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9-04-19

我闻【WeNews】证监会再引优秀海归 37岁的前世行专家入仕 | 金融人· 事


00:19
09:23

我闻【WeNews】证监会再引优秀海归 37岁的前世行专家入仕

 
2019-04-19 20:29:38


2018年1月作为优秀海归人才引入中证金融研究院担任副院长,近日正式落实副局级,成为会管干部

 

【本文来自财新传媒在微信平台的新媒体单品  WeNews "金融人·事" ,独家可靠,配置专业音频,工作日更新,线上订阅后可获每日特快价值专递】


中国证监会一直重视海归人才引进,如何"留得住、用得好"也是难题。2018年初证监会从世界银行引入谈从炎,担任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近期已经明确为副局级干部,目前已在公示期。

 

据中证金融研究院官网介绍,其前身为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6月,是证监会直接管理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院长刘青松,党委书记赵立新,目前官网显示有五位副院长,包括赵立新、马险峰、李东平、田宝良、谈从炎,还有一位纪委书记周拴茂。不过,院领导中唯有谈从炎并非党委委员。

 

中证金融研究院定位为决策支持中心、战略智库和理论学术基地,负责资本市场长期性、前瞻性、全局性和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研究院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智囊。近年来,中证金融研究院积极广纳良才,2018年年初从海外引入了谈从炎,秋季又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引进了原货政二司副局级专才、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潘宏胜任高级研究员,均令人眼前一亮。


I.     年轻的副局级


谈从炎.jpg

 

谈从炎(👆)出生于1982年,现年37岁,本科在北京大学就读一年后转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005年到2011年期间攻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涵盖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他在攻读博士期间,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交换;2011年毕业后进入到世界银行美国华盛顿总部工作,担任欧洲及中亚市场经济学家;2017年离开世界银行,2018年1月作为"海归人才"加入中证金融研究院。


"从炎为人谦和,学术风格,英文非常流利,专业能力很强。"一位在IMF做过经济学家的外资机构人士这样评价他。

 

"谈从炎在2018年引入的时候,就给了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的头衔,当时不带行政级别。此次证监会正式任命谈从炎为会管干部,落实了副局级。"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称,这种引进方式跟当年祁斌等海归人才引进方式类似,先给规划委委员的头衔,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和考察后,再落实相应的行政级别。

 

谈从炎能够落实证监会副局级干部,也引来不少证监会内部人员的艳羡。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在证监会体系,40岁之前能够提拔为副局级都是牛人,大部分人在这个年龄还只是副处或者正处级干部。"谈从炎是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钦点,属于优秀海归人才引进。"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财新记者,2018年1月证监会印发了《关于引进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系统增强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以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广阔胸怀,切实承担起引进人才工作责任,真正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证监会要求以各会管单位作为系统引进人才的重要平台,发挥会管单位自身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为整个证监会系统储备人才。

 

当时证监会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引进目标,要求各会管单位一般每年在主要业务领域引进一至三名高层次专业人才。重点引进具有境内外市场工作经验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专业人才。允许用人单位探索多样化的用人方式,配之以适当的政策保障。

 

谈从炎就是这个阶段引进的。据介绍,谈从炎拥有为多国政府制订经济金融政策的经历,并撰写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政策研究报告。


II.    一拨拨海归

 

资本市场的设立本身就是西学中用,方案最早是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下称联办)提出,而联办早年的主要创始人均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证监会筹办期间,有一半人员来自联办。有此渊源,和其它部委很不同的一个特点是,证监会内部一直有海归派与本土派之分。

 

证监会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曾先后5批次集中引进50多名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的人才大多数是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专家,具有多年境内外资本市场工作经验。

 

2000年,在周小川任主席期间,证监会大批吸收海外归来的市场人士,包括高西庆和香港证监会原副主席史美伦等人先后成为证监会副主席,其他大多任部门副主任或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副局级),包括童道驰、张新、祁斌、周春生、张宁、李青原等,以及任上海证交所副总经理的刘啸东、方星海等。规划发展委员会成为证监会专门吸收海归人士落脚的局级单位,后更名为战略发展委员会,即现在的证监会研究中心。

 

2001年,证监会中海归人士近50人,占总人数约20%,多有在海外高校任教或在华尔街投资机构任职的背景。此时的证监会,上至主席、下至部门科员,不会英语、不懂华尔街历史似乎就难以立足,并就此掀起了会内干部海外培训的热潮。

 

2009年,为抢在欧美金融危机之时,希望引入一批真正有实战经验的高素质海外市场人才,在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主导下,证监会在华尔街高调招聘高级专业人才,最后走"千人计划"的通道引进了20位,包括汤晓东、罗登攀等人。根据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0年中期工作报告透露的数据,到2010年6月,证监会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人数约有500名,其中证监会机关局级领导干部占到13%左右。

 

证监会当然非常需要海归人才。经人才计划引入有一定专业经验的海归人员回到体制内,不必从头做起,或从副处开始,或从副局起步,但从此就得按照体制的要求按部就班,想要在短期内再次获得擢升的机会不大。时光流逝,最终只有一直留在体制内的个别海归官员赢得擢升,大部分都已从证监会离开。

 

比如童道驰,作为最早的一批海归,先后任职于上市部、发行部、国际部,多次主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谈判;2014年3月,童道驰被调任商务部,担任部长助理;2016年转岗到湖北省副省长;2018年11月南下转任海南省常委、三亚市委书记。

 

祁斌也是第一批进入证监会的海归,先后担任证监会战略发展委委员,之后任职于基金部、研究中心、创新部,2014年被任命为国际部主任,2016年8月调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


III.          如何留得住、用得好?

 

证监会引入的海归人才经常退出,如何"留得住、用得好"一直是困扰证监会的难题。

 

2014年10月,证监会机构部创新处原负责人罗登攀离开此前加入的中信并购基金,赴任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曾任毕马威法律诉讼部资深咨询师、金融部资深咨询师;SLCG证券诉讼和咨询公司合伙人。

 

2014年8月,证监会国际部原副主任汤晓东加入中信集团,任华夏基金督察长,随后任华夏基金总经理;2018年4月底正式辞去华夏基金总经理,5月受邀担任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兼任香港子公司广发控股的CEO;任期不满一年,4月17日,汤晓东又回到外资机构,担任贝莱德(BlackRock)集团中国区主管(参见我闻金融人·事"汤晓东就职贝莱德 海归人才的曲折路径")。

 

2015年初,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王欧转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专项投资部任职,当前王鸥也已经从中投离职,创办私募基金。王欧2007年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加入证监会规划委,后任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副主任等职。

 

对于有海外投行工作经验的官员来说,选择回国服务证监会更多是报国情怀,也是为了打开国内金融市场的资源和人脉。他们无疑为证券市场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但也因冲击了原有的官员体系,以及理念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加上并非人人都能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会引发内部的一些争议。


最通常的质疑是"水土不服"等。暗中的矛盾还包括,体制内官员辛辛苦苦半辈子等着晋升到局级的位置,结果"引进人才"在市场上赚了钱后回来 "抢位子",被体制内官员认为"不公平",由此形成的心理反弹和阻力。如果在任的一把手不够强势有权威,很难在内部做到平衡的安排。但最终,还是要看海归人才发挥的作用,来做客观判断。

 

作者:刘彩萍

          (王力为对此文亦有贡献)

主播:李明明

线索:jinrong@caixin.com

华薇订阅二维码2019.jpe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