实逻辑,而逻辑,无意中落入了"文化霸"之中。"代性"造的""神至今作种铭印留在了界。
文化、思想和学术是交流和渗透的,文化殖民的法并不可靠。然而,某些知的背后有着系却是属实的。一的交流重要的不是生知机,而是这种所可能生的后果。民性话语来说可能是粹的学术研究,也可能是出于坏心思。然而,民性话语实是在殖民主族主、民族主背景下生的。就其实际效果而言,在世界上西方的扩张提供了知支持。
 
个体的经验、记忆与国民性批判
察周遭,不是客的上帝角,而是着自己知体系、认识惯例、人偏的。也是培根所族类假象[20]的意思。作众舆论层面完成中国国民性话语建构的知名人物,斯密思就是基督徒和欧洲人的认知框架观察中人,在《人的气质》(或作《人的性格》)中列26人的性格特征[21]:面子,节俭,勤礼节,漠视时间,漠精确,解的才能,拐抹角的才能,活的固,智力浑浊,神麻木,轻视人,缺乏公共精神,保守,漠舒适和便利,生命力,忍耐和坚韧,知足常,孝,仁慈,缺乏同情心,社,相互负责与守法,相互猜疑,缺乏信,多神、泛神和无神。其中有很不能算是缺点的也被解读为缺点,甚至把优点也解读成缺点。斯密思着宗、文化偏、价有限的下行解认为是普遍的中人的模式。完全是一种误读和偏
刘晓南比全面的解了斯密思的误读[22]:1."史密斯所指的中国国民性弱点其实并于'民性',而是'代性'问题。倘若制度,自然也会产生另一'民性'了。他代工文明的眼光来审视的政治、经济落后的前代中,其着眼的是政治经济、社制度的落后,而不是'民性'"。(比如漠视时间)2."史密斯率地苦生活状况当成了中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天将对痛苦的忍耐成了天性。"3."史密斯在中居住长达几十年,言、文化有着相的了解,但落到具体交中,文化的误会远远大于言的误会"(史密斯论证人"思"例,他人"多大了",此人反后回答"五十八"。实际上,在中不能直接老者"多大了"。)

因此,由于斯密思的人的原因和一些不可控因素,著名的《人的气质》本身就问题重重,充了偏误读,有将动态"生于人的本性会结构动态"[23]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固定化的向。本来应该对准社会结构和制度的矛头,却刺向了"中国人的气质"。斯密思的经验自然是有问题,而鲁迅钟情于国民性批判也有他个人的原因。
认为鲁迅的童年经验很重要
如果从少年算起,鲁迅思想一开始就有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一方面,如鲁迅自己所说,"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另一方面,又如鲁迅自己所说,"我母亲的母亲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 (《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自序》)。[24]
在讨论《朝花夕拾》时则描述了一很有意思的象:
只有坦然怀旧时,鲁迅的人情味儿才会绽放,那里展现出来的中国农民完全不是阿Q的模样,那里的中国人也迥异于脸谱式的国民性漫画像。一旦离开这种状态,他就立刻回复到紧张激烈的造反姿态和不容置疑的否定一切的激情之中。[25]合李厚的看法,我可以大致将两种况对应1.迅的回文章(甚至包括于一九一九年《一件小事》,然收在了小集中,却可看作事散文,此时鲁未赤化),人是立体的,可的。迅小候和近有,也是放平紧张状态2.迅的中,人物是平面的、麻木的、丑陋的,和迅小候家道中落有似乎可以这样表述:迅童年在故创伤记忆("作为出口,'创伤记忆'更专人意创伤化所形成的'情结'是否障碍意向力的原始发","它能推'苦难向文字何失重'朝可解的腹地深入")[26]大的影了其文作品。这创伤记忆对鲁迅洞察民性有很大的潜在的影
实际上,不只是体的创伤记忆。那一代知分子大部分都有另一种创伤记忆这创伤记忆来创伤,尤其是甲午、庚子事件。创伤记忆对鲁迅的影非常大,无是行文,人。国族的创伤记忆使得鲁迅急于找到国家落后的病根,最终听从了"进步"的西方知识话语;个人的创伤记忆使得鲁迅对人性中的暗面格外留意,并在无意中将其看成整个民族劣根的隐喻。"人类学的主体性理念为鲁造了认识存在的非理性认识框架。其首要特征在于以主唯我的在化思路存在行化。化果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成非理性自我意识显现的人类学现象。此结论导迅无力性知角度认识存在、思考社政治。意抹了理性。"[27]实际上,每主体都有意无意的"化",即使是最客理性、深思熟的大者也免以例外。创伤记忆迅小中的表就是把他"怒其不"的民"化"成了阿Q,把中人的丰富多的性格"化"成了奴性,"化"成了"瞒与骗"。
 
思维范式转型视野下的国民性批判
全球化在五四之前就已开启,知不再是封的。这在知识界有一个直接后果:知识-思维有相似性,议题也高度集中。知道这个背景再看中民性批判,只不当时认知范式的一部分而已。五四一代知分子也是肉身凡夫,有其史局限性。吾人自当对历史之人物怀情,理解其作效果史的史局限性。然而不意味着我不能理前人的偏思想,亦不能成今天依然操持以前的话语故作愤青状的理由。十九世到二十世纪,全球思想界、知界(西方思想界始)有一个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型的程。这个转型大概开始在二十世中叶(萌芽早于此),是反思深度模式、极权、大始的。
正是在整思维范式的转变,使得二后曾一度火民性渐渐无人津,甚至被界冷漠待之。很明,是生了代性,而人在逐化;而不是人先代人,之后才能发生代性。种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知识-思维范式的转型给国民性带来的改不止是力量的锐减,而且在于研究方向的化。下民性(他现在将之称为"众数人格"较为出名的一位者英格尔斯总结的关于国民性研究的一段[28]
总之,下面这几点似乎才是切题的:
1.尽管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准确界定民族精神存在的论述,但存在一些重要的独具特色的价值体系、符号和反应模式。可以据此有效区分不同国民人口,这一点几乎没有问题。
2.必须认识到这些独特模式是一个国家特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产物和反应,不是种族或天然本民族本性的产物。
3.因此,它们是可变的,受制于其他变化或可控制的、有计划的发展。而且,既然一个国家的人口可能表现出不止一个独特模式,那就经常涉及在一组模式中哪个可能主宰未来社会发展的问题。
4.这些特有模式的发生,通常不是因为受到直接攻击,而是因为产生它们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5.因此,社会变化,包括国民性变化计划必须从社会行为计划开始,而且主要以社会行为计划为基础,后者是一种改变国家结构,改变政治、社会和经济体系的计划。
6.但是,这变化不能仅仅以政治性考虑为基础。政治行为的每一个不同过程,对任何一个社会特有反应模式和符号体系的可能影响都必须被考虑到。
表于1949年楚地表明,即使究"民性"的者,也早已摆脱了早期族主、民族主影,而只是试图解释不同行模式,以究政策的施程度和可能遭遇的问题"会变化,包括民性计划须从为计划开始,而且主要以社为计划为,后是一变国结构,改政治、社经济体系的计划"可知,还在民性的学者和五四期"改造民性"的思想也是格格不入的。他们绝不会认为国民性是文化基因,只有改造国民性才能实现社会更新;相反,他们认为社会的变化都是从经济的组织形式、政治体制开始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国民性也不是本质主义的,它也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建构主义的。本质主义的思维和决定论有着内在联系,决定论的思维又和激进主义密切相关。不妨看看下面这段引文:
1920年,胡适等人发表《争自由宣言》,呼吁平等普遍的个人自由权利及其保障。两年后,胡适等人又呼吁建立限制公共权力的立宪小政府。鲁迅的反应是不屑一顾。稍后,《新月》杂志又在1929年发表胡适所撰《人权与约法》,声言"但今日我们最感觉痛苦的是种种政府机关或假借政府与党部的机关侵害人民的身体自由及财产"。胡适对权利理念保有健全的信念:无限制的政府权力才是对个人的最大威胁,建立现代文明必须保障公民权利。鲁迅的回应是在1930年写作了《好政府主义》,不指名道姓地讽刺胡适、梁实秋等人,更对胡适的宪政主张不置一词。[29]
这种冷淡的反迅正在左的思想有,然而也和改造民性的思想系很大。正是下的改造民性思想,使得迅不愿意接受任何制度改良,认为根上解决问题,什都不行。殊不知,他的改造民性的思想是一僭越思想,因整体地改造"民性",只有上帝才能完成。如果人有力量完成,那肯定是一能全方面控制社人的极权的政体。恰恰极权政体也愿意充上帝的角色。极权政府的目的不止是改造社制度和政治制度,而且要改造人性和社性。也就是极权政府不止要控制人的行,而且要控制人的思想。改造民性和极权政体的社改造都有着一狂妄自大的上帝求。林毓生认为,改造民性"思想革命本身含着自我否定生了新的要求,这个新的要求也是个逻辑的力量,就是要用最强大的知力量做遵命文"[30]认为找到了中的病根,不再理"头变幻大王旗" (《南腔北集·了忘却的念》),而是"混的祖先,出昏的子,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好坏,改变都是不容易的。法G.Lebon著《民族化心理》中……"(《热风·三十八》)。这种改造国民性的诉求实际上包含着由改变每一个体到改变整体的认识,这种认识却使得鲁迅认为只有彻底从整体上改变,社会才会真的改变。
 
结论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在20世纪初欧洲大肆扩张背景下出现的狂热的种族主义思潮的一部分,是基督教文明歧视他者的产物;它的兴盛既和当时国家危机有关,也和鲁迅个人的气质关系很大;它可能说出了部分事实,却忽略了事实背后的更为深刻和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提到国民性时,切不可忘记它的历史局限性和它自身的片面性。
然而,一些常在公共发声的知分子,依然操持民性批判话语这种话语强化了他为叙述者自身的精英同,也强化了"特者"面"庸"的孤芳自感。然,他们时会将自己放在民性批判的祭台上,认为自己也有劣根性。然而不是一超越,更像是在舞台上扮演一位无力回天然而愈挫愈勇式的悲情英雄。正如震所,"民性和美好的民性是知精英自我意的表,前者表自身的厌恶,后者表自身的愿望或'超我'。任何人只是一集体主义观念的果和表,而不是原因和基倒的-会关,制造出了流行甚广的思想。"[31]
哈耶克曾指出法西斯主和社的相似性[32](政治者或思想家确实经常把法西斯主义和共共同列为极权),认为背后都是一种试图掌握的律或终极力量去整体地改造社的"致命的自"。迅的民性批判实际上就具有这种怪夏志清认为"魯迅其時代所擺佈,而不能算是那個時代的導師和諷刺家"[33]里的""可以做更深刻的理解,就是和社思潮下,未超越。者不相信改良,他们认为那些枝末的修维护旧的利益格局,或者改良是无法底改迅曾"此后最要的是改革民性,否制,是共和,是什,招牌虽换色照,全不行的。"(《·八》)正是一不相信社渐进改良,而企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整体主义乌托邦。
代的政治理念是制度建,政府不得侵犯公民的消自由;代政治不必心公民的幸福生活 ,是公民利范围内的自选择[34]。动辄指责国民素质如何的人,要么是没有能力发现群体行为背后的体制和文化逻辑,要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自身的精英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1]马梅:"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载《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第4-6页。
[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0页。
[3]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载《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第69-72页。
[4]伍国:"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载《书屋》2006年第7期,第4-11页。
[5]许寿裳:《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6]许寿裳:《鲁迅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17页。
[7]数据根据《鲁迅小说全编》统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8]主奴根性,自我满足,冷漠旁观,讲究面子,保守崇古,中庸巧滑,反对"独异",求全责备,"二重思想",盲目排外,"瞒和骗"。俞祖华:《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40-246页。
[9]张锡勤:"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30-35页。
[10]可参考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壹:一百五十年中外"中国人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何谓'本质主义'?简单地说,本质主义认为事物有着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从而忽略了事物本质的历史性和时间性特点。所谓本质主义视角的国民性问题是指研究者在国民性有优有劣、国民性是进化的、国民性是可以改造的等理论前提预设下,以西方优势文化为参照系,考察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国民品性的理论方法。"柳传堆:"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想象及其局限性",载《三明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3期,第296-303页。刘禾认为"国民性"有的本质化倾向是从陈独秀开始的。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8页。
[12]钟诚:"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治意涵",载《东岳论坛》2011年11月32卷11期,第19-23页。
[13]参见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与本人关注课题有关的章节是第二章"国民性理论质疑"。
[14]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3页。
[15]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6]同2,第16页。
[17]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第41-53页。
[18]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9页。
[19]尼采语,转引自张芸:《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20]"族类假象植基于人性本身中,也即植基于人这一族或这一类中。若断言人的感官是事物的量尺,这是一句错误的话。"[]培根:《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页。
[21]参见[]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刘文飞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22]刘晓南:"'国民性':一个假想敌",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90-95页。
[23]周晓虹:"国民性研究的当代趋势——英格尔斯及其《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13日,第B02版。
[2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0-441页。
[25]杨震:"诗意抹杀理性——反思鲁迅国民性思想",载《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第189-196页。
[26]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页。
[27]同2。
[28] []艾利克斯·英格尔斯:《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王今一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25-126页。
[29]杨震:"诗意抹杀理性——反思鲁迅国民性思想",载《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第189-196页。
[30]林毓生:《鲁迅"国民性"论述的深刻性、困境与实际后果》,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1期。
[31]杨震:"诗意抹杀理性——反思鲁迅国民性思想",载《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第189-196页。
[32]参见[]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33] [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34]参见[]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221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