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2-09-29

一則留言囬復:Re: 请听美国人如何评价中国百姓

其實說白了,就是窩裡斗。毛賊東當年研究透了國民的劣根性,才會發動走所謂的"群眾路線"。
讓群眾之間互相檢舉、互相揭發、互相監視、互相告密、互相斗。這樣統治者就可以做到無為而治。
國人的歷史和文化里從來都是有告密文化一直存在的。

所以爲什麽以前有句話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 窩裡斗,一盤散沙。
"一個日本人是條蟲,三個日本人是條龍。"

2012-09-28

请听美国人如何评价中国百姓

发信人: tuantuan007 (团团三少爷的剑), 信区: RuralChina
标  题: 请听美国人如何评价中国百姓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7 15:49:43 2012,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uantuan007 (团团三少爷的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请听美国人如何评价中国百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7 15:33:40 2012, 美东)

我最近看了美国联邦对于一个案件的背景文件。里面谈到了中国人的一个特性:可共苦
,不可同甘。说白点就是如果我倒霉了,看到其他人也一样的倒霉,气就顺了,这点倒
霉也就可以忍受了。可如果看看旁边人没有和我一样倒霉一样惨,心里马上就不平衡了
,也要拉大家一起下水才能气顺。里面提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统计的计生办收
到的民间申诉信里,绝大部分的申诉信里抱怨,揭露的并不是对政府政策的不满,也不
是抒发对自己遭遇的悲愤,而是揭发同村某邻居竟然逃过了计生办的强制流产,结扎的
惩罚,没有和自己一样被流产结扎,感到天理不公,强烈要求整个村都要结扎。

这种观察让美国认为中国人民其实很容易被驯服成顺民。政策再严格一点,剥削再严重
一点,只要人人有份,大家就都能忍,能接受,同时还主动承担起互相监督互相揭发,
帮助政府落实政策的责任。老美看透了中国人的这一特性,认为中国人还是很好管理的
。很多时候让老百姓自己互相治,政府反而可以做到无为而治。看看现在钓鱼岛事件的
各方处理,也难怪日本人从来不怕我们,怕老美。

薄熙来双开移送司法刑期或20年以上


薄熙来双开移送司法刑期或20年以上

2012-09-27

內外形勢緊迫 傳18大提前開;首都大塞车又成首堵 送礼蔚成风倒逼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既不中华、也不人民、也不共和







人民,人民,多少罪惡假汝以名。打著所謂人民的幌子,為的是謀取私利,中飽私囊。
人民只是一個名詞而已、不過是一個被統治集團的權貴們利用的工具而已。用完了,就被扔掉!
僅此而已。










內外形勢緊迫 傳18大提前開

內外形勢緊迫  傳18大提前開
by 大陸新聞組北京26日電
09.27.12 - 06:10 am

出訪西亞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25日回到北京後,目前中共中央24名政治局委員已無外訪活動,都留守國內。消息人士表示,中共高層將於28日在北京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最後確定中共17屆七中全會舉行的日期、中共18大提前舉行的日期,並審議通過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處理。18大很可能提前到10月9日開幕,會期一周。

「明鏡新聞網」引述消息人士說,政治局會議如果順利達成共識,當晚央視的新聞聯播節目將立即公布中共17屆七中全會和中共18大的會期;否則就會推遲到29日晚公布。報導指出,「儲君」習近平已全面接管最高權力,主持17屆七中全會和18大的籌備。

報導說,根據中共高層「十一」前後的行程安排,9月3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63周年國慶招待會;10月1日,中共主要領導人將集體參加北京民眾的國慶遊園活動。10月2日,17屆七中全會可望在北京舉行,會期三天。

但如果本周末政治局會議仍有較大分歧,17屆七中全會則將改在10月中旬召開。不過,根據目前情況看,10月2日召開的可能性最大。

報導說,在本周末的政治局會議上審議確認後,17屆七中全會將通過對薄熙來「雙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決定。

海外「博訊網」26日引述中國電子商務教父級人物老榕在微博爆料說,中共已內部通報,薄熙來案10月15日前公布,薄熙來除了會被「雙開」外,還將送交司法審判,刑期不低於20年,判刑應在18大後、明年「兩會」前。

外界一直盛傳,中共18大會期定為10月18日。但「明鏡」引述消息人士說,由於最近出現多種狀況,18大很有可能提前到10月9日開幕,會期仍為一周。

此外,香港半官方的「大公報」26日根據中國交通報訊息來推測,18大將在中國「十一」國慶假期後不久召開。而中國今年的「十一」假期從9月30日到10月7日。

據報導,提前舉行的原因是因為各方面的干擾因素越來越多。首先是黨內各種政治勢力蠢蠢欲動,多方施加壓力,試圖改變既定人事安排,高層人士擔心日久生變。其次是國際因素。目前正在急劇發酵升溫的釣魚台事件,很可能成為中國外交衝突的引爆點,局勢緊張複雜,隨時可能失控,爆發嚴重危機。一旦出現局部武力摩擦甚至戰爭,對中共18大將構成重大衝擊。第三,中共18大的權力分配遲遲不能定案,導致全國的黨、政、軍系統很長時間以來,基本處於停滯半停滯、癱瘓半癱瘓狀況,很多官員反映,如果再不開會,許多經濟決策都會延誤。

更多新聞請看中共18大前夕綜合報導

2012-09-25

没有尊严和权威的司法


媒体看中国

没有尊严和权威的司法


德语媒体周二( 9月25日) 继续以王立军案作出宣判为契机,评论和分析中国司法与政治的关系,批评中国还完全不是法治国家。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发表题为"没有尊严的司法"的短评,指出,中国官方利用相关审判案发动的宣传攻势其实起了相反作用,对王立军的宣判只是暴露了中国司法完全受制于政治的现状:

"如果这位王姓警察局长不是如此耸人听闻地逃入美国领事馆,就不会以这种方式发现英国商人海伍德是被谋杀;如果不是因叛逃事件让党丢丑,如果市委书记薄熙来不是早就树敌多多,他或许根本就难以被推翻。对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和警察局长王立军的判决并非由法官作出,而是由党的领导层秘密商定。司法在中国就是这么运行的。而薄熙来的命运也将由党内的讨价还价决定。

"此案使党失去平衡,而且是在党多年里精心安排的领导层换届前夕。可以想象,仅出于这一原因,党的领导层就会认为,不使公众过多注意薄熙来治下的重庆所发生的事情是有利的,为此,需要强调与日本的岛屿争议,需要把民族主义的愤怒游行变成最重要议题。因为,就象在一个烧杯里一样,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国内问题成堆······共产党目前的宗旨是保持稳定。它尚未明白,对政治改革的放弃其实是稳定受到威胁的最大原因。"

《新苏黎世报》发表一篇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指出,王立军虽已被判刑,但他在政治上的提携人薄熙来的命运如何,依然难卜,原因是:

"中国的司法体制直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媒体关于(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的论调毫无意义。王立军案司法程序的所有细节都显示了它不过是薄熙来案框架内的一场戏,这场戏的所有画面均由党的最高领导层决定。

薄熙来的阴影

《新苏黎世报》在指出官方媒体关于谷开来和王立军审判案的报道均无助于让外界真正了解真相后写道:

"这两个审判案引人瞩目的一点是,薄熙来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未予提及。······今年3月起接手薄熙来案的党的纪律委员会还没有宣布,将如何处置这位倒地的官员。

"至于在相关报道中间接点名(薄熙来)是否意味着会(对他)提出试图阻挠司法调查起诉,则纯粹是一种猜测。也无法从对王的判刑中得出对薄案的结论。他可以被开除出党,并交由司法审判,但同样可能仅仅受到党内处分。而只要党还没有解决薄案,就还会有一层阴影罩在会期尚未正式公布的党代会上空。"

摘编:凝炼
责编:乐然

薄熙来贪腐一个亿?


北京观察

薄熙来贪腐一个亿?

十八大定于十月中旬召开,将成为中共历史上抢时召开的一个大会,除了薄熙来的因素,还有钓鱼岛事件,为了不影响十八大需要的祥和气氛,十八大甚至准备好提前召开。

来自辽宁省的消息称,中央和地方300人组成的调查组,9月23日完成了薄熙来在大连和辽宁省任职期间严重违纪的调查报告,贪腐数额高达一个亿,其中徐明提供的贪腐资金占三分之一。

合肥中院对薄谷开来案的审判,与薄熙来进行了彻底切割。24日,成都中级人民法院,对王立军四宗罪并罚进行宣判,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与薄谷开来一样,王立军认罪伏法,不上诉。中共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评论:"对王立军的审判,令人想起审判"四人帮",不提路线,只提罪行。因为提路线将涉及毛泽东。"鲍彤评论:"王立军案的审理判决与"唱红打黑"路线全力切割,与一党专政制度全力切割,但是想与薄熙来切割已经不可能。"

王立军已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中共对薄熙来的处理已经提到日程。上述查明的"一个亿",中央会不会采纳,将在9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进行讨论。

香港喉舌的预测为何也失灵?

8月17日,中共九常委在"北戴河时间"之后,在北京整齐亮相,接见伦敦奥运中国代表团。当天,中共的香港主要喉舌之一"大公网"发布消息:"按中国十六大、十七大会期公布时间的过往惯例,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将可能宣布十八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时间已经过去40天,大公网预测的"近期政治局会议",始终神龙不见首。

按说大公网的预测是有依据的:"十年来的2个换届年(2002年和2007年)年中政治局会议(7月)的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两次都在8月末)上,政治局决定向七中全会(十五、十六届)建议党代表大会会期。"

大公系属于中共的"近水楼台",中共向来有在香港大公、文汇首曝重大新闻的传统。大公网8月中对十八大的预测马失前蹄,原因在于今年的北戴河时间及其后的一个月,中共政局不断发生着的诡异和变数,与惯例相悖,至今尚未在政治局会议上形成决议,又如何能让传媒变成神仙,进行准确预测?

习近平接班的艰难与险阻

9月21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在广西南宁举行,习近平出席并致辞,CCTV进行直播。习近平声音极富特色,气出丹田,清晰浑厚,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能令人不免一震。中国领导人告别了湖南腔,告别了四川腔,告别了夹杂洋泾浜的扬州普通话,即将告别的是苏北普通话,习近平的声音宣示一个新时代就要来临。

习近平自9月4日在游泳池不慎摔伤之后,隐居十余天,15日到农业大学参加科普日活动是首次亮相。9月4日下午,习近平泳毕登梯上岸,不慎滑倒,整个身体向左侧摔去,左臂压伤,送医院紧急处理,左臂还是不能活动,伤势明显,只能连夜取消次日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重要外事活动。

此后又接连取消几项外事活动,一时谣传纷纭。从高层消息人士传出的"闹情绪"一说,尤其值得关注。

8月5日,习近平亮相北戴河之后,确实经历了筹备十八大最困难时期,他遭遇宋平等元老的严厉批评,作为党内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宋平,因为习近平筹备十八大"不汇报,擅自行动",甚至要他"闭门思过"。

习近平能否"坐稳江山"?

早于宋平,今年6月29日彭博社突发《习近平百万富豪的亲属 揭发权贵阶层的财富》一文,文中称"在习近平在党内逐步攀升时候,他的亲属们(指姐姐齐桥桥一家和另一个姐夫吴龙以及弟弟习远平)将商业利益扩展到了矿业、房地产、手机设备等领域。总资产达$3.76亿。"这篇文章引发世界传媒的轰动,当然也震动习家。据悉习近平马上召开家族会议,明白无误提醒家人:"你们谁出了事,我也保不了,也不会保。"并要求亲属如实各报家产,报上来的数字是人民币5亿多,与先前习近平掌握的相符。

随后美国明镜新闻网发表质疑彭博社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写了一大段话:"自4月份彭博社独家报道了三代核心江泽民接见美国星巴克公司总裁之后,由一个包括六、七个人的写作班子,煞费苦心花了两个月时间,写成《习近平百万富豪的亲属 揭发权贵阶层的财富》一文,并于6月底,即北京市党代会召开前后、郭金龙担任北京市委书记之际问世,显见该文是有备而来,可谓用心良苦。"

据悉以上一段话正是揭露彭博社的文章的出笼背景。郭金龙属于团派人物,由他接任退休的刘淇,乃是习近平的提名,获得常委会的通过。这引起江泽民的不满,特意向建立渠道的彭博社提供习家财富的大量资料,以对习近平进行敲打,让他"服管和听话"。

习近平与胡德平713日的谈话

江泽民对习近平的敲打,促使中共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发生演变。一向作为习近平坚定支持者的江泽民,与胡锦涛的政治后台,党内保守派元老宋平有合流之势,对习近平形成政治夹攻。不可回避,发生如此巨大变化,起因是因为受到薄熙来事件的严重干扰。薄熙来的影响无所不及,党内各派因此都对太子党产生警惕,对他们的野心、抱负和无所不能的手段没有人不感到恐惧。

7月13日习近平找到胡德平,和他进行一场深入的谈话。胡德平作为太子党中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一派系的总代表,向习近平提出:经济稳中求进;政治稳中求改;文化稳中求变的改革建议。习近平明显是要寻求思想理念的支持,他重提胡习两个家族老一辈的深厚友情。对胡德平的改革建议完全接受,从策略上建议十八大前,政治改革不要过度解读,十八大之后再议。同时明确提出胡耀邦是党的正资产,暗示十八大之后给胡耀邦平反的可能性。嘱咐胡德平纪念耀邦,不要与党史形成对立。在处理薄熙来的问题上,两人有一致的意见,认为只有按照党纪国法处理,才能最大程度上减轻薄谷王事件对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害。习近平特别向胡德平解释,他并不支持薄熙来的"唱红打黑",他视察重庆的讲话,被当地报纸有意做了曲解。

2010年4月16日温家宝考察西南大旱之后发表纪念胡耀邦的文章《再回义乌忆耀邦》,成为中共高层胡耀邦的坚定支持者。习近平与胡德平的见面,主观上是他的政治路线向右转,与高层公共知识分子结盟;客观上也改变了高层的政治格局。在主导十八大权力分配的四股势力:江、胡、习、温中间,向力量最单薄,公开倡导政治改革的温家宝靠拢。更何况温家宝3月14日最后一次记者会上公开讲"我们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严格依法办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一定会给人民以回答,并且经受住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是对薄熙来事件唯一公开表态的高层领导人,这与习近平和胡德平的意见一致。

北戴河之后的人事变局

9月中旬,由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刘云山、张高丽、李源潮组成的7人常委名单在海外曝光。据悉这份名单,是北戴河之后,江泽民提名用刘云山和张高丽顶掉了7月常委商议名单中的俞正声和汪洋。再一次显示了江泽民对习近平的不放心。

关于十八大以及政治局常委人选众说纷纭

俗话说"一个篱笆,两个桩",如果十八大常委会,有习近平、俞正声、王岐山搭成铁三角,再有汪洋帮衬,两年之中,实现破局,首先开始完全市场化的改革是大有希望的。刘云山是李长春推荐的,现在由江泽民推荐进常委,顶替已经和习近平搭档5年的李源潮管党务,对习近平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果说习近平借伤"神隐",是"闹情绪",并不夸张。

刘云山管理中宣部,劣迹斑斑。一无所长,他的入常引起党内极大的不满。九月常委争议加剧,体现在7和7+2的争论。习近平和支持他的温家宝都主张两个因年龄一大一小不进常委的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和汪洋,按照十四大之后的格局,由俞正声担任国家副主席,汪洋担任政协主席,形成7+2的格局。

上述7人名单中,完全的胡锦涛的人马,只有李克强一个人,并不占优势,江系势力完全占主导地位。胡锦涛之所以赞成这样的人事格局,说明他连任军委主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是胡本人的一直要求,也是他奋斗近两年,与常委名单做交换的条件。

"9.18"前后,由各地政府主导的连续数日的反日游行,拉响了钓鱼岛的战争警报;9月25日举行的胡锦涛登舰视察中国首艘航母交接入列仪式,明显都是为胡锦涛连任在造势。

十月召开十八大已经迫不及待

九月,内外舆论几乎一致拉响十八大十月召开的汽笛,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国前国家级领导人,前香港特首董建华接受CNN的采访。

可是按照党代会的惯例,十月召开行政准备根本来不及。一,政治报告定稿,应该一个月之前,放大到4千人范围里讨论。但是目前,报告仍旧在起草小组手里握着。二,各省市代表也应一个月前得到组团通知。党代会的前20天,北京各宾馆也应做好接待准备,北京和全国应该启动安保措施。这些还都没有提到日程。三,对薄熙来最晚应在"十一"之前作出处理决定。

"十一"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最后几天了,但是常委周永康还在国外做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工作访问,应该通过三项决议的政治局会议仍旧无法召开,这三项决议是:一,最后确定十八大人事名单(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委,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二,确定七中全会和十八大召开日期;三,通过处理薄熙来的决定。

十一之前的政治局会议能否达成一致意见,将决定十八大能否于十月召开,如果形成不了决议,十八大应该延期到十月之后。当前一批高层人士,甚至对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十八大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的决定,都产生了怀疑。

但是据消息人士透露,十八大不但不会延迟,还有可能提前召开,因为钓鱼岛问题,也在日本引发街头游行,外交冲突。民众抗议有可能引发军事冲突,虽说引发战火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会破坏十八大迫切需要的祥和气氛。中央已经决定月底召开政治局会议,七中全会将于十一长假召开,在这个会议上将作出对薄熙来的双开移交司法的决定。原定10月16日到18日之间开始的18大,只能提前,不会推迟,这预示十八大之后,钓鱼岛冲突还会升级。十八大可以说是以战时精神召开的一次和平交接的换届大会,党内斗争的复杂与尖锐,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换届大会。

作者:萧翊

责编:达扬

作者简介: 北京资深媒体人士,时事评论员

2012-09-24

转发微博两条。还是那個老問題:你爱国,可国家爱你吗?


中午吃饭,大家讨论哪个国家最排华?于是开始列举,全世界最排华的地方在哪里:限制华人自由出入、限制华人买房、限制华人买车、限制华人子女自由上学、强迫华人缴纳更高的税、限制华人购买更高价的油价、缴纳更贵的网费、给华人吃地沟油@蒙牛乳业 奶粉,剥夺华人选举权……最后,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冯小刚 新浪个人认证 : 出国时见到教堂总会蒙生进去坐一会的愿望,因它宏大又安静.本人虽非信徒,但走进去坐下来,敬畏之心就被唤醒,甚至还会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对比之下,每年去寺院感受却是满院子的人都在和佛做交易,您保佑我升官发财娶漂亮媳妇早生贵子行大运,我给您烧香磕头再塑金身.买卖做的一点亏不吃,许愿还愿一报还一报.


2012-09-23

联邦快递:中国经济问题正浮出水面

联邦快递:中国经济问题正浮出水面

2012年 09月 19日 10:42

球最大航空包裹运送公司联邦快递集团(FedEx Corp.)首席执行长Fred Smith周二针对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前景发出警告。

该公司近日下调了2012年和201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Smith表示,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疲态已经拖累了全球贸易,苹果(Apple Inc.)、微软(Microsoft Corp.)等科技巨头的新品发布仅仅能起到暂时的拉动作用。 

Smith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说道,尽管中国政府力图刺激国内经济,但一些中国经济观察人士完全低估了出口放缓所造成的影响。

近期其他几位著名高管也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首席执行长利伟诚(Andrew Liveris)上周警告称,中国客户正继续削减库存,中小型企业正陷入流动性困境。利伟诚在参加投资者活动时表示,上述情况的危害极大,企业破产正初露端倪。

为应对中国出口,联邦快递以及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等速递企业投入了重金完善基础设施;这两家公司最近还获得批准,将在中国展开国内包裹速递业务。

随着电子消费产品、汽车零部件等商品运输量的下降,加之来自廉价海运途径的竞争,上述两家公司已减少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Bob Sechler

As Recriminations Over Anti-Japanese Protests Mount, Deep Divisions in China Emerge

As Recriminations Over Anti-Japanese Protests Mount, Deep Divisions in China Emerge

China appeared united in its response to Japan's recent purchase of the Diaoyu, but what lay beneath the surface? Via Gucheng.com

The protest, argued all those engaged, was a spectacle of solidarity, and it appeared so at first glance: Beginning September 16, anti-Japanese grievances that had been simmering for months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called the Senkaku in Japanese, overflowed into Chinese streets, engulfing more than a dozen cities in an arc along the country's eastern seaboard. Angry mobs of young men and women confronted armies of police, hurling eggs, rocks, and bottles at Japanese establishments that were, by and large, owned by Chinese nationals. Some looted. "Defend the Diaoyu Islands to the death," chanted the crowd, and together they surged.

Yet amid all the calls to remain steadfast and united, there were traces of division that most cameras failed to capture. As reckonings of the protests rolled in, self-criticism on China's micro-blogs quickly descended into sharp verbal attacks based on regional rivalries and class resentment. Beneath a cocoon of nationalistic solidarity, the anti-Japanese movements last week revealed how much potential for fragmentation and disarray exists with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center of contention was Guangzhou, China's third largest city, where protesters attacked the city's landmark Garden Hotel on September 16. The Japanese consulate, located inside, was unscathed. "It pains me to learn that the mob assaulted the Garden Hotel!" wrote @老莫_且将流年换不悔, addressing the protesters directly in his comment via Sina Weibo, China's Twitter. "You only know that the Japanese consulate is inside, but don't you know that the very name of the Hotel was hand-written by [former Chinese leader] Deng Xiaoping? Don't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other consulates inside? Don't you know that this place has long been the pride of Guangzhou? Today, Garden Hotel is a barometer of our civility."[1]

Torrents of blame, often laced with hostility toward any outsiders, soon emerged among Guangzhou netizens, who began to see the day in protest more as a defense of their hometown than of the Senkaku Islands. "Among the crowd, those who shouted to defend the Diaoyu Islands to the death were mostly non-locals who spoke Mandarin; those who marched to defend public order were mostly local students who spoke Cantonese," observed @羊城网小劳. "And for those who sold Chinese flags along the way, they just wanted to make a quick buck out of this mess."[2]

Such fears of outsiders reverberated well beyond Guangzhou. Swelled by strong local pride, netizens across major Chinese cities grappled consciously with the anxiety of losing ownership of neighborhoods that, the protests had suddenly rendered dangerous. "Be careful if you speak Suzhou dialect in Suzhou, or you'll be taken as a Japanese and the migrant workers will give you a nice beating," mocked @mavis-m宝, pointing to tonal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tongues. "I don't want to be a bigot discriminating against people based on their regions, but in light of the recent disturbances, I am now really worried about my hometown. All those with ill intentions, get lost!" 

"Is there a 'Defend Suzhou' movement?" @mavis-m宝 later asked. "I'll sign up."[3]

Such nativist comments, appearing often in conjunction with photos to name and shame rioters, kindled an outburst of counter-criticism. Many netizens defending the protesters argued that accusations based on innuendo only solidified regional prejudices and promoted insularity. They also argued that these comments unfairly targeted the protesters' sense of patriotism, which many hold close as a unifying theme. Yet for staunch natives who hold their regional pride even dearer than their national pride, such moral censure represented a kind of bad faith. 

"To those who claim that Guangzhouers are rioters, didn't you see that there was actually no one from Guangzhou in the mob?" wrote @Ciceroo, a Guangzhouer, calling into question whether anyone protesting in Guangzhou could be legitimately called a "Guangzhouer." "Don't you realize that by accusing us, you are the real cause of fragmentation in China? You fake patriots."[4]

Geographic origins are not the only force that threatens to divide a country that seemed so united just last week. Many netizens have begun to argue that the protests, which 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Japanese property and accounts of widespread looting, sprang from the bottom half of China's population, mainly working-class citizens who used the day to express their anti-elitism and class resentment.

The flags were all the same, but not the feelings. Via takungpao.com

"I just saw the news story about a man in Xi'an who owned a Japanese car and got hit in the head, and it tore me apart," wrote @飞远的家雀儿.  "This reminds me of all the innocent victim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ose who cannot afford their own cars smashed those of others, all in the name of patriotism! Are these people really human? How can they ever get rich like this? 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move up in this world, and hating the rich does not help anything!"[5]

Significantly, many of the most shocking images of internecine hate available on Weibo involved cars—mostly Japanese models—scratched, damaged, and in some cases, overturned. As a sign of both physical and social mobility, a car in China embodies the aspirations of an emerging middle-class, whose ranks most migrant workers seek to join. In this regard, images of wrecked cars offered a glimpse into an ingrained sense of injustice and unfairness that helped draw youth mobs to violence.

"Why were thousands of Hong Kongers able to organize a protest in perfect discipline, while we mainlanders couldn't even maintain the most basic order?" asked @许纪霖. "Crowds were mobilized and only practiced sheer wanton vandalism; they had no sense of personal reckoning. As a result, national conflicts turned into class conflicts based on hatred of the rich."

"There is only one key to curb reactionary populism," he finally said. "Create an autonomous civil society."[6]

Hope for a freer China was voiced online, but dull cynicism soon echoed back. Many netizens on Weibo did not appear to trust the generally hard-working but otherwise reflexively patriotic migrant workers. Nor did they trust the government to unfetter full civil participation. 

@飞行的劳拉 's comment evinced this mistrust of authorities: "Public demonstrations like this did not just happen overnight. These events, requiring more than mere days of planning, were just like political rallies typical of Mao's times. The purpose of all this spectacle was two-fold: On one hand, the protests diverted people's anger towards the government, and on the other, it was also an effective scare tactic. For those who want to politically mobilize, today's chaos will [lead to] fear of tomorrow, [as] everyone saw how terribly things could go wrong." He asked, "Do you still dare to mobilize?"[7]

While any discussion of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planning the recent protests is purely speculative, it is fair to say that last week's protests appeared to be sanctioned by at least some quarters of Chinese officialdom. The police protected and chaperoned the crowd, keeping the situation from spiraling out of control. Following the protests, Chinese media called for restraint, but also took care to stoke patriotism by emphasizing that the protests reflected Chinese people's righteous anger and self-determination.

Yet if comments on China's Internet are any guide, the homogenous image of one nation unified against Japan's territorial claims merely avoided the political challenges that it generated. At a time when locals are afraid of non-locals, the middle class afraid of the poor, and the government afraid of its own people, the recent anti-Japanese protests in China offer a telling reminder of the many regional and socio-economic divisions that continue to hold sway in the country today.

老闆 求你把我「裁」了吧!

老闆  求你把我「裁」了吧!
by 記者駱舒嫻/洛杉磯報導
09.23.12 - 09:05 am

加州就業市場回暖緩慢,各類企業不同規模的裁員潮仍時有發生。由於被裁員工或可以拿到數額可觀的遣散費及獲得申請失業福利資格,讓部分對工作萌生去意的職場華人,反而希望「被裁」,與希望員工自動辭職的雇主博弈戰。

「終於輪到我了」,今年6月,接到公司裁員通知的華人上班族Nancy蕭,興高釆烈將被裁消息告訴親友。她說,近年來公司營運狀況始終不見起色,所在部門已經有兩波裁員,隨著人員規模削減,分配給她的工作量不減反增,薪資待遇卻一直持平。

與此前被裁員的另一位華裔同事聯繫,得知對方拿著遣散費和失業福利,逍遙小半年才重回職場,更令蕭小姐萌生去意。但顧慮到如果主動提出辭職,不僅無法獲得相當於兩個月薪水的遣散費,也可能不符合申請政府失業福利的資格,因此決定「等待被雷(lay off)」。

蕭小姐表示,她被裁可能與此前在一次私人場合,半開玩笑告訴上司,如果有下一輪裁員,可以考慮她,結果真的「心想事成」。由於不存在失去合法居美身分的顧慮,因此她也打算先悠哉一段時間,調整之後再戰職場。

「到底要怎麼辦,才能讓老闆把我裁掉?」在數據庫軟件公司任職的程女士,過去五年一直表現良好,因此此前公司幾輪裁員,她都「榜上無名」。

近來因孩子和母親先後生病,程女士希望集中精力照顧家人,但又想申領失業福利,向老闆明示、暗示,請老闆把她裁掉。但老闆答稱,公司需要人,不會辭掉程女士,又表示,等年底評鑑員工表現時,再看她的工作表現,決定去留。

程女士說,自從說明去意後,工作量明顯增加,且常有限期緊迫的任務壓下來,懷疑老闆通過此種方式,迫使她最終自己辭職,避免支付遣散費和雇主人頭費。她只能更戰戰兢兢的工作,因為「只想被裁,不想被炒」,擔心由於工作表現不好而導致的「炒魷魚」,不符合申領失業福利資格。

在矽谷工作近六年的軟體工師Michael黃透露,不同企業處理主動「求裁」的政策不一樣,處理起來需要有點技巧。

黃先生表示,他任職的公司,對「求裁」被批准的職員,均作為主動辭職處理,不給予任何補償。而任職於同行業另一家公司的華人朋友年前決定海歸後,主動「求裁」成功,結果拿著近2萬元遣散費,回國休息幾個月。也有更糟糕的情況,他在研究所時代的一位華人同學向上司「求裁」,結果一轉頭,卻被公司突然宣布將他炒魷魚,搞得灰頭土臉。

在某軟件巨頭企業任職的華裔女性IT族吳小姐工作表現考評被上司打了差評,收到最後通牒,如果再拿一次差評,就要走人。吳小姐說,其實自己也已經厭倦這份高強度的工作,也不滿意上司對她一再挑剔,「現在就是為了severance package和unemployment benefits耗著,沒丟(辭職)信走人」。

<看更多…回到新聞總覽>

「中藥都」陷染色風暴 - 堪比「毒膠囊」的「中藥染色」事件日前被國家藥監局披露,但中藥「染色、增重、摻假」行為已潛行多年...

「中藥都」陷染色風暴
by ■南方周末/蔣昕捷報導
09.23.12 - 06:15 am

堪比「毒膠囊」的「中藥染色」事件日前被國家藥監局披露,但中藥「染色、增重、摻假」行為已潛行多年,尤其染色帶來的毒性一直被忽略。監管部門雖未點名,但事件的暴風中心指向「中華藥都」--安徽省亳州市,讓這個中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最大的中藥飲片產地陷入慌亂。

藥監局罕見拆台 12毒企被查

國家藥監局通報稱,安徽省近日查獲一批染色增重、製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共12家立案調查,其中8家停產整頓。這些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在藥材中摻假。

儘管通報中未提及「亳州」,但那些參加藥博會的業內人士一眼就看出,12家企業全部來自亳州。傳說中神醫華佗在他的老家亳州開墾第一塊藥田之後,亳州就逐漸成為中國的藥材之鄉。據了解,此次在上海被查獲的問題中藥涉及亳州12家企業,共34批次產品,包括蒲黃、紅花、元胡、石斛、黃連、五味子等6種中藥。

外界看來,國家藥監局這種近乎「拆台」的舉動頗顯「意外」。亳州一些政府部門的辦公桌上放著厚厚一摞此次事件的輿情監控。亳州市藥監局內幾乎所有人員都參與到新一輪的專項整治行動當中,甚至還發動了村鎮和街道幫助協查。

有意思的是,「染色中藥」,這起「毒膠囊」之後新一輪的藥品安全事件,最初披露12家涉事企業的並非安徽及亳州的自查,而來自上海。

上海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證實,該市的專項監察行動從今年6月開始,8月下旬獲得問題中藥的檢測結果後,該局隨即向12家企業所在地的藥監部門發出「不合格產品協查函」。

其中的原委,一位熟悉內情的藥監部門人士指出,2009年以後,藥監系統取消了省級以下垂直管理,變為地方分級管理,監管者有時竟要承擔地方招商引資的任務,那麼其監管力度和披露問題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根據亳州市相關部門的自查結果,亳州對全市58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中的53家提出442條整改意見,責令存在較大風險的15家立即整改,責令嚴重違規的8家停產整頓,收回6家企業GMP證書。

涉嫌染色的萬珍中藥飲片廠相關負責人承認,有7公斤染色石斛流入了上海市場,公司懷疑是在原產地被藥農染了顏色。

亳州市凱利中藥飲片公司、安徽福春堂中藥飲片公司等企業則連呼「冤枉」。相關負責人稱,核對了涉事產品批號和公司的生產賬目,查不到涉事產品的生產紀錄。他們已經向監管部門提出,有人冒用公司的名義,加工銷售違法產品。

被忽略毒性 潛藏致癌物

中藥行業業內人士說,該行業最突出的三大問題就是--「染色、增重、摻假」。其中,公眾對中藥染色相對陌生,但並非行業新問題。

一直參與中藥染色摻假檢測方法研究的有關專家說,此次涉案的金胺O又名鹼性嫩黃,屬於接觸性致癌物,對皮膚黏膜有輕度刺激,可引起結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長期過量食用,將對人體腎臟、肝臟造成損害。在國外早已列為禁用染料,國家衛生部在2008年將其列為非食用物質。

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胡浩彬表示,也曾有當地市民在市面上買了冬蟲夏草,第一天早上吃了一點,人不舒服,休息兩天後恢復了,第四天開始再吃,渾身癱軟,臉色潮紅,沒有知覺。

經過檢驗,胡浩彬判定是古尼蟲草染成正品冬蟲夏草。古尼蟲草子座綠色,蟲體灰白色,用黃色染料把蟲體染成黃色,把子座染成黑色,和正品冬蟲夏草很像,有的消費者吃了一兩個月,肝、腎功能全部下降。

亳州從事中藥飲片銷售的相關人士說,有些藥材不止用一種色素染色,如烏梅就發現使用莧菜紅、亮藍、日落黃3種色素染色,而染色藥材經進一步加熱炮制,如蒲黃炒炭、黃芩酒制等,其中的化工染料受熱產生分解產物,對人體的危害可能更大。

染色潛規則:增重、造假、遮劣質品

從業30多年的胡浩彬指出,中藥材、中藥飲片非法染色摻假的現象在中國普遍存在。

目前已發現有染色摻假的中藥材、中藥飲片有幾十種。

胡浩彬把中藥材染色按主要目的和方式細分為四種:

--提取成分後染色。一些藥材被提取過有效成分後,顏色變淺,色澤變暗淡,經過染色後可使色澤重新恢復成原樣。如染黃的藥材有蒲黃、黃芩片、姜黃、延胡索;染紅的藥材有紅花、五味子、朱砂、血竭;染黑的藥材有製川烏、製草烏、製首烏、膽南星等。

--劣質藥材染色。比如市面上的正品花椒每公斤52元,而染色的「顏椒」每公斤只要16元。「顏椒」的原料多是未成熟的小紅花椒,因個頭小,品質差,屬於被淘汰的花椒。這種花椒紅色鮮艷度不夠,不法分子用「羅丹明B」對其染色後,再混入正品中銷售,其他藥材如劣質五味子染紅、劣質蒲黃和延胡索染黃、偽品烏梅染黑等都屬此類。

--增重染色。如青黛質地疏鬆輕浮,摻入顏色相近的孔雀石綠,可大大增加重量,其他藥材如紅花、冬蟲夏草等都發現有增重、染色現象。

--造假染色。藏紅花因為價格昂貴,療效顯著,很多不法藥商用紙纖維搓成條狀,再用金胺O、新品紅等色素染成金黃色,普通人用肉眼無法識別。還有如朱砂用808猩紅,血竭用松香酸、808猩紅、蘇丹紅Ⅰ、蘇丹紅Ⅳ染色製偽等均屬此類。

走票的藥企 百萬個危機

一位熟悉亳州中藥市場的人士指出,之所以亳州出現12家企業涉案,除了企業自身問題外,更重要是亳州從事中藥經銷的100萬人,大多是個體經營者。

據上述人士透露,100萬個體戶衍生出一種名為「走票」的商業模式--沒有藥品經營資質,但掌握較固定的銷售渠道和藥品來源的中間人,透過掛靠合法藥品經營企業,在支付一定比例「管理費」之後,將自身藥品經營行為「正當化」。

上述人士稱,通常個體戶就能掛靠在飲片廠,飲片廠每開一張票,就能收到5%的提成。一些飲片廠庫房裡根本沒有產品,靠收提成過日子。另有一些飲片廠買進中藥材原料2噸,結果出產10噸飲片,多出來的都是從不正規的小作坊進貨,而後貼牌生產。這樣的行為背離當地透過規模化生產確保中藥飲片質量的初衷。藥監局此次的通報中明確指出,多家涉事企業存在走票過票、貼牌包裝等問題。

國家藥監局指出,涉事中藥飲片企業的部分生產已經流入中藥飲片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此前,國家有關部門對麝香接骨膠囊等10餘個品種30多批樣品的檢測發現,在含血竭、乳香、沒藥的中成藥中檢出蘇丹紅Ⅳ、808猩紅和松香酸。這意味著摻偽染色藥材或已進入中成藥的生產環節。(大陸新聞組整理)
© worldjournal.com 2012  


2012-09-22

中國權力交班 初期胡規習隨

中國權力交班 初期胡規習隨
by 大陸新聞組北京21日電
09.22.12 - 06:05 am

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是否會卸下軍委主席一職,是即將召開的中共18大的一個重要看點。有分析說,胡錦濤可能因美國把軍事戰略重點轉移到亞洲,而留任軍委主席一段時間,這種安排有助於避免強勢的習近平上台後走上對外軍事強硬路線。台灣觀察人士也認為,與軍方淵源深厚的習近平可能軍事上更為強硬,但在初期基本會因循胡錦濤的路線。

英國「泰晤士報」21日發自北京的報導說,胡錦濤的前任江澤民當年交出黨內權力之後,就曾留任軍委主席數年,原因可能是中共需要控制近年來越來越張揚的軍隊。

不過分析指出,胡錦濤若留任軍委主席,需要說服黨內各派,這一軍權過渡對新的領導班子很重要,可幫助新一代領導人擺脫美國軍事戰略重點轉移帶來的影響。美國正將更多資源與力量調往亞洲,藉以遏制中國在亞洲的軍事膨脹。

此前曾有接近北京當局的消息人士說,胡錦濤將在18大後「裸退」。不過報導說,最新的消息顯示,胡錦濤已為此與黨內對立派搏鬥了數個回合。

報導指出,胡錦濤多保留軍委主席一年,就代表接任他的新領導人習近平晚一年獲得領導國家和軍隊的全部權力。果真如此,分析人士認為這對中國可能也有好處。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黃靖表示,新一屆軍委剛上台之初不會有足夠的政治能力,所以對外往往表現出強硬態度。如果胡錦濤繼續留任軍委主席一、兩年,中國就可能避免出現軍事方面的強硬對外政策,緩解地區緊張關係。

台灣中共研究雜誌社研究員林佳玲21日也發表論文指出,中國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接班後,軍事上初期應會維持「胡規習隨」,但對外運用軍事捍衛國家利益趨於強硬。

她在一項學術研討會上指出,中共的對外軍事戰略已從「對抗」思維轉向,同時由於美國實施「重返亞洲」的戰略,中國和美國正進入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新階段,更積極要從事軍事外交以強化在區域的戰略合作。

她指出,中共18大後將由「胡溫領導集體」轉為「習李領導集體」,未來應對「中國威脅論」時,解放軍可能會以強硬言論回應。不過,習近平接班後的初期,仍將維持「胡規習隨」政策基調,一切營造「和平發展」形象,以提供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 worldjournal.com 2012  

搭機乘客太囂張 易惹官司

搭機乘客太囂張 易惹官司
by 記者駱舒嫻洛杉磯報導
09.20.12 - 09:05 am

飛機航班上牽涉華人乘客的糾紛層出不窮,今年2月從關島飛上海的美聯航班機上,一對華人夫婦因與空服人員發生爭執而被趕下飛機,最近接連在瑞航從蘇黎世飛北京、川航從塞班飛上海的兩架班機上,發生華人乘客之間互毆事件。在南加本地華人社區,類似事件也一再發生,有華人「禍從口出」,不僅行程被耽誤,機票打水漂,甚至有人招致官非及牢獄之災。

在南加經營科技技術諮詢公司的70歲張姓華人,今年6月10日搭乘美國航空所屬美國鷹航(American Eagle)班機飛北加聖荷西簽訂商務合約,沒想到一趟飛機惹出一場官非。

張先生表示,使用飛機盥洗室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飛機即將降落,也未注意到要求乘客留在座位上的提示燈已亮起。如廁至半,突然聽見有空服人員敲門,但他沒有開門出去。盥洗完他剛一打開門,廁所門立即被一位非裔空姐拉上,他的手指也被門夾住,痛不堪言。

張先生試圖再打開門,門再次被對方強行拉上,並被告知,飛機即將降落,他必須在盥洗室裡坐著,等飛機停穩後才能出來。張先生表示,自己的座位就在盥洗室旁邊,只需兩步路就能回到座位上,要求對方讓他出去。空姐仍然拒絕,張先生情急之下,強行用力推開門,回到座位上。

飛機落地後,空姐立即向聖荷西警方報案,稱她一再要求張先生待在盥洗室,等飛機停穩再出來。張先生兩度試圖強行開門,她要他「別再對我做這種事」,指張先生無權推她,張先生卻回答「你弄傷我的手指,我會收拾你」,並在返回座位途中將她「推到一旁」。空姐以攻擊鬥毆控罪,對張先生實施了公民逮捕。

雖然張先生被警方當場釋放,但卻因此惹上刑事官司,十分忐忑,直到日前突然接到聖荷西法院通知,案件已被撤銷,然而在過去三個月,他為準備這樁官司耽誤不少商機。截至發稿,美國航空未對此事作任何回應。

更有華人在飛機上一言不慎,「禍從口出」,不僅昂貴機票打水漂,耽誤行程,更招致牢獄之災。月前,搭乘某美資航空公司商務艙從洛杉磯飛往中國大陸的華人,因隨身攜帶行李無法放進行李架,空乘人員要求他將行李改為託運,但考慮到護照證件、貴重物品都在裡面,該名華人拒絕了空服人員的要求。

雙方爭執不下,氣急的乘客衝口而出「去死吧」。結果被認定為「致命威脅」,機場警方立即將該華人押下飛機,其餘乘客被延誤半小時後才起飛。華人被關押在監獄八小時後被家人保釋出來,如今還面臨攻擊毆打他人的刑事官司。

去年,搭乘達美(Delta)航空從芝加哥返回安大略機場的一位華人,在飛機上因嫌空姐送水速度太慢,語氣頗不耐煩,更不小心將水灑在對方身上。也被空姐以攻擊毆打控罪,實施了公民逮捕,所幸案件最終被撤銷,但還是花了不少律師費。

<看更多…回到新聞總覽>

2012-09-21

《回聲》中共「集體世襲」與「權和錢」

《回聲》中共「集體世襲」與「權和錢」
by (紐約)冷鴻升
04.01.12 - 06:10 am

世界周刊1461期「中國成太子黨天下」中說:「太子黨如今取代舊社會的地主、富商、壟斷資本源,財富迅速累積,『家天下』雖鞏固了,但新權貴隱然成保守勢力和阻礙改革的代表。」

當今,中共那些父兄是高官的人,進入官場,就會飛黃騰達進入商場,就會財源湧進。政府機關,外國公司,大型的國有和私有企業,也爭先恐後地吸收高幹子弟,並給予高位高薪。所以有人說,當今,高幹子弟是「集體世襲」。



兩千多年的專制社會,在中國形成了權力崇拜的社會,權力一旦進入市場,社會成為極其昂貴的商品。我們主張市場經濟,但我們反對公共權力進入市場。 

中國「中國成太子黨天下」形成的「集體世襲」的「權力場」,很不幸的是中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權力進入市場。經濟市場化了,公共權力的的運作方式還基本保持計劃經濟的權力高度集中,政企不分,大量的經濟活動需要官員們審批。辦公司,申請營業執照得審批;向銀行貸款要審批;地皮需要審批。審批權力掌握在官員手中。對經營者來說,需要審批的是發財機會。得到了批文就得到了財富。所以,手中有審批權的官員如果沒有高尚的情操和堅強的意志,就無法抗拒「糖衣炮彈」的進攻。高幹子弟最接近權力,親自出馬經商,很快就成億萬富翁。

中國改革進入了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民經濟的蛋糕已經做大。與此同時,一方面市場化加速,一方面原有的權力體系沒有大的改革,甚至更加強化。在權力政治加市場經濟的格局下,權力和金錢往往私下結盟,權貴資本急劇膨脹。結果,改革中造就的既得利益群體形成了強勢,強勢群體不僅佔了蛋糕中最甜美的部分,還吞噬了改革前勞動者創造的。以國有名義存在的大量財富,企圖在改革中得到更多利益。

鄧小平以後,強人政治轉化為常人政治。常人政治他不能憑自有的政治強力來推行某些主張,他們只能在各種政治力量合力的推動下作為。2012年3月14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溫總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的改革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每一個有責任的黨員和領導幹部都應該有緊迫感。中國今年10月,習近平將接班中共總書記,能否改革打破「權力場」將拭目以待。

中國「裸商」 妻兒海外先安家; 《回聲》中共「集體世襲」與「權和錢」 ; 貧富差距劇增 美國家庭收入銳減;

中國「裸商」 妻兒海外先安家
by 大陸新聞組北京20日電
09.21.12 - 06:00 am

中國身價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富商,大都成了「裸商」。他們把家人送到國外定居,是為了後代有更好的教育以及財富安全;自己留在中國,是因為國外很難找到每年15%利潤的生意,但是在中國能。

「南方周末」報導,中國已辦理移民的「裸商」,大都不立刻更換自己的國籍。李淵是典型的溫州資本炒客和不婚主義者,是裸商群體中的一員。他的父母早在2005年便移民加拿大。李淵為父母在溫哥華西部湖邊買了一套別墅。但38歲的李淵遲遲不肯移民與父母團聚,他說,作為炒客,只有在中國,他才能獲得那樣的利潤。

上海的富商馬明遠2009年就選擇美國政府提供的EB-5投資移民項目移民。他爭取綠卡的原因,只是為了女兒。

報導引述中國多家移民中介機構分析,在年齡35到45歲、個人資產在人民幣1000萬元至4000萬之間的「裸商」,家庭原因是他們移民的主要動力。自2010年開始的中國第三波移民潮出現後,輿論已對精英階層和財富的流出多次預警,聚焦於富人移民的討伐始終沒有緩和的跡象。

報導指出,對財產以及人身安全的擔心,是富豪移民的直接原因。從事移民諮詢中介五年的一名美籍華人說,部分投資移民的資產來源異常複雜,其中可能包括非經商取得的灰色收入,甚至存在民事糾紛的繼承資產等。他們手持非法收入,繼續待在國內,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而以一個「合法身分」轉移到境外,則可以一勞永逸。

據報導,中國的一些中介機構為他們灰色資產轉移提供了專門服務,讓他們把非法收入在出國前就能漂白。

擁有十年移民規畫經驗的上海律師田英華還表示,裸商們挑選移民目的地更注重限制是否嚴格,而「移民監」限制最為寬鬆的美國成為首選。

美國的「移民監」相對寬鬆,按照美國的規定,五年內每年有183天登陸美國境內即可,之後便可順利入籍,「每半年買一張飛關島或夏威夷的機票,算是給美國政府報到了」。

但加拿大的「移民監」政策卻很嚴。按規定,以五年為一個周期,所有加拿大永久居民都必須累計在境內住滿730天。只要沒有成為公民,就必須一直履行這一義務。

因此有的「裸商」選擇讓妻子「代夫坐監」。在陪伴孩子度過最初的留學生活後,待到期滿,妻子便可先期入籍。然後再返回中國,與丈夫一起居住,這樣有「裸商」身分的丈夫便被法律視為在加拿大居住。此種規避手段在移民加拿大的溫州商人中十分普遍。

~~~~~~~~~~~~~~~~~~~~~~~~~~~~~~~~~~~~~~~~~~~~~~~~~~~~~~~~~


貧富差距劇增  美國家庭收入銳減
by 編譯中心綜合20日電
09.21.12 - 06:00 am

美國人口普查局20日公布的2011年普查資料顯示,美國人的家庭收入減少,中間家庭收入為5萬54元,比一年前稍微下降1.5%。這項資料也顯示,收入的差距擴大,最有錢的人更加有錢,中產階級收入則縮水。

這份資料也顯示,馬里蘭州再度成為中間家庭收入(median household income)最高的州,為7萬4元,密西西比州則是貧窮率最高的州。收入差距最大的是首都華盛頓,收入差距最小的是懷俄明州。

此外,美國的貧窮率也稍微下降,從一年前的15.1%,降為15%,去年全國的窮人有4620萬人,五分之一的兒童為貧童。

根據這項資料,有18州的中間家庭收入(median household income)下降,內華達州的降幅最大,為6%。其他州的中間家庭收入在統計上屬於沒有變化。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報導,雖然全國的貧窮率微降,但有17州的貧窮率上升,密西西比州是貧窮率最高的州,達22.6%,該州的中間家庭收入是3萬6919元,這兩個數據都與一年前一樣。

佛蒙特州是唯一中間家庭收入上升、貧窮率下降的州,該州的中間家庭收入上升了4%,為5萬2776元,其貧窮率下降為11.5%,而該州一年前的貧窮率是12.7%,佛蒙特州屬於全國貧窮率最低州之一。

佛蒙特大學經濟學副教授伍佛說,該州的有利之處是工作年齡的居民沒有增長,該州的失業率為5%,也屬全國最低,該州的公司如果要擴張,必須以高薪誘使工人從另一家公司跳槽,這提升了該州的中間家庭收入和降低了貧窮率。伍佛說,他經常看到招工的廣告,但各公司很難找到工人。

普查資料也顯示,在健保方面,各州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有健保,19至25歲者有健保是受惠於歐巴馬政府的健保改革法,該法律規定26歲以下的人可以附屬於其父母的健保計畫中,但26至29歲者擁有健保的比率則下降。佛蒙特州年輕成人擁有健保的比率增幅最大,去年擁有健保者的比率為89.1%,而在2009年這個比率只有75.2%。


~~~~~~~~~~~~~~~~~~~~~~~~~~~~~~~~~~~~~~~~~~~~~~~~~~~~~~~~~~~~~~~~~~~~~~~

中國豪賭客  美查賭資來源
by 編譯中心拉斯維加斯20日電
09.21.12 - 06:05 am

拉斯維加斯威尼斯人賭場大酒店36樓的「御匾會」貴賓區,專門招待每把下注1萬至40萬元的亞洲豪客。在過去四年賭場營收不斷縮水之時,中國豪客的湧現對業者有如挖到金礦。永利賭場(Wynn's)去年春節一個晚上,賭檯就賺進1600萬元,創下歷來最高紀錄。

但是,「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國豪客一擲千金的氣派已引起聯邦當局注意。中國規定每個人一年最多只能帶5萬美元出國,因此有些豪客靠博彩中介安排獲得巨額賭資。 

美國司法官員和外交官,早就懷疑這些總部設在澳門的中介業者涉及洗錢和有組織犯罪。隨著美國賭場積極爭取中國賭客,美國財政部開始調查一些中介業者是否藉著隱匿資金來源、轉移資金方式和豪客身分,把新的洗錢方式引進拉斯維加斯。

財政部金融犯罪司法網上個月配合調查作業,向各賭場發布警報,提醒它們注意中介作業及其客戶,並要求它們通報任何可疑活動。

這項警報並非中介業可能對賭場造成的唯一頭痛問題。有關文件顯示,至少兩個中國黑幫人物正透過澳門中介業,在拉斯維加斯作業。

司法當局說,他們擔心賭場為中介跨國轉移資金,讓客戶用以賭博,而且沒有銀行那種嚴密監控,藉此洗錢的風險很高。

米高梅、永利和金沙近年都在澳門開設賭場,澳門也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賭博中心,去年賭博營收高達340億元,比拉斯維加斯賭場收入高出四倍以上,促使業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招攬中國賭客,遠赴拉斯維加斯這個銷金窟。為了協助他們放手豪賭,中介向他們提供大筆信用貸款,事後再向他們收取賭債。有些中介只要求客戶出國前簽一紙借據,可是管制人員對中介如何繞過關卡,把錢弄出中國還摸不清楚。

美國賭業巨擘都拒絕討論他們與中介業的合作細節,不過賭場人員宣稱,他們藉著與中國賭客直接打交道,限制中介業在拉斯維加斯的活動。賭場也強調,作業完全遵守法律,與中介業的合作也沒有被控任何嚴重罪行。

圈內人表示,中介業正試圖扭轉名聲,有些公司甚至在外國證券交易所註冊。博彩中介業的實德環球公司副董事長馬浩文說,博彩中介日益公司化,雖然澳門有些中介仍與中國犯罪組織有關連,可是這類活動逐漸減少。澳門去年的賭博營收,幾有四分之三涉及博彩中介。拉斯維加斯賭場主管宣稱當地的比率小得多,頂多占他們的中國貴客業務的20%。問題是中介營收很難追蹤,而中國博彩市場專家表示把錢弄到美國比弄到澳門更難,因此中介在拉斯維加斯扮演重大角色。
© worldjournal.com 2012  

~~~~~~~~~~~~~~~~~~~~~~~~~~~~~~~~~~~~~~~~~~~~~~~~~~~~~~~~~


铁道部为何做不好一个购票网站?


刘远举:铁道部为何做不好一个购票网站?

2012-09-21

4931人参与讨论

http://view.163.com/12/0921/11/8BU1R4UN00014MO9.html?from=zyk2


12306的麻烦,并非只出在排队系统上。某种意义上,消费者对整个订票系统的不满,不过是人多票少的矛盾在订票系统的集中爆发。铁道部作为一个政府部门、一个企业,却并没有建立起现代的企业、政府组织所应具备的理念:应对并管理客户的期望。所以会如此,根源还在于傲慢。



每到长假人们出行增多的时候,铁道部必然会成为新闻关注热点。临近国庆,铁道部的官方售票网站12306继今年春运因糟糕的效能被千夫所指后,再次遭到消费者的抱怨。

相关报道说,铁道部吸取了春运的教训,12306网站新推出了排队系统,该系统在用户订购部分热门线路时就会被激活,目的是减轻网站的瞬时压力。但实际上,这个排队系统不仅没有完善用户体验,反而频发新问题:排队之后票已售完、订单处理失败、订单需要重新提交、无法支付、支付无效等。一时之间,12306的排队系统,以及该网站整体上仍旧糟糕的体验,成了网民热议话题。

铁道部在12306网站上做出的改善努力,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补救。早在12306推出之前,铁道部淘汰了清华大学Web与软件技术研究中心的网上售票分布式解决系统和IBM公司拥有专利的一套互联网订票引擎,转而和自家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所合作。这种被舆论诟病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行为,某种程度上也许就是今日问题的肇因。

另一方面,观者也应该看到12306的研发团队还是在努力完善系统,其对漏洞的快速响应,还受到著名的白帽子网站"乌云网"(国内一个立足于计算机厂商和安全研究者之间的安全问题反馈及发布平台)网友肯定。所谓"白帽子"是指善意的黑客,他们会善意找出各网站的漏洞,并通知管理者。根据乌云网网友的帖子,12306的系统问题公布后,都能很快得到其研发团队的回应,并修正漏洞。可见,铁道部修补的行动还是积极的。

但这仍然不能掩盖铁道部这个官方售票网站的不足,毕竟,排队系统本可以做得更加完善。

而12306的麻烦,并非只出在一个排队系统上。某种意义上,消费者对整个订票系统的不满,不可能彻底解决。从相关报道描述的购票者多次支付、支付无效、预估时间不足以及排队之后无票等情况分析,现在订票系统的问题,不仅有排队系统方面的原因,也有订票系统的后端系统,即配票、支付系统方面的原因。笔者在今年春运期间就曾指出:12306目前的方式不可能完美解决订票问题,当铁道部售票系统的问题得到缓解,新问题会立即出现在排票系统和银行支付系统上。目前的状况,不过是人多票少的矛盾在订票系统的集中爆发。

这种状况本身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高峰时期人多票少难于解决,如果不采取在广场上排队或电脑抽签的方式,就自然会产生出"排队"或"抽签"的替代品。而这些替代机制取代价格机制,必然导致租值耗散,让人们额外付出,比如之前通过多台电脑刷票,现在排队系统排到之后无票。这些替代机制总会让人们感到不满意,毕竟,12306售票系统不能变出动车,也不能变出额外的票。

所以,不管是从纯技术角度,还是从人多票少的现状而言,购票者的抱怨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解决购票者的抱怨问题,改善其在12306网站的体验,就得从多个侧面进行通盘考虑。

也就是说,铁道部必须以更加开放、公开、透明的姿态,引进各种技术力量,继续在提高带宽、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站处理能力,优化现有订票系统流程方面下功夫。而且,订票不但涉及12306,也涉及后端的配票、支付系统,铁道部应摒除以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引入市场力量,多方协力,综合解决实际存在的难题。

但在技术层面之外,还需强调的是,即使改善了"买票"过程的体验,只要解决不了"买得到票"的问题,同时购票者又有了"12306系统能买到票"的期望,那么,购票者的体验也会极度糟糕。新闻报道中,系统告知需排队30分钟,购票者在电脑旁守候,结果系统告知无票或最后支付不成功,当然会感到不满意,会抱怨。但换做之前,同样是买不到票,就不只是要在电脑旁边守候30分钟,而恐怕是要通宵排队!人多票少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买票过程的便捷性实际上大大提升,但消费者的抱怨却没有减少,其原因恐怕是,消费者潜意识中认为,12306网上订票系统一定能让他们买到票。

因此,铁道部必须面对如何满足购票者期望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但涉及具体购票流程的设计、技术,也需要通过维护公共关系、多种媒体协作,积极和购票者的期望、意见进行互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购票者对12306网寄予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而积极、公开、透明的沟通则可减少那些本不该出现的误会,减少情绪性的猜疑和对立。

再往深处想,铁道部在建立、管理好客户期望方面的缺失,正体现了它作为一个政府部门、一个企业,却并没有建立起现代的企业、政府组织所应具备的理念:应对并管理客户的期望。所以会如此,根源还在于傲慢。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项目研究员,文章原标题为《铁道部售票官网何以难孚众望》)

2012-09-19

羅穆尼譏47%的人靠政府過活

羅穆尼多次失言 荒腔走板不斷
by 編譯中心綜合18日電
09.19.12 - 06:05 am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穆尼自參選以來,接連發生多次失言風波,在今年總統大選的表現,荒腔走板不斷。

據Politico網站報導,羅穆尼從夏季迄今,競選陣營發生的自亂陣腳或面臨意外插曲,似乎層出不窮,包括羅穆尼本人不當發言或幕僚失策,甚至連在佛羅里達州天帕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也受到颶風的干擾。

羅穆尼最近一起失言風波,是自由派雜誌「瓊斯夫人」(Mother Jones)17日在網路上公開的一段影片,顯示羅穆尼今年5月於佛羅里達州一場私人募款活動致詞時,竟然詆毀歐巴馬總統的支持者,聲稱歐巴馬一定會獲得47%選票,因為其其支持者自認為是「受害人」,以及有權獲得政府照顧。

羅穆尼7月間首次外交之旅,也是頻頻出錯。他在倫敦奧運前夕抵達英國後,竟然批評倫敦當局未準備好,因而觸怒英國朝野。

共和黨全代會最後一夜活動中,羅穆尼陣營在全美電視網實況轉播的黃金時段,安排由好萊塢影星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演出逾十多分鐘,最後卻招致負面觀感。羅穆尼在接受提名後的演說,則絲毫未提及阿富汗戰爭或嘉勉海外征戰的美軍官兵。

羅穆尼上周針對他在美國駐利比亞與埃及大使館遭攻擊後,對歐巴馬政府的嚴厲批評,才花許多時間辯解,但這周他又開始重新累積新的負面消息。

目前羅穆尼在進入選戰最後階段的七周,力圖挽救下滑聲勢,他的角色如同經典喜劇片「糊塗大偵探」(Inspector Clouseau)中的法國探長,永遠無法在不出差錯的狀況下,完成基本工作。這種形象與羅穆尼身為成功企業家的背景,以及在麻州州長展現的管理能力,大相徑庭。

政治觀察家指出,目前在許多民調中,羅穆尼仍可與歐巴馬抗衡,但如果他在媒體和政治專家眼中繼續顯露敗相,則更難以縮小與歐巴馬的差距。

更多新聞請看美國2012年總統大選綜合報導

~~~~~~~~~~~~~~~~~~~~~~~~~~~~~~~~~~~~~~~~~~~~~

老人、低收入者 免所得稅
by 編譯中心綜合18日電
09.19.12 - 06:00 am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穆尼5月在一項私人募款會中說,美國有47%的人不繳所得稅,他們靠政府過日子並自認是受害者。彭博新聞社18日報導,不繳所得稅的人是耆老和低收入者。

在2011年,超過46%的家庭不繳聯邦所得稅,其中約一半是因為在申報標準扣除額和個人免稅額後,所得未達繳稅標準。標準扣除額和個人免稅額旨在讓維生的費用免稅。

另一半免繳稅的人是享受了減稅優惠,包括工作所得抵稅、兒童抵稅,和耆老的稅務優惠,如社安福利免稅等,但他們仍繳州稅、地方稅和薪資稅。

華府的非營利組織「稅務政策中心」的資深學者威廉斯說:「(不繳稅的人)一半是年長的貧窮者,另一半是距貧窮不遠,但獲得一些減稅的人。」

羅穆尼的言論與其他共和黨人的說詞一致,包括國會參議員哈契(猶他州),哈契自去年起宣稱,如果每個人都至少繳一點所得稅,與稅務制度的關係更多一點,控制聯邦支出就會更容易。

威廉斯說,不繳稅的人每年不一樣,例如一個家庭今年可能因失業而不繳稅,但在找到工作後,會再開始繳稅。人們在離開學校後開始繳稅;賺的錢增加後,繳的稅也增加;有了孩子後,繳的稅減少;老人和停止工作後,就不繳稅了。

羅穆尼說,不繳稅者是靠政府過日子,並且覺得有權利享受政府提供的健保、住宅和食物補助。

人口普查局去年報告顯示,49%的人家中有人至少領取一種政府福利。聯邦政府對4670萬人,即人口的15%,提供糧食券;到去年為止,有4880萬人享有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

主張簡化稅制的「稅務基金會」在一項報告中說,在1970和1980年代,不繳稅者維持占20%,1990年代人數開始增加。該基金會說,不繳稅者最多的州是密西西比、喬治亞和阿肯色州,最少的州是阿拉斯加、麻州和康乃狄克州。

~~~~~~~~~~~~~~~~~~~~~~~~~~~~~~~~~~~~~~~~~~~~~~~

羅穆尼譏47%的人靠政府過活
by 編譯中心綜合華盛頓18日電
09.19.12 - 06:00 am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穆尼過去兩周來已因發言不當而飽受批評,17日和18日又遭爆料,一段偷拍的錄影帶顯示他對捐款金主演說時表示,近半美國人靠政府過日子,而這些人是歐巴馬的支持者,他又說巴勒斯坦人不想要和平,巴勒斯坦國是無法建立的。這次失言風波恐使他的選情雪上加霜。

羅穆尼5月時在佛羅里達州的募款會中,告訴支付5萬元入場費的有錢支持者說,他無法獲得美國47%選民支持,因為他們依賴政府,又不繳稅。

羅穆尼指出,這47%的人「不管怎樣」都會投票給歐巴馬。他說:「有47%的人站在他那邊,他們依靠政府,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利獲得健保、糧食、住宅等福利。這些人不繳所得稅,所以我們減稅的想法與他們不契合,我永遠無法說服他們應該要自己負責,照顧自己的生活。我能做的就是不理會這些人。」

自由派雜誌「瓊斯夫人」(Mother Jones)取得這項募款活動中偷拍的錄影帶,在17日先公布一半的內容。歐巴馬陣營把握機會出擊,說這段影片顯示億萬富翁羅穆尼與多數美國人沒有交集,瞧不起半數的美國公民,不配作一國元首。

羅穆尼18日在加州倉促召開記者會表示,他在影片中的言論陳述得不夠優雅。但他沒有把話收回。

瓊斯夫人雜誌今18日又公布第二段影片,內容有關外交。羅穆尼表示,巴勒斯坦人根本不想要和平,他們與以色列的衝突不可能解決。

羅穆尼的這項錄影帶談話引起了民主黨人和媒體對他新一波的批評,甚至一些共和黨人也感到不滿,共和黨人已因他未能把握經濟不振和高失業率,來獲得競選優勢而感到挫折。巴勒斯坦談判代表艾拉卡特(Saeb Erakat)也表示,對羅穆尼的言論,「完全無法接受」。

羅穆尼的頻頻失言也使人懷疑他有扭轉民調支持率,和贏得11月大選的能力。

過去兩周來,羅穆尼因草率指責歐巴馬政府對美國駐埃及與利比亞使領館被攻擊事件處理不當而飽受批評,其競選團隊又被傳出發生內鬥,而民主黨人對他身為億萬富翁,不能體會民間疾苦的批評從未停止過。(相關報導見綜合)

2012-09-17

中国高铁故障连连 改革承诺似成空谈

中国高铁故障连连 改革承诺似成空谈

2012-09-17

中国大陆的京沪高铁故障连连,又有5班列车停运,多班列车晚点。中国高铁的安全性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有民众呼吁,中国高铁不是要快,而是要安全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y2-09172012103057.html/CHINA-popup.jpg

图片:中国高铁(网络图片


中国高铁故障连连   改革承诺似成空谈

中国大陆的京沪高铁故障连连,又有5班列车停运,多班列车晚点。中国高铁的安全性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有民众呼吁,中国高铁不是要快,而是要安全。铁 道部在去年7.23动车追尾坠桥事件发生之后,一直被受外界谴责,相关事故调查报告也被指是浑水摸鱼,之后铁道部承诺将重新改革。

两月5次故障高速变晚点

 而被铁道部称为世界最快的高铁的中国京沪高铁周末又出事,导致多趟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开出的动车都晚点,不少沿途候车民众在微博中批评铁道部。据了解周日从 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的五趟列车停运,导致了往上海方向的京沪高铁大规模受到影响,上午十点左右,济南铁路局发布消息称"因京沪高铁曲阜东至泰安间设备故 障,导致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站方向的多趟动车晚点"。铁道部向外界解释称"列车停运是因为两地间共用一个车底,上海虹桥方向的列车不能准时抵达,从北京南站 就无法发出列车。"而候车的民众接获的通知则是称是因信号故障。

对此,工程师福州网民游精佑周一向本台表示:他们这已经是可以预见的问题 和一般技术故障,一般车子进站检修保养完之后又立即发车,他们也有给一些故障留一些容余量,或许也有可能车体中有发生大零件故障,日常的保养无法修复,所 以就发生这一系列的调度混乱,晚点是会相互叠加,后面的发车利用容余量逐渐减少还原晚点的时间。

中国首条时速高达每小时300公里的京沪高铁去年6月开始运营至今不断发生故障,近几个月以来,从7月开始至今已发生五次故障,而铁道部都对外称是"设备故障"或者"供电故障"

周一本台记者在微博中看到不少民众对铁道部反馈意见,不少网民批评铁道部订票系统无法使用。有民众说上午购票后系统提示等待一个小时才能反馈车票信息,一小时过后系统却提示无票。

改革呼声欲言又止

 年甬温线上一列动车故障停滞,导致另一列动车追尾撞上,四节车厢掉落高架桥,成了震惊中外的"7.23"事件。铁道部用一天时间搜救清理现场,立即通车并严控部分死者家属,引起了外界的强烈不满。铁道部屡屡被揭发在铁路工程中存在问题,去年传出铁道部将进行改革,要求政企分开。专家及民众认为铁道部的贪腐 等种种问题已失去自我革新能力,民众坐火车就是在赌命。他们呼吁不要快,要的是安全。

北京居民王先生周一告诉本台记者:他们说的话已经不信了,他们不断在强调正在建设的项目,以及以后的项目,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想法去改进,因为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新的线路都不敢坐了,老的线路还是放心一点。

自由 亚洲 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